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人民网“行进中国”调研采访团
走进位于包头市的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数十支百米级风电叶片整齐排列,场面十分壮观,这些叶片将应用于“三北”地区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支撑。
![]()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正在组装的风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正在组装的风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风力发电机组在“沙戈荒”地区应用广泛。明阳北方智慧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供图
![]()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制作的叶片。人民网 孟佳澍摄
![]()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正在组装的风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组装车间内,一台8.5兆瓦的超大型陆上风机正在进行出厂前的检测,明阳陆上装备总部产业管理部总监谢尧介绍,“‘沙戈荒’地区环境复杂,严寒酷暑,常年沙暴频发,这对风电机组的设计精度、叶片材料性能等都提出了严苛挑战。企业自主研发的机型采用了先进的热管理技术和高效免维护滤沙系统,从源头减少风沙对设备的损耗,搭配智能控制技术与智能传感器,实现机组的精准智能化运行。同时,叶片设计上采用高效翼型与防沙石设计,进一步强化抗风沙能力,满发状态下1天的发电量即可满足约1300个家庭1个月的用电需求。”
![]()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正在组装的风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组装车间内的脉动生产线。人民网 孟佳澍摄
![]()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组装车间的总装工序。人民网 孟佳澍摄
![]()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组装车间内,风机正在进行检测。人民网记者 赵梦月摄
![]()
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组装车间的总装工序。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自2021年底落户包头以来,依托陆上大兆瓦风机整机生产、碳玻混合超大叶片生产、高压级联储能生产、智能电气设备生产以及明阳北方智慧能源研究院、风光储氢研发院士工作站、国家级风机整机及叶片试验检测认证中心等产业布局。明阳陆上总部已形成研发、制造、试验、检测认证 “四位一体” 的创新体系。在产业链方面不断强链、补链、延链,与包钢等本地龙头企业达成合作,目前已实现了85%的零部件属地化配套,谢尧表示,“企业的目标是用2-3年时间,带动包头市风电装备属地化配套率达到90%,产值突破500亿元。为内蒙古自治区在新能源方面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贡献我们智慧和力量。”(白波、富丽娟、张力洋、赵梦月、孟佳澍、张雪冬、刘艺琳、苗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