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一支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国军杂牌部队,突然之间声名鹊起。
这倒不是这支国军杂牌军立下了什么战功,创造了什么战场奇迹,单纯是由于其武器装备储量,实在是太“阔气”了。
![]()
一支满打满算一万三千人的部队,竟有将近七百挺重机枪,平均每二十名士兵持有一挺。
哪怕是老蒋的“心肝宝贝”,嫡系中嫡系的国军整编74师,当时都没这排面。这支国军杂牌部队,究竟是从哪儿搞来的这么多武器装备呢?
1.“最阔”杂牌军
![]()
这支号称国军“最阔”杂牌军的部队,番号为第40军,其武器装备储量,全都是军长庞炳勋的“功劳”。
经过年复一年的“辛苦”积攒,当抗日战争打到白热化阶段的时候,第40军已经有了六十多门火炮,上万支枪,其中重机枪有六百六十挺之多。
![]()
要知道,当时国军武器装备奇缺,尤其是重机枪。就凭第40军这重机枪配给率,别说其余国军部队流哈喇子,就算美军正规师旅,都很羡慕的。
关于第40军如此“阔气”的原因,当时不少人猜跟军长庞炳勋的出身背景有关,等到后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才知道第40军“不止于此”。
![]()
庞炳勋本是“西北军”的一员,是冯玉祥的老部下。冯玉祥和老蒋打“中原大战”的时候,庞炳勋也率军参战了。
可他并没有真的出多少力,而是见“西北军”赢面已不大,默默苟着“猥琐发育”起来。
由于“出工不出力”,当蒋、冯势力“热战”尘埃落定之后,其余“西北军”旧部死伤惨重,只有庞炳勋的部队战损约等于无。
![]()
战后老蒋将冯系旧部收入麾下,庞炳勋的部队也领到了国军的新编号,也就是第40军了。
众所周知,老蒋这人一向是任人唯亲,只看重嫡系部队的。像第40军这种杂牌军,在老蒋眼里就是开战的时候当前线“炮灰”的命。
对此,庞炳勋心知肚明,因此从不想着争取啥子军功、前途,只是全心全意地继续苟着。
![]()
可哪怕当年的“西北军“家底儿再厚,也达不到后来第40军的“阔气”程度啊。
庞炳勋究竟是如何积累下那么多武器装备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一靠钱,二靠不要脸。
2.花式攒装备
庞炳勋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军阀,他信奉“枪是底气”,为了搞武器装备,无所不用其极。
![]()
当其他部队在抗日战场上奋战时,庞炳勋带着第40军四处清扫战场,搜罗完好的枪支火炮。
从新乡之战到华中战役,被消灭的国军部队还没等日寇缴获军械,上好的武器、弹药便已经被庞炳勋给抢夺走了。
庞炳勋这么明目张胆,在日军部队眼皮子底下搞“骚操作”,日寇难道就视而不见吗?
![]()
其实庞炳勋早就用钱“打点”明白了,日军的放哨守官和军需官收了他的金条贿赂,早就默许了第40军“偷鸡摸狗”的行为。
而庞炳勋行贿的钱,则是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
到了1938年,庞炳勋犹觉第40军武器装备储量不够,竟然突破下限,想通过投靠日本人获得补给。
![]()
他一边应付着国军总部敦促自己赶紧迎战日军部队的一份份急电,一边暗地里和日寇勾结,商量卖国求荣之事。
日军高层之所以愿意和庞炳勋谈,一方面是他手里有一定兵力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第40军正好驻扎在华中地区的交通枢纽地带。
在庞炳勋的私人宅院,在花园凉亭茶桌上,庞炳勋和日寇高层各怀鬼胎,谈了一轮又一轮。
![]()
庞炳勋并非真心“投诚”,只不过为了武器装备点头哈腰,日军高层对此心知肚明。
但是能够拖住第40军,令其不进攻日军正规军或伪军部队,对日寇而言也是好事。
双方就这么默契地“互通有无”,日军那边给了庞炳勋很多军械,庞炳勋则打出了“和平救国”的旗号,当起了令世人所不耻的“骑墙派”。
![]()
由于庞炳勋的鼠首两端,第40军今天宣布要抗日,明天却又“痛击友军”协助日军部队打击国军,立场始终在变。
没过多久,第40军的名声便彻底臭了,沦落到跟汪伪政府沆瀣一气的地步。对此,庞炳勋毫不在意,继续搞枪攒炮。
![]()
庞炳勋折腾武器装备,可以说是花样百出。
为了从日本军需处那边儿多提几挺重机枪,他拿出大笔钱财贿赂日本军官,还请他们吃了三天酒宴,席间招了不少“花娘”助兴。
不过第40军从来没正式叛变,虽然一直跟日本人“眉来眼去”,但第40军始终没有彻底放弃名义上的国军番号。
![]()
这倒不是庞炳勋还有啥底线,还想着抗日,而是他觉得在国军那边儿,自己也可以骗一波儿武器补给。
抗战爆发之初,第40军因为修筑工事,士兵大量“过劳死”在工地上。
可庞炳勋并没有汇报减员情况,依然心安理得地领取满员标准的国军武器配给。
直到国军总部觉出不对劲儿,亲自派人来查,这才发现庞炳勋竟然虚报了两倍多的兵力,只为多要子弹和火炮。
![]()
东窗事发,庞炳勋丝毫不觉得脸红,反而拿“投日”威胁上了国军。为了防止第40军彻底倒向日本人,国军只能进行安抚,又给了一批步枪。
3.要枪不要脸
就这样,庞炳勋恬不知耻地游走于国军与日本人之间,大当特当“骑墙派”,让第40军攒下来了不少“家底儿”。
抗战结束之后,他并没有被“清算”。老蒋为了跟解放军打内战,又重新将庞炳勋收入麾下。
![]()
庞炳勋以为凭着自己部队的“阔气”,可以靠后期“收割人头”有所作为,因此在解放战争的前两年,一直命令第40军磨洋工当战场“气氛组”。
他没想到的是,在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面前,一切小聪明都不管用了。
第40军那些武器装备,后来全被我军部队缴获,庞炳勋成了老蒋这个“运输大队长”麾下的“运输小队长”。
![]()
渡江战役结束之后,庞炳勋惧怕我党的正义审判,急吼吼跟着老蒋“跑路”到了台湾。
他一个非嫡系出身的前杂牌军将领,又有昔日“通日”的政治污点,在对岸自然不会有啥作为。
为了维持生计,他拿出从大陆带来的财富,出资跟老战友一起开了一家饭店。
1963年,庞炳勋在台北病逝,死时邻居们几乎已经忘了他曾是一军之长,只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饭店老板。
![]()
庞炳勋一心想着靠攒武器装备“建功立业”,为此放弃了名誉,放弃了做人的底线,放弃了中华儿女的尊严,结果啥都没捞到。
但话又说回来,就庞炳勋这副德行,竟然没有被国军“清算”。
国民党有多么腐朽,由此可见一斑,老蒋输得不冤。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哦。
参考资料:
1、庞炳勋(原国民党高级将领) - 百度百科
![]()
2、走入“曲线救国”歧途 庞炳勋:抗日名将晚节不保——《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21期59-61,共3页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