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冷家公司地质研究所优化吞吐专班的技术人员围在桌前,正就冷43-67-164井的注汽方案展开激烈的可行性论证,只为让每一方蒸汽都用在刀刃上。截至目前,该所已减少无效注汽井12口,优化注汽措施56井次,实施化学冷采14口,累计节约注汽量6.6万吨,节省费用达1188万元。
今年年初以来,该所锚定提质增效核心目标,以“十个一”战略部署为引领,在供给侧与采出侧持续优化调整,推出“三聚焦”地质工作法,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开发效益提升的强劲动能。
![]()
聚焦储层潜力精准评价,筑牢无效投入“防火墙”。通过储层剩余油精细刻画等技术手段,该所建立油井措施评价图版,精准计算措施最低增油量,对储层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富集度低的井实施“一票否决”。同时,融合测井二次解释与动态监测数据,精准锁定低效措施井,从地质源头切断无效投入。截至目前,已完成措施前评价281井次,通过地质论证否决措施井6口,压减费用311.06万元;全年预计减少无效井措施作业10口,以科学研判助力资源效益挖潜。
![]()
聚焦注汽参数优化设计,打好低效投入“减法牌”。针对注汽开发中的低效问题,地质技术人员深入剖析注汽参数与储层物性的内在关联,构建注汽强度、蒸汽干度、焖井时间与储层物性的匹配关系图版,推行“一井一策”精准注汽方案:严格筛选低效井,对油汽比低于0.13且无优化空间的油井坚决停注;结合当前开发阶段与潜力,通过集团注汽、气体辅助吞吐、分注等措施,将部分油井注汽强度降低5%-8%;积极推广低成本化学冷采及单井点CO₂吞吐技术,替代高成本注汽降粘采油。通过系列举措,全年预计压降注汽量10万吨、减少成本1800万元,推动注汽开发效益稳步提升。
下一步,冷家地质研究所将持续深化“地质研究—方案优化—动态跟踪”闭环管理,以地质技术突破驱动效益提升,让每一分投入都精准锚定效益增长点,为公司高质量完成全年提质增效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黄瑶瑶、肖彩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