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日常煮红枣粥时,一颗不起眼的枣核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武汉曾有位八旬老人因腹痛就医,医生从其结肠内取出一枚卡顿多日的枣核——这枚两端尖锐的异物已刺穿肠壁,引发腹腔感染,险些危及生命。类似案例并非个例,每年因误吞枣核导致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中,老年人占比超过半数。这颗“微型利器”为何专盯老人下手?一旦卡肠又会引发哪些致命危机?
一、枣核卡肠的“危险旅程”:从口腔到腹腔的致命路径
1.消化道“九曲十八弯”的陷阱
人体消化道是一条长达5-8米的曲折管道,包含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其中有多处生理性狭窄部位。枣核进入消化道后,首先面临食道入口的考验——此处直径仅约2厘米,若枣核长度超过这个数值,极易卡在咽喉或食道中段,引发吞咽困难、胸骨后刺痛。
即便侥幸通过食道,胃的幽门(胃出口)又是另一道关卡。此处肌肉收缩形成的狭窄通道,可能让枣核“进退两难”。更危险的是小肠阶段,这段总长4-6米的管道存在多处弯曲,且肠壁厚度仅1-2毫米。当枣核随肠蠕动移动时,其尖锐两端可能像“钻头”般刺穿肠壁,引发穿孔。
2.肠道穿孔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一旦枣核刺破肠壁,肠内容物(含大量细菌、消化液)会迅速涌入腹腔,引发化学性腹膜炎。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伴随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若未及时手术,细菌可能通过血液扩散至全身,导致感染性休克。
3.肛门“最后一刺”的隐蔽伤害
即使枣核“闯关”成功到达直肠,仍可能因肛门括约肌收缩或直肠角度问题卡在肛门口。此时尖锐端会像针一样刺入或划伤肛门皮肤和黏膜,导致排便时撕裂样疼痛、便血,甚至引发肛周脓肿。曾有患者因反复便血未重视,最终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不得不接受多次清创手术。
二、老人为何成为“高危人群”?三大因素叠加风险
1.生理机能衰退:消化道的“脆弱防线”
吞咽反射减弱:老人唾液分泌减少,对异物感知能力下降,常“囫囵吞枣”而不自知。
肠道蠕动变慢:胃肠动力不足导致枣核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卡顿风险。
肠壁变薄:随着年龄增长,肠壁肌肉层萎缩,弹性降低,更易被尖锐物刺穿。
2.基础疾病叠加:并发症的“连锁反应”
糖尿病: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功能,导致老人对腹痛的敏感度降低,延误就医。
便秘:长期便秘使肠道内压力增高,枣核卡顿后更易穿透肠壁。
免疫功能下降:穿孔后,细菌易通过破损肠壁进入腹腔,引发致命性腹膜炎。
3.行为习惯隐患:被忽视的“危险瞬间”
假牙影响:活动假牙可能掩盖枣核的“存在感”,老人误吞后浑然不觉。
饮食方式:老人常将红枣煮粥或做糕点,但未完全去核的糖枣或红枣仍可能包裹完整枣核。
独居风险:独居老人误吞后可能因无人照料,拖延至病情危重才就医。
三、卡肠后的症状识别
1.急性腹痛:从隐痛到剧痛的“警报升级”
初期:枣核卡顿初期,腹痛可能为阵发性绞痛,部位不固定(如脐周、上腹)。
进展期:若枣核刺穿肠壁,腹痛会转为持续性剧痛,并逐渐固定于穿孔部位(如右下腹)。
危重期:腹膜炎发生时,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患者因疼痛不敢翻身或咳嗽。
2.消化道症状:呕吐与腹胀的“双重折磨”
呕吐:枣核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可能含胆汁或咖啡渣样物质。
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导致气体和液体在肠道内积聚,腹部膨隆如“球状”,叩诊呈鼓音。
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时,患者可能数日无排气排便,肛门停止“排气信号”。
3.全身感染:发热与休克的“生死时速”
发热:穿孔后细菌入血,引发菌血症,体温可骤升至39℃以上。
寒战:感染性休克前期,患者可能出现寒战、皮肤湿冷、脉搏细速。
意识模糊:严重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谵妄、昏迷。
四、预防胜于治疗
1.饮食改造:从“源头去核”
手工去核:食用红枣前,用刀切开或使用去核器剔除枣核。
选择无核枣:购买市售无核红枣,或用红枣干、红枣粉替代整颗红枣。
改变烹饪方式:将红枣煮至软烂后去皮去核,再制作成枣泥或枣糕。
2.进食习惯:培养“慢食文化”
细嚼慢咽:提醒老人每口食物咀嚼20次以上,避免“狼吞虎咽”。
分餐制:将食物切成小块,减少一次性吞咽大块食物的风险。
避免分心:进食时关闭电视、放下手机,专注咀嚼和吞咽动作。
3.家庭防护:打造“安全餐桌”
假牙检查:定期检查老人假牙稳固性,避免进食时脱落。
监督陪伴:独居老人进食时,家属可通过视频通话提醒注意事项。
急救培训: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掌握异物卡喉的应急处理技能。
4.错误处理“雪上加霜”
催吐或吞饭团:可能将枣核推向更深部位,或加重食道、肠道损伤。
喝醋软化枣核:醋酸无法在短时间内软化枣核,反而可能刺激胃黏膜。
盲目使用泻药:剧烈腹泻可能加速肠道蠕动,导致枣核移动时划伤更多组织。
5.正确就医:“三步走”
立即停止进食:避免水和食物进入肠道加重梗阻和感染加重腹膜炎。
选择专科医院:优先前往消化内科或急诊科,通过腹部CT或X光定位枣核并综合评估病情。
配合手术治疗:未穿孔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内镜尝试取出。少数光滑枣核可能自行排出,但需密切监测。若枣核已穿孔或引发腹膜炎,需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术后需禁食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枣核卡肠往往源于对“小问题”的忽视。对老人而言,细嚼慢咽不仅是饮食习惯,更是生存智慧;对家属而言,耐心监护不仅是关爱,更是责任。
作者:孙思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