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的是,我写的不是小说,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且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然后,需要交代下“我”是谁?我是80后,准确地说是80头,来自山东西南部一个偏僻的村庄。
我的家中有4个儿子,我是老小,上面有3个哥哥。其中有两个通过读大学走出农门。
但我的求学之路非但不平坦,还很曲折。至于如何曲折,暂时先不交代了,有机会再说。
总之就是,在2010年的时候,历经特别多年的寒窗苦读和百般坎坷,我终于拿到了一份来自国内三流大学(贵州大学)的硕士研究学历证书。从此就正式开始了沪漂。
![]()
之所以会选择上海,一方面是因为之前多次涉足过这座城市,相对熟悉,也被其繁华遮住了眼睛;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地方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那上海就有机会了吗?
其实并没有!
但在上海是有关系依托的。首先有个哥哥在这边扎根多年,另外谈了个女朋友比我提前一年到上海工作。
2010年研究生毕业那阵儿,我很努力地凭借自己的本事找工作,想找一份非销售的内勤岗位,比如研究、文案、策划等。现在已经记不清接触过多少家公司?面试过多少家企业。目前能想起来的似乎只有德邦物流了。因为其远在青浦,印象深刻。当时作为初筛入选者费很大劲过去听他们宣讲牛逼的公司文化,还参加他们组织的求职者团建活动,最后又以不合适为由被踢出局。
那后来自己找到工作了吗?
很遗憾,并没有。
我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自己找的,而是上文提到的哥哥托关系帮忙找的。
这是一份什么工作呢?
这家公司是做服装外贸的,在闵行区,老板读过复旦的MBA,和哥有同学交情。所以就帮忙让我进去了。
我研究生读的是西方经济学专业,大学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算对口,但我心里并不爽。
我的岗位是外贸业务助理,说白了就是给外贸业务员打杂的,干的就是那些杂货,比如填写表格,对接供应商确认事项,以及布料、辅料的整理,搬东西等。
记得当时每周工作6天,月工资是2000,在那附近租了个单间,租金每月好像是700。
在此情此景下,读完研究生乍出校园的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但并没有办法。
我的外语尤其是口语不好,即便这样的工作,单凭自己的本事,都不一定能找到。
现在都说工作难找,多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但回想起来,15年前,也并不容易。
或许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吧!其他人应该没那么难。
记得那时是9点上班,因为距离公司不远,早上我还有大把自己的时间,于是我就努力补习英语,用劲读啊背啊,似乎还取得了些许的进步。
那这样就可以在公司安身立命甚至大展宏图了吗?
如果这样想,那就真的太单纯了。职场远比想象中要复杂。
那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下次再好好说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