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的乡间地头,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气工程学院“智赋锦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用六天的青春足迹,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基层调研到红色研学,从科技助老到教育帮扶,团队以“厚植家国情怀,AI赋能乡村振兴”为宗旨,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真心服务群众,用智慧点亮希望,在实践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
扎根基层察实情,调研筑基谋新篇。实践首日,团队便深入刘家村村委会、段家乡政府及派出所开展调研。在村委会,针对宣传方式单一问题,团队与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数润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计划定期更新融合政策解读、农技知识的宣传栏;面对乡镇农产品销售困境,“电商直播+品牌包装”的初步方案为产业振兴注入新思路;了解到基层警务宣传难题后,团队拟制作普法短剧,让法律知识走进村民生活;并且,乡镇党委副书记在座谈中指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治理”的三大指引,更让团队明确了实践方向。
![]()
红色基因润青春,薪火相传忆峥嵘。八一建军节当天,团队以“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沉浸式实践。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内,3D沙盘与战地文物还原烽火岁月;101高地的战壕徒步中,弹痕累累的松树诉说着英雄故事。在下湾子村,地下交通站遗址的“七大妈”事迹感人至深,党员代表重温入党誓言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烈士陵园的默哀致敬与露天红色电影的放映,让红色记忆在乡村夜空久久回荡。
![]()
科技人文双驱动,暖心服务暖乡邻。这一天的实践充满民生温度,清晨的农业大棚里,成员们学习吊蔓技术,体会农耕不易;“清洁家园行动”让村庄公共区域焕然一新,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移动科技诊所”里,成员们手把手教老人使用电子设备,用耐心跨越数字鸿沟;学业规划交流会上,团队结合升学经验为乡村学子答疑解惑,点亮成长之路;临时摄影棚里,绿幕技术让村民“圆梦”与天安门同框,一张张笑脸定格成最暖的风景;傍晚的喜剧电影放映,让乡村夜空充满欢声笑语。
![]()
教育兴乡强根基,青春接力育新苗。团队聚焦乡村教育展开行动。新立屯镇中心小学里,大学生活宣讲点燃孩子们的求知梦;小东车站的精神溯源中,艰苦奋斗的“小东精神”激励成员担当使命;大虎山初级中学的座谈交流,为未来支教合作搭建桥梁,让教育帮扶的种子扎根乡土。
![]()
稻田探秘知农情,总结展望启新程。实践最后一日,团队走进稻田考察种植管理技术,在泥土芬芳中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总结会上,成员们分享实践感悟,梳理问题与改进方向。从调研筑基到服务落地,从红色教育到教育帮扶,五天的实践让“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更加坚定。
![]()
青春的足迹留在乡间,振兴的种子已然播下。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气工程学院“智赋锦乡”实践团队的六天实践虽已落幕,但青年与乡村的故事仍在继续。带着收获与感悟,团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力、智慧之策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