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球最大雷达高140米,守护通讯安全

0
分享至

起源探秘与建造历程

说起这个杜加雷达,其实是冷战时期苏联搞出来的一个大玩意儿,早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就开始琢磨了。那时候,美苏两个大国在军事上你追我赶,谁都不想落人后,尤其是洲际导弹这东西一出来,大家都急着找办法提前预警。

苏联的科学家们想啊想,觉得传统雷达看不远,得用超视距的办法,通过电离层反射信号来探测远方的导弹发射。最早的实验就是在乌克兰的米科拉伊夫附近搞了个小规模的系统,1970年左右建好,能探测到2500公里外的巴伊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火箭动静。结果一试,还真管用,信号反射回来,捕捉到导弹尾焰的痕迹,这下子信心大增。

接着,他们又在同一个地方扩建原型机,不仅能盯远东的发射,还能跟踪太平洋上的潜艇导弹轨迹,一直看到新地岛那边。功率虽然不高,但概念验证了,苏联高层觉得行,得赶紧上马正式版。

1972年,正式工程启动,选址在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附近,为什么这儿呢?因为靠近核电站,能有稳定电力供应,加上森林密布,好保密。

施工队伍从全国调来,钢材电子元件一大堆,地基挖好后就开始搭框架,接收天线阵列长达700米,高150米左右——标题里说140米,大概是约数,反正巨高,像一道钢铁墙挡在林子里。发射部分建在50公里外的柳别奇-1,也是一样的规模。整个项目代号5Н32,周围还建了封闭小镇切尔诺贝利-2,住着军人和家属。



建这个东西花了好几年,到1976年初步运转。苏联人投入巨资,据说耗费了上亿卢布,水泥钢筋堆积如山。技术上,他们用相控阵天线,信号在7到19兆赫兹之间跳频,脉冲宽度100微秒,每秒10次那种节奏。

早期测试时,国际上就察觉到异常,短波里冒出叩击声,但苏联一口否认,继续优化。另一个站点杜加-2在西伯利亚的科姆索莫尔斯克附近,也差不多时间建好,面向东方监视。整个系统成了苏联导弹防御网的一部分,确保能及时抓到北美方向的威胁。



干扰威力与守护严密

杜加雷达一开机,那影响力可大了去了。功率高达10兆瓦以上,信号以10赫兹频率脉冲发射,像啄木鸟敲树一样,全球短波都受影响。航空通信、业余无线电、商业广播、海上航行信号,全都乱套。

飞行员报告说无线电里反复叩击,操作员得切换频道躲开。国际投诉成堆,欧洲美国爱好者追踪来源,直指乌克兰北部。苏联人管它叫弧形雷达,但外面人昵称俄罗斯啄木鸟,因为声音太像了。干扰不光是噪音,还宽带跳频,带宽0.02到0.8兆赫兹,挡住合法频道。



这种干扰全球通讯的能力,其实是电磁战的副产品,但也成了战略工具,能扰乱敌方指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气不过,组了俱乐部叫俄罗斯啄木鸟猎人会,试着同步发信号堵它。

一些接收机厂家甚至加了啄木鸟滤波器,专门对付这个。信号从1976年开始频繁出现,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少,影响了海洋商业和公用传输,投诉信堆积如山。苏联否认存在,说是自然现象啥的,但事实摆着,短波频段全被搅和。

为了护着这个宝贝,苏联出动大量人力。站点周边部署严密,超过4000人参与守护,包括军人、技术员和后勤。轮班巡逻围栏,检查设备,发电机嗡嗡转,确保电力不断。切尔诺贝利-2小镇住着上千人,家属也算在里头,但总动员人数远超这个,全国调集资源。

守卫日夜值班,维护天线阵列,紧固部件,防范间谍。另一个站点杜加-2也类似,面向太平洋,监视潜艇发射。整个系统战略价值高,提供导弹预警,苏联依赖它获取情报。尽管干扰问题多,但他们视作必要代价,继续运行到冷战尾声。



系统终结与历史遗产

1989年12月,杜加雷达正式停用,冷战格局变了,战略需求减弱。科姆索莫尔斯克站点11月先关,设备部分拆除。切尔诺贝利这边1986年核事故后已停,辐射污染让维护难上加难。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接手,但隔离区限制进入。阵列留在林中,锈蚀严重,杂草缠绕。2010年一场森林火灾烧了周边,结构部分损毁,消防队灭火但辐射风险大。



如今,这东西成了历史遗迹,游客在导游下看看锈迹斑斑的巨构。隔离区内边界还巡逻,防非法闯入。杜加见证冷战结束,技术虽过时,但启示深远。苏联在预警上的努力,反映了时代对抗,如今全球通讯技术更先进,但那段历史提醒我们,军事竞赛的代价不小。杜加虽锈在切尔诺贝利,却留下了技术遗产,推动后来的雷达发展。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当局放话,大陆不答应条件,明年不来参会,外交部只回2句话

台当局放话,大陆不答应条件,明年不来参会,外交部只回2句话

博览历史
2025-11-05 18:25:26
火箭缺控卫不假但变阵后五连胜 管理层运作合理对交易莫兰特没兴趣

火箭缺控卫不假但变阵后五连胜 管理层运作合理对交易莫兰特没兴趣

小鬼头体育
2025-11-06 13:23:44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古木之草记
2025-11-05 19:50:07
中方重拳击阿萨德,俄美英法难以应对,朱拉尼逆流而上?

中方重拳击阿萨德,俄美英法难以应对,朱拉尼逆流而上?

林子说事
2025-11-06 06:24:48
乌鲁木齐单日降雪创纪录,17个小时积雪超20厘米,有大树被压倒,工作人员连夜清雪

乌鲁木齐单日降雪创纪录,17个小时积雪超20厘米,有大树被压倒,工作人员连夜清雪

极目新闻
2025-11-06 13:38:02
瑞银:中国接近半数家庭房产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瑞银:中国接近半数家庭房产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互联网大观
2025-11-04 13:43:22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WC!锡安!鹈鹕最快速度交易

WC!锡安!鹈鹕最快速度交易

技巧君侃球
2025-11-05 15:41:31
老登资产集体翻车!茅台价崩、片仔癀爆雷,年轻人:谁买老古董?

老登资产集体翻车!茅台价崩、片仔癀爆雷,年轻人:谁买老古董?

梦史
2025-11-05 19:00:02
舒淇冯德伦同框杀疯了!这才是内娱真夫妻天花板这波狗粮洒的真甜

舒淇冯德伦同框杀疯了!这才是内娱真夫妻天花板这波狗粮洒的真甜

小娱乐悠悠
2025-11-06 07:35:40
动真格了?普京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事情不简单

动真格了?普京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事情不简单

叮当当科技
2025-11-06 12:35:37
民进党当局出手封杀淘宝、拼多多,台媒批:不如多花力气清空诈骗

民进党当局出手封杀淘宝、拼多多,台媒批:不如多花力气清空诈骗

海峡导报社
2025-11-05 17:15:43
公园人工湖清淤,湖底捞出12辆共享单车,每辆车上都绑一具人形模特

公园人工湖清淤,湖底捞出12辆共享单车,每辆车上都绑一具人形模特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9 13:36:28
俄军大捷!乌军法械旅在红军城举白旗,泽连斯基与瑟尔斯基爆内讧

俄军大捷!乌军法械旅在红军城举白旗,泽连斯基与瑟尔斯基爆内讧

爱竞彩的小周
2025-11-06 13:14:26
施小琳会见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

施小琳会见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

新浪财经
2025-11-05 21:02:05
杨瀚森离队发声,新队曝光赛季首秀,女友官宣决定引关注

杨瀚森离队发声,新队曝光赛季首秀,女友官宣决定引关注

科学发掘
2025-11-06 07:41:35
对新疆空中威胁解除,中俄联手施压:将印军战机赶出了中亚基地

对新疆空中威胁解除,中俄联手施压:将印军战机赶出了中亚基地

烽火观天下
2025-11-06 13:10:58
恩爱8年抵不过残酷现实,73岁生四胎的张纪中,头疼的不止是年龄

恩爱8年抵不过残酷现实,73岁生四胎的张纪中,头疼的不止是年龄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04 13:27:27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广东16岁女儿被父亲过度宠溺,被母亲回家撞见后,失控将其砍死

晓艾故事汇
2024-11-04 10:55:36
震惊全韩!中国学生为工科拼命,韩国学生为医学疯魔,KBS纪录片揭露真实现状

震惊全韩!中国学生为工科拼命,韩国学生为医学疯魔,KBS纪录片揭露真实现状

最英国
2025-11-03 19:26:41
2025-11-06 14:35:00
吕甒极限手工
吕甒极限手工
在极限条件下爆发出大智慧
528文章数 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头条要闻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访乌 随身保镖被乌军征兵处抓走服役

头条要闻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访乌 随身保镖被乌军征兵处抓走服役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亲子
艺术
手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安徽黄山:峰林尽染秋意浓

亲子要闻

怎么有爱好这么互补的父女啊?

艺术要闻

“塑料凳”大厦?西安新地标213米造型引热议!

手机要闻

华为 Mate 70 Air 中框采用高分子与金属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工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