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度 | 校园暴力蔓延至网络平台,未成年人犯错为何有恃无恐

0
分享至


一条条暴力视频在网络平台上流传,施暴者炫耀着他们的“战绩”,受害者却要在漫长的余生中艰难愈合身心创伤。当校园暴力遇上短视频时代,欺凌正在以新的形式蔓延。

辽宁沈阳,17岁女孩小彤被霸凌的视频以6.6元价格在网络售卖,施暴者甚至直播炫耀暴力行径;甘肃天水,考生李某珊疑似参与校园霸凌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一名身穿白色衣服的短发女生与一名穿着校服扎马尾的女生对被堵在墙边的女生有脚踹、扇耳光、数据线抽打等动作。两名施暴者有说有笑,被欺凌的女生不敢反抗和躲避,表情委屈。

类似事件不断刺激公众神经。校园暴力不再局限于校园角落,而是通过网络平台扩散,形成双重伤害——身体上的创伤尚未愈合,精神上的耻辱又被无限放大。

暴力演变,校园欺凌蔓延至数字空间

随着数字设备日益普及,校园暴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数字空间蔓延,衍生出“网络开盒”“网课爆破”等新型欺凌形式。匿名性的网络环境为施暴者提供了屏障,使他们能够将线下生活中的不满和恶意转化为线上的集体暴力行为,甚至将攻击矛头指向教师等成年人。

2025年,一名16岁高中生小花(化名)遭遇了典型的“网络开盒”侵害。她的同学小丽因琐事摩擦,竟支付20元给另一名17岁学生小涛,要求制作并传播包含小花清晰面部特征和露骨低俗内容的造黄谣视频。该视频在被删除前已在某平台获得了3.4万次播放,给小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致使她长时间不敢接触手机和出门。同年,另一名17岁的未成年人小周也因追星言论纠纷,遭遇了网络“人肉开盒”,她的学校名称和家庭住址被公开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大量网民对其进行围攻和辱骂。


时间再往前回溯至新冠疫情期间,本应该传授知识的网络课程直播也惨遭暴力入侵,“网课爆破”成为一种恶劣的新型网络暴力。2022年,河南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多次网课中遭遇陌生入侵者的辱骂、挑衅和播放刺耳音乐后,因情绪激化不幸心梗离世。调查发现,入侵者多来自所谓的“网课爆破群”。在这些群里,成员多以未成年学生为主,他们分享“爆破”成功的“战绩”和方法,内容低俗不堪,甚至有成员鼓吹“未满14岁不会有啥事”以逃避责任。同年,平泉市也发生了4起“网课爆破”事件,涉案者均为初中在读未成年学生,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群组分享网课邀请码,鼓动他人侵入课堂辱骂师生。

网络匿名性使得施暴者以最小个人风险追求最大心理伤害,许多青少年认为躲在屏幕后就能逃避惩罚。网络的虚拟性放大了人性中的恶,使得一些在现实中可能唯唯诺诺的人,在网络上却变得极具攻击性。这种线上线下的暴力相互交织转换,构成了24小时不间断的包围网,让受害者无处可逃。

娱乐化暴力,社交平台尝到流量甜头

网络暴力娱乐化已成为某些内容创作者和平台的流量密码,校园欺凌被包装成“搞笑内容”以规避监管并吸引眼球。2024年暑期,抖音平台处置了182个以“打击校园霸凌”、“大型校园纪录片《拒绝霸凌》”等为标题传播的校园霸凌视频。这些视频往往通过摆拍欺凌场景,将其戏剧化、剧情化,消解了暴力行为的严重性,模糊了青少年对是非的判断。

一些账号深谙流量之道,利用“网红儿童”牟利,通过恶搞儿童博取关注、甚至制作儿童卖惨视频来引流。更有甚者,会采取剧情电台、语音旁白等更隐蔽的方式,诱导或胁迫未成年人变相参与不良直播。


“有的视频甚至起了教唆作用,比如将新的欺凌手段放到这些所谓的搞笑视频中,而未成年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模仿。所以平台应当立即将这类视频下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皮艺军表示,有些行为被搬到所谓的搞笑视频中,被认为是在恶搞,而实际上此类行为真实地发生在校园中,错误的引导会产生示范效应,引发新的校园暴力。

这类内容之所以危险,在于其极具误导性的外壳:欺凌行为可能被塑造成“兄弟玩笑”、“校园日常”,施害者被包装成“酷”的角色,而受害者的痛苦则成为笑点。由于未成年人模仿能力强而辨别能力弱,此类“娱乐化”暴力视频极易被错误效仿,从线上蔓延至线下,导致现实中的欺凌行为被复制甚至升级,对受害者造成双重伤害。

多重纵容,谁在助长暴力网络化风气

校园暴力向网络环境延伸的背后,是家庭教育缺失、网络环境误导、法律约束乏力等多重因素的共同纵容。

家庭教育的缺位是首要原因。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并不是天生就有暴力倾向,他们往往都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或是被家人娇惯出来的。“打人者家属一直没有和我们联系过,一个电话都没有。”2023年12月4日,广东阳春一名13岁男生遭同学围殴致脑出血,但施暴者家长未露面。校园霸凌事件中,施暴者监护人明知孩子犯错故意隐身的,不在少数。而从受害者角度而言,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不要和他人冲突,要忍让,甚至在孩子遭遇校园暴力时,还反而谩骂和要求孩子反思“为什么不欺负别人?”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养成孩子唯唯诺诺的性格,遇到不公平待遇时不敢也无法向外界求助。


网络环境的匿名性与平台监管漏洞进一步助长风气。施暴者利用“去抑制化效应”(指网络匿名性使人们更容易摆脱社会规范的约束)躲在虚拟身份后肆意攻击。实际上,很多网络施暴者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并不如意,这种暴力内容又迎合了平台追求流量的属性,平台对暴力内容审核不力,甚至默许其作为“引流工具”,例如部分短视频将欺凌包装成“搞笑剧情”,间接鼓励模仿。用户对含有暴力剧情进行举报时,往往得到的是“已经持续关注”等敷衍反馈,而非强制下架或者人工干预。

法律惩戒的缺位与执行疲软则让施暴者有恃无恐。江西万载县案件中,6名施暴者被行拘但因未满16周岁不予执行,仅对造谣者采取行政拘留。这种“抓了又放”的处理方式无法形成震慑,反而传递“未成年即免罚牌”的错误信号。此外,现有法律对网络暴力的界定模糊,加之取证难、追责慢,导致许多案件止于民事调解,未能触及根源。

约束机制,如何管理未成年人行为

管理和约束未成年人行为需要法律规范、教育惩戒、社会协同等多维度合力。2025年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惩戒规则作出重要调整,明确规定对14至16周岁一年内二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或初次违反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未成年人,可依法执行拘留。这一修订改变了以往此类未成年人通常不执行行政拘留的情况,旨在堵塞少数未成年人故意利用年龄身份反复违法的漏洞。

教育系统内部也在细化行为管理规范。四川省2025年8月推出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列举了六类可实施教育惩戒的情形,包括欺凌同学、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行为,并规定了从点名批评到停学训诫等一系列分级惩戒措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细则强调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应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并要求学校支持教师正当履行惩戒职责,明确了教师无过错不因实施教育惩戒而受不利处理的原则。


网络行为管理是当前未成年人约束机制的新重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网络平台建立欺凌监测机制、提供便捷投诉渠道并加强信息管理。地方层面如中山市探索的“1+N”工作模式(一个市级工作室联动多个部门驿站),整合了网信办、法院、检察院、教育体育局等多部门资源,为未成年人提供案例警示、心理疏导和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试图构建网络空间治理的合力。

法律惩戒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方能见实效。有司法社工在实践中发现,部分未成年人对法律缺乏敬畏,甚至明知未满16岁通常不执行拘留而肆意违法。新规的严格执行有望改变这一状况,通过必要的“体验式教育”,让未成年人真正理解违法后果。同时,学校需承担起预防教育、建立预警机制和及时干预处置的责任;家长则需加强沟通、教导正确应对方法并及时寻求帮助。

这些约束机制的效果正在显现。例如,新《治安管理处罚法》通过设置“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或“一年内二次以上”等严格门槛,将拘留措施限于极端个案,既坚持了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的原则,又为打击屡教不改、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提供了必要法律依据,实践中有望对未成年人形成有效威慑。

困境突围,没有“牙齿”的保护只是纵容

法律条文若缺乏严格执行,便如同一纸空文,非但无法震慑违法者,反而可能因惩戒不力变相纵容犯罪。这一问题在未成年人校园暴力治理中尤为突出。江西万载县的案例极具代表性:一名未成年人在校外遭朱某某等6人殴打至轻微伤,警方虽对6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但因他们均未满16周岁,最终不予执行。这种“抓了又放”的处理模式,向施暴者传递了“未成年即免罚牌”的错误信号,严重削弱了法律的威慑力,令受害者家属深感不公,也引发了公众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

法律惩戒的“无牙”状态,加之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共同构成了纵容的温床。在西安,不满15周岁的舒某在短期内多次殴打他人、寻衅滋事、盗窃,却因年龄问题屡次逃避行政拘留。深入调查发现,舒某来自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忙于生意,母亲在外地,他长期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甚至休学失管。其父每月难得见他几面,家庭教育的缺位使其在歧途上越走越远。若非警方积极协调将其送入专门学校接受矫治,舒某很可能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继续滑落。

破解这一困境,必须让法律长出“牙齿”,并让家庭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法律层面,需要更坚决地执行已有的惩戒规定,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替代性矫治措施。例如,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了未成年人行政拘留的执行条件,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行为人,若一年内二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或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可以依法执行拘留。西安警方将屡教不改的舒某送入陕西省育新学校这所专门学校实施矫治教育,便是将“送矫”作为行政拘留难以执行时的有效干预手段,这为破解“抓了放”的循环提供了实践样本。

家庭绝不能成为纵容的“保护伞”。家长必须意识到,真正的“为孩子好”不是无原则的溺爱和包庇,而是要及时纠正其错误行为,培养其规则意识和责任担当。司法机关也需通过督促监护令、强制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倒逼家长履行监护职责。例如,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深挖犯罪根源,发现许多问题与家庭监护失当紧密相关。他们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为家长量身定制“正面管教”课程,甚至组织“家族故事分享会”等方式,修复亲子关系,从源头上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杜绝未成年人有恃无恐的暴力行为,需要法律与家庭的双向奔赴。法律的有效执行和必要惩戒是守住底线的关键,而家庭的良好教育、正确引导则是预防问题的根本。唯有两者协同发力,才能撕掉“保护”外衣下的“纵容”实质,真正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清朗健康的成长天空,而非让个别未成年人的恶行透支整个社会的善意。

(文章综合新晚报、极目新闻、澎湃新闻、顶端新闻、太行新闻、中华网、河北青年网等)

撰稿:吴增辉、张勇

编辑:ziven

审核:王子翼、卡卡


新闻与传播

微信号 : media-power

网站:media-learning.com

▇ 新传考研智库 洞察社会脉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贵圈真乱
2025-09-08 10:32:06
西贝在江西无店:网友称怕江西小炒的锅气和新鲜

西贝在江西无店:网友称怕江西小炒的锅气和新鲜

鞭牛士
2025-09-13 11:57:12
关注丨“高中签率”新股,来了!

关注丨“高中签率”新股,来了!

钱眼
2025-09-14 19:20:17
日本美女声优嫁了个印度人,引发日本网友巨大争议

日本美女声优嫁了个印度人,引发日本网友巨大争议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09-14 19:15:40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1:48:56
北京等地9月现冰雹是否罕见?中央气象台专家回应

北京等地9月现冰雹是否罕见?中央气象台专家回应

新京报
2025-09-14 19:11:07
住建部部长发声,释放3大房地产信号,一个新布局

住建部部长发声,释放3大房地产信号,一个新布局

光宇吐楼市
2025-09-13 14:23:40
葡媒:穆里尼奥罕见回波尔图看球,全场球迷起立鼓掌

葡媒:穆里尼奥罕见回波尔图看球,全场球迷起立鼓掌

雷速体育
2025-09-14 08:53:06
中国订单归零,一场大危机眼看就要爆发,特朗普果然对中国出牌了

中国订单归零,一场大危机眼看就要爆发,特朗普果然对中国出牌了

户外钓鱼哥阿旱
2025-09-14 13:30:42
福建舰刚过台海,赖清德讲话称:愿和大陆交流,但是有一个前提!

福建舰刚过台海,赖清德讲话称:愿和大陆交流,但是有一个前提!

文雅笔墨
2025-09-14 16:45:00
澳门冠军赛:王楚钦顶住压力,强势夺冠,巴西选手遭挫

澳门冠军赛:王楚钦顶住压力,强势夺冠,巴西选手遭挫

小嶯说故事
2025-09-14 21:42:48
不是迷信,今年中秋假期,五类人不能出门,记得告诉家人和朋友!

不是迷信,今年中秋假期,五类人不能出门,记得告诉家人和朋友!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09-14 21:03:04
高人预测:中国超50%人口,未来将流入这几座城市,房价或反弹?

高人预测:中国超50%人口,未来将流入这几座城市,房价或反弹?

山丘楼评
2025-09-14 11:32:08
借你丈夫用用!山西女子向闺蜜借丈夫一用,并承诺会给10万感谢费

借你丈夫用用!山西女子向闺蜜借丈夫一用,并承诺会给10万感谢费

百态人间
2025-09-13 16:15:30
新人存活率不足一半!艰难上岸后,这届年轻人却扔了铁饭碗跑路

新人存活率不足一半!艰难上岸后,这届年轻人却扔了铁饭碗跑路

毒sir财经
2025-09-14 17:00:07
中国田径队遭遇“无奖牌”危机,2025东京世锦赛成难堪时刻!

中国田径队遭遇“无奖牌”危机,2025东京世锦赛成难堪时刻!

星夜娱圈
2025-09-15 02:31:29
《灼灼韶华》直到褚韶华一刀杀陈二顺,才知,她为何爬上军阀的床

《灼灼韶华》直到褚韶华一刀杀陈二顺,才知,她为何爬上军阀的床

宇林网络
2025-09-14 18:09:36
外媒:卡塔尔可能购买48架歼-10CE

外媒:卡塔尔可能购买48架歼-10CE

世家宝
2025-09-12 21:53:20
罗永浩“停战”,餐饮老板“参战”!信良记董事长“悬赏20万元”叫板罗永浩

罗永浩“停战”,餐饮老板“参战”!信良记董事长“悬赏20万元”叫板罗永浩

极目新闻
2025-09-14 19:32:41
6支亚洲球队全输球!男排世锦赛最新积分,5场冷门搅乱出线形势

6支亚洲球队全输球!男排世锦赛最新积分,5场冷门搅乱出线形势

排球黄金眼
2025-09-15 01:00:30
2025-09-15 05:52:49
新传研究
新传研究
洞察社会变化,传递新闻价值
17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罗永浩深夜发文:贾总 找个平台直播理性对一次话吧

头条要闻

罗永浩深夜发文:贾总 找个平台直播理性对一次话吧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隐形守护者》导演新影游demo15日上线!有金发美女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教育要闻

大学生要不要入党?差别有多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