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亿!沪指3728点! 这两个数字砸向全球资本市场,让华尔街的晨会纪要瞬间乱成一团。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上证指数创下近十年新高。
这场被外媒称为“中国资产重估”的浪潮,却让部分美国专家跳脚指责“危险先例”。他们担忧的哪是市场健康?分明是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正撕碎西方旧剧本。
8月18日上午10点34分,A股总市值定格在历史性的100万亿。但比数字更值得玩味的是资金结构:
![]()
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但占流通市值比例仅2.3%,远低于2015年疯牛期的狂热;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存款暴增2.14万亿元。
这无疑代表着老百姓正把银行的钱挪进股市账户;上半年外资净增持中国股票101亿美元,5-6月单月增持188亿美元,彻底扭转两年净流出态势。
这些数据戳破一个误区:有人总把A股上涨等同于“政策催生泡沫”。但现实是,居民资产再配置、全球资本再平衡、产业升级变现形成三重合力,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信任票。
当美媒炒作“国家队托市”时,故意忽略了一个关键变化:这轮行情的底色是制度重构而非短期刺激。
![]()
2024年A股现金分红达2.4万亿元,五粮液单家甩出123亿红包,茅台回购护盘不手软;社保、险资年内净买入超2000亿元,“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正循环正在形成;
沪深300市盈率仅12.5倍,远低于2007年(26倍)和2015年(16.5倍),但企业盈利质量反超前两轮。
对比2015年杠杆牛,当前市场更像肌肉扎实的长跑选手:用真金白银提升股东回报,才是慢牛最硬的底气。
《华尔街日报》专家称“A股百万亿市值是危险先例”,理由竟是“中国证明国家主导模式可战胜自由市场”。这种论调藏着三个认知陷阱:
![]()
特斯拉市盈率70倍叫“创新溢价”,宁德时代30倍却成“政策泡沫”中国新能源车全球份额超60%,AI大模型用户量破亿,硬科技企业贡献A股27%的千亿市值公司(10年前仅12%);
中国“新国九条”严打财务造假、强化分红,恰恰在补齐华尔街最鼓吹的“公司治理短板”。说到底,某些人怕的不是A股涨,而是中国资产定价权脱离西方掌控。
当中东主权基金重仓中国AI企业,特斯拉二季度增持宁德时代21%股份,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自然坐立难安。
这轮行情被机构称为“转型牛”,它的反常识之处在于:指数创新高的同时,风险反而更低。银行股扮演“压舱石”(市值11.12万亿),但领涨主力变成半导体、创新药、人形机器人。
![]()
电子板块年内市值暴增2.5万亿,碾压传统行业;7月196万新股民入场,但量化基金、私募规模激增76%,市场定价权明显向专业投资者集中;
卡塔尔主权基金追加300亿人民币QFII额度,欧洲养老基金排队申请科创板做市资格。我国经济专家一针见血:A股早已不是“韭菜田”,而是全球产业资本押注中国创新的主战场。
市场亢奋时,投资者更需清醒。但部分关键指标,无疑能够决定后续空间:资金接力棒:居民存款搬家才刚开始,美联储若降息将引爆外资第二波冲锋;
![]()
技术攻坚进度:华为下一代光刻机、长存存储芯片量产、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这些科技里程碑会重塑估值天花板;
政策定力测试:严打财务造假、科创成长层孵化硬科技企业,监管能否坚持“去劣存优”决定慢牛成色。
中金公司给出理性预判:A股市值/GDP比值仍低于全球均值,但短期需警惕交易过热引发的震荡。
当部分美媒炒作“政策泡沫”时,国际产业巨头早已悄然布局。特斯拉二季度增持宁德时代21%股份,将中国电池巨头列为“最关键供应商”;日本软银斥资47亿港元突击入股中芯国际;
更震撼的是,中东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在8月初完成对中国AI企业第四轮追投,单笔金额高达120亿美元。
这些动作揭示一个真相:全球产业资本正在用真金白银对中国技术落地能力投票。技术变现速度成为估值关键。华尔街传统估值模型在A股科技企业面前频频失灵:
慢牛行情能否持续,取决于政策能否顶住三重压力测试:退市机制刚性化:年内83家问题企业退市创纪录,但ST板块单日仍现15%投机涨幅,需严防“炒差”死灰复燃;
![]()
杠杆监管精准度:两融余额虽仅占市值2.3%,但场外配资监测显示隐形杠杆规模超800亿,部分游资利用“雪球衍生品”绕道入市;
技术攻坚倒逼:长存存储芯片若年底前实现192层3D NAND量产,将撬动半导体板块估值上修40%,否则可能触发外资阶段性撤离。
美专家所谓“危险先例论”,本质是旧秩序对新兴定价权的恐慌。两大认知革命正在发生:从“成本洼地”到“创新溢价”:
![]()
中国智能汽车专利授权费收入首超技术引进支出,宁德时代通过专利授权向福特、特斯拉反向收费,彻底扭转技术单向输入格局;
工程师红利货币化:中国AI工程师人均产出达美企1.7倍,但薪资仅为1/4,这种“性价比优势”直接拉高外资对科技股ROE预期。
高盛最新测算显示,若中国硬科技企业维持15%的研发增速,2026年A股科技板块估值中枢将上移至35倍PE,这正是某些势力最恐惧的定价权转移。
![]()
当索罗斯基金默默重仓中芯国际,当日本养老金理事会紧急追加A股配额,所谓“危险先例”的聒噪已被资本洪流淹没。
这100万亿不仅是数字里程碑,更是经济治理哲学的分水岭:这里没有美联储式的“缩表屠刀”,只有真金白银的分红回购。
华尔街可以继续撰写看空报告,但历史早已给出答案:任何阻挡产业革命的力量,终将被轧路机般的时代车轮碾为尘烟。毕竟当卡塔尔主权基金拿着500亿美元等进场时,谁还在意角落里的杂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