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呀?孩子的课本里,卢沟桥事变竟成了“中日冲突”!
最近,家长林女士翻孩子书包时,突然盯着课本某页愣住。
原本该印“卢沟桥事变”的地方,居然写着“中日冲突”四个小字。
她当场炸毛:“这哪是冲突?是日本的侵略!”
1937年7月7日,日本关东军借口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是刻在中国人骨血里的历史,可今年4月,日本启用的新版教材,把同一件事写成“两军武力冲突”,还暗示“中方先开火”。侵略被揉成“误会”,战争被剪成“碎片”,林女士越想越急。
她连夜拍了课本照片,翻出《中国抗日战争史》《卢沟桥事变史料集》,逐页核对史料,写了3页长邮件发给出版社。
邮件里每句话都带着火:“孩子的第一堂历史课,不能从‘冲突’开始!”
两周后,出版社回信了——召回所有出错教材,重新印刷。
一本小书,改了一个词,却把“侵略”两个字,重新刻回孩子的课本里。
网友评论炸开了:
“这不是小事!历史的底线不能碰,为林女士点赞!”
“教材出错太离谱,幸好有家长盯着!”
“日本教材还颠倒黑白,我们更得守好自己的课本!”
要我说,林女士的较真不是多管闲事。教材是价值观的底稿,错一笔,后面全歪。
家长不翻书,孩子就被动接受;家长较真,出版社就得改。
她给孩子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历史不是背年份,是分清对错,是守住真相。
作为家长,我们不是要教孩子记恨,是要教他们记住:有些历史不能模糊,有些是非不能混淆。
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