1989年,第40届世乒赛在多特蒙德举行。世乒赛,对于每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来说都是心目中最向往的比赛殿堂。所以每个运动员又紧张又激动。
作为率领中国代表团的团长徐寅生,心情和运动员们是一样的。当然,比起运动员来说,徐寅生的内心是多了一份感慨。紧张和激动则少一些。
在30年前的时候,徐寅生当时是中国代表团的一名年轻选手,也没有参加过什么世界大赛。当时的徐寅生,目睹了容国团是如何单枪匹马的拿下了世界冠军。
虽然当时没有世界冠军,但是徐寅生却获取了宝贵的哲理。所以对于大家的紧张和激动,徐寅生完全理解,也决定给大家动员一下,为大家打打气。
3月30日,参加这届比赛的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们,顺利抵达来到了多特蒙德。很快,大家入住下榻当地的旅店,环境还是不错的。
女队的教练张燮林,已经为大家在飞机上动员过了。没想到,徐寅生又来了,也是来为大家进行动员,鼓励大家的。
对于徐寅生的帮助和关怀,球员们感到非常温暖。等大家集合后,徐寅生也开始讲话。首先,徐寅生讲述了当年毛泽东主席是如何关怀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故事。
当时,毛主席对大家非常的关心,鼓励大家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的进步。而徐寅生得到毛主席的鼓励,也是非常感动。这也让他取得了许多傲人的成绩。
尽管1977年的时候,徐寅生不再打球,而是成为了国家体委副主任,当上了官。但是,徐寅生对于乒乓球还是非常的关注。对于乒乓球的发展也很是重视。
所以对于这样一位大前辈的心得和鼓励,不仅是女队,就连一向不服管理的男队,也是非常尊敬徐寅生,听取着他的讲话。
接着,徐寅生鼓励女队的球员们,说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平时流血流汗,加班加点,不正是为了这一天吗?”
为了让大家不要畏畏缩缩,徐寅生还把自己当做反面例子给大家举例,就在30年前,徐寅生和容国团等人来到了多特蒙德,参加第25届世乒赛。
当时组织上是非常信任徐寅生的,希望他承担责任去打比赛。但是因为胆怯,担心失败,所以徐寅生没有承担责任,让容国团去参加了比赛。
最后,容国团拿下了世界冠军,登上了冠军领奖台。所以前面说,徐寅生目睹了容国团夺取世界冠军的场景。看到容国团夺冠,徐寅生为他开心,也为自己感到羞愧。
自己没有勇敢的抓住机会,是徐寅生的遗憾。所以在2年后,也就是第26届世乒赛的时候。这一次的徐寅生主动请战,表示自己要去参加大赛。
当时的队伍内,对于日本的弧圈球都非常惧怕,但是徐寅生却主动挺身而出,战胜了日本的乒乓球名将星野,拿下了团体赛最关键的一场胜利。
虽然徐寅生在第26届世乒赛完成了自我救赎,但是第25届世乒赛的退缩,也成为了徐寅生一生的遗憾,怎么样都无法弥补了。
所以,徐寅生来动员大家,鼓励大家不要像他一样干出后悔的事情,一定要勇敢迎战,抱着夺取世界冠军的宏志。不然的话,遗憾就会永远留下了。
听到徐寅生的故事,女队的队员们都感到很是震惊。没想到大名鼎鼎,一向严肃的徐寅生,原来也有过怕打硬仗而退缩的时候。看来大赛果然令人紧张。
讲话结束的徐寅生,也看向在场的球员们。很快,徐寅生看到了一直默不作声也没有什么反应的陈静。陈静在去年也就是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拿到了乒乓球女单冠军。
虽然已经是奥运冠军了,但是陈静这是第一次参加团体世界大赛,所以也很是紧张,才一直不说话。徐寅生看出了陈静的奇怪,于是主动喊了一声陈静,说道:
“陈静,我问你一个问题。”
陈静点点头,示意徐寅生请说。徐寅生也没有卖关子,开门见山的询问:
“陈静,你有没有思想包袱?”
陈静想了想,最终还是摇摇头。看到陈静犹豫了,徐寅生就已经知道陈静是有思想包袱的。于是徐寅生笑着表示自己不相信陈静没有思想包袱。
接着,徐寅生和陈静说话,表示陈静虽然是奥运会女单冠军,但是是第一次参加团体世界大赛,要放下自己的成绩,从零开始,去拼对方,不要觉得输了不好下台。
听到徐寅生的话,陈静点点头。在场的众人也是感触颇多。今天徐寅生来为大家动员,相信大家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不辜负这份关怀和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