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蚊子,大危害
每年超70万人因蚊媒疾病死亡
但你知道吗,就这样
蚊子还有纪念日???
每年8月20日
世界蚊子日
这个看似奇怪却意义重大的节日,源于1897年8月20日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的重要发现: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媒介。
这个节日跨越一个多世纪,仍在提醒我们:小小蚊子,危害巨大。
近来,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播疾病频频发生。蚊虫不仅带来恼人的瘙痒,更是多种致命疾病的传播者。
认识你身边的“微型杀手”
其实,虽然蚊子的种类繁多,全世界已记录蚊虫共3科,38属,3350多种和亚种,我国已知蚊类达18属,48个亚属和371种或亚种。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就是伊蚊、库蚊和按蚊三属。
天气炎热,清除蚊虫滋生地,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手段是保护我们健康的必要措施。
蚊虫叮咬:不止是痒那么简单
被蚊子“亲吻”后皮肤上起的红肿包块,其实是免疫系统对蚊子唾液蛋白的过敏反应。但比瘙痒更可怕的是,蚊虫叮咬可能传播多种严重疾病:
登革热:可导致高烧、剧烈头痛和出血倾向。
基孔肯雅热:以突发高烧和严重关节疼痛为特征。
疟疾:仍是全球最主要的蚊媒致死性疾病。
乙型脑炎: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科学防蚊,黄金五条
在湿热地区,5-10月是蚊虫活跃高峰期,特别是日出日落时段(5:00-7:00及17:00-19:00)风险最高。
重庆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近日发布“黄金五条”防护指南,为我们提供科学防蚊策略:
①规范使用驱避剂:选择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的合格产品。使用时均匀涂抹裸露皮肤(避开眼、口及伤口),注意2月龄内婴儿禁用化学驱避剂。
②物理屏障防护:蚊虫活跃时段外出,穿着浅色长袖长裤(优选棉麻、牛仔布等致密织物),裤脚扎入袜子,收紧袖口。
③ 睡眠防护升级:使用完好无损、网眼细密的蚊帐,开启空调或风扇(避免直吹)降低蚊虫活动力。
④规避高风险暴露:减少在蚊虫叮咬高峰时段户外活动,远离积水容器、静水水体、草丛及灌木丛等蚊虫孳生地。
⑤优化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纱窗、纱门完好。不依赖维生素B1涂抹、超声波驱蚊器等未经科学验证的方法。
被叮后如何科学止痒?
如果被蚊子“偷袭”,切忌用力抓挠!这只会加重炎症反应,甚至导致感染。科学处理方法包括:
①冷敷法:用冷毛巾或包裹的冰袋敷在叮咬处10-20分钟,通过低温降低瘙痒感受器敏感性。
②肥皂水清洗:碱性肥皂水中和蚊虫分泌的酸性物质,减轻刺激。
③药物处理:华邦®复方樟脑乳膏
适用于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等多种皮肤问题。
樟脑:消炎、镇痛、抗菌、杀螨
薄荷脑:清凉、抗炎、止痒
苯海拉明:抗过敏
甘草次酸:抗炎、抗过敏
水杨酸甲酯:缓解肿胀,止痛、止痒
华邦®复方樟脑乳膏近似凝胶质地,气味清香微凉,还能驱蚊,便于携带。无论是居家生活还是户外活动,备一支在身旁,随时应对蚊虫“突袭”。使用方法简单:直接涂抹于蚊子包,一日2-3次。
邦邦温馨提示:如皮肤有破溃处应避免使用;如症状未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蚊子虽小,危害不小。在这个世界蚊子日,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微型杀手”,掌握科学防蚊止痒知识。
清除家中积水,安装完好纱窗,外出做好防护,药箱备好华邦®复方樟脑乳膏,层层防护,远离蚊虫困扰,自在生活出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