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一则新闻如重磅炸弹,揭开了恒大集团原二号人物夏海钧藏匿海外的冰山一角。香港高院应清盘人申请,颁布针对夏海钧妻子何某的临时禁制令,冻结了她名下位于美国加州尔湾的多项资产。法院文件披露,夏海钧妻子在加州持有3处不动产和4辆豪车,总价值约2400万美元,且这些资产的实际出资和控制人正是夏海钧本人。法院认为,夏海钧借妻子名义持有豪宅,公然隐瞒在美资产,显然有转移财产、防范追债的企图,故而将其妻列为被告,共同限制处分相关资产。这一系列操作,让销声匿迹多年的夏海钧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原来他早已在美国安好了退路,过着“狡兔三窟”般的隐秘生活。曾经叱咤风云的恒大二号人物,如今已然成为一名亡命天涯的负债富翁,其人生轨迹的巨大转折,令人唏嘘不已。
![]()
夏海钧的人生,曾有过无比辉煌的篇章。1964年,他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一个离恒大总部所在的南国羊城极为遥远的冰城。年少时家境平平的他,却凭借着勤奋好学,在求学之路上步步高升。他先后考入中南大学冶金系、暨南大学经管学院,取得工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以及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在20世纪90年代,高学历的光环在中国商界凤毛麟角,这也为他日后的腾飞埋下了伏笔。
博士毕业后,夏海钧进入央企中信集团体系,在南方经济热土崭露头角。他先后任职于中信华南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公司,从基层一路做到中信东莞公司总经理、中信华南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务。在东莞,夏海钧展现出了卓越的经营才能。据说当时他接手的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房企,愣是被他经营成了当地地产龙头。彼时的他意气风发,已是业内小有名气的职业经理人。
命运的转折在2007年来临。这一年,南下广州的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正为公司冲刺上市招兵买马,急需一名既懂资本运作又能镇得住场面的副手。有传闻称,许家印为了延揽夏海钧,曾上演“三顾茅庐”的好戏。第一次会面,两人交谈数小时,许家印抛出橄榄枝:“海钧,如果你愿意来恒大,可以先做董事局副主席、常务副总裁。”夏海钧不置可否。第二次,许家印亲赴东莞,再次盛情相邀,并许诺道:“三个月后,我就把总裁的位置让给你。”最终,夏海钧被许家印的执着打动,放弃了体制内的“铁饭碗”,选择追随许家印下海闯荡。2007年6月,43岁的夏海钧正式入职恒大,出任董事局副主席兼常务副总裁,三个月后,许家印兑现承诺,将集团总裁之位交予他。这对中国地产界的“黄金搭档”,就此开启了恒大的狂飙突进时代。
![]()
加入恒大的最初几年,夏海钧就遇到了重重挑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骤然来袭,恒大彼时的香港上市计划临门折戟,公司资金链瞬间绷紧。当年恒大销售额从2007年的31亿元骤降至25亿元,现金流吃紧,几近撑不下去。许家印为寻求资金奔走四方,甚至连续三个月陪香港富豪郑裕彤打牌拉关系,以换取投资渡过难关。而公司上下人心惶惶之时,许家印与夏海钧这对新搭档却表现出惊人的默契:许家印外抓融资,夏海钧内控经营。一时间,恒大每天高层会议从早开到晚,常常持续到凌晨两三点。在这样的铁血管理下,公司勉强撑过了最艰难的冬天。
2009年,恒大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这一年,在夏海钧的统筹下,恒大大举引入战略投资者,并成功推动公司于1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钟声响起的那一刻,许家印激动得热泪盈眶,夏海钧也难掩笑容。恒大命运自此改写,企业进入爆发式扩张通道。随后的几年堪称恒大的“狂飙年代”,业绩报表节节攀升:2010年,恒大全年营收跃升至203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关口;2016年,恒大营收更是飙至3733亿元,跃居全国房企销售榜首。彼时的恒大可谓风头无两,高歌猛进拿地,全国版图迅速铺开,从区域房企跻身宇宙级巨头。
![]()
2017年,许家印登上中国首富宝座,身家达2900亿元人民币。他的左膀右臂夏海钧也风光无限,被外界称作“宝座背后的男人”。恒大集团官网对夏海钧的介绍中写道:“夏海钧拥有逾30年房地产开发及企业管理经验,目前全面负责集团日常工作,包括财务及资本运营、监察法律事务、信息化建设、海外及公共事务等。”换言之,除战略方向和拿地这种核心决策由许家印拍板外,恒大日常运转几乎都由夏海钧执掌。夏海钧既是公司高速运转的发动机,也是许家印最信赖的操盘手。
在业内,夏海钧以胆大心细、手腕强硬著称。他常年奔走于银行、信托、基金等各大金融机构之间,为恒大源源不断地融资输血。每逢恒大发债或贷款到期前夕,夏海钧总能神通广大地调来新资金填补缺口,被同事戏称为“最会搞钱的总裁”。恒大许多惊人的资本运作背后,都有夏海钧的身影:从海外发美元债券、引入战略投资者,到分拆物业、汽车板块上市,他熟练地运用财技,将恒大杠杆越拉越高。在2017年恒大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夏海钧曾意气风发地总结恒大成功的秘诀:“规模扩张是首要目标,只能靠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和低成本的‘三高一低’模式来实现快速发展。”彼时的他满怀豪情,“三高一低”的高歌猛进战略,正是恒大在他与许家印搭档下登顶行业之路的真实写照。
为了追赶和超越万科、碧桂园等竞争对手,恒大选择了激进而冒险的路线:借更多的钱,拿更多的地,开更快的工,用最低的成本赢得市场份额。短短十年间,恒大从一家区域公司膨胀为拥有全国项目的地产帝国,这对搭档可谓居功至伟。2018年,在恒大如日中天之时,《福布斯》公布了“香港上市中资企业CEO薪酬榜”,夏海钧以2.7亿元年薪位居榜首,荣膺中国地产界“打工皇帝”之称。自2015年以来,他的年薪都稳定在亿元以上,2017年达到峰值2.7亿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许多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让业内咋舌,许家印对他的重用和犒赏,由此可见一斑。
二、危机伏笔:激进决策埋下的隐患
然而,光鲜业绩的背后,暗流早已涌动。恒大高速扩张的那些年,夏海钧作为“操盘手”主导了一系列激进的商业决策,也埋下了日后危机的伏笔。
首先是大规模融资与冒险投资。恒大的扩张离不开巨额资金支持,夏海钧深知这一点。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融资手段:除了传统银行贷款,恒大还通过信托、私募基金等影子银行渠道募资,并频繁在境内外发行债券。他甚至推动恒大发行过面向公司高管的专属高息美元债,据传内部认购踊跃,连他自己也投入巨资购买,坐享高额利息回报。然而这些融资手段在缓解燃眉之急的同时,也让恒大债台越筑越高。更冒险的是,恒大在巅峰时期大举进入非地产领域:收购广州足球俱乐部、进军粮油和矿泉水行业、豪掷数百亿布局新能源汽车……这些决定多出自许家印的强势拍板,而身为总裁的夏海钧则负责具体落实。公司内部一度人心惶惶,财务负责人多次暗示资金紧张,但夏海钧总能想方设法找钱支持董事长的“多元化”野心。恒大造车就是典型例子:2019年起恒大在新能源车领域投入了近500亿元,可惜回报渺茫,但夏海钧依然得为庞大的烧钱计划张罗资金。
其次是高杠杆与财务冒险。为了保持“三高一低”模式下的资金链运转,夏海钧不惜采用一些激进做法粉饰财报、腾挪资金。多年后监管调查揭示:恒大地产2019年、2020年财报存在大规模虚假记载,分别虚增利润407亿元和512亿元。这些数字骇人听闻,也就是说,恒大在巅峰时期的光鲜盈利,有相当部分只是纸面富贵。夏海钧作为集团总裁,显然难辞其咎。据证监会调查,他正是恒大财务造假的组织和安排者。只是在当时,这一切仍深藏在亮丽的业绩光环之后,无人能窥见暗影。
![]()
最后是一步险棋:“永续债”和A股回A计划。2016年前后,为了进一步做大规模,恒大透过复杂的交易发行永续债等表外融资工具,巧妙地将巨额债务不体现在报表上,以降低账面负债率。这种会计处理虽游走于监管灰色地带,却为恒大争取了更高评级和融资空间。此外,夏海钧主导了恒大回归A股的计划:2016年恒大引入多家战投,以高估值让后者入股地产板块,承诺两三年内让恒大地产在国内上市。如果成功,恒大将获得巨大资本溢价。可惜天不遂人愿,恒大回A计划迟迟未获通过。2020年,距离承诺期限将至,恒大不得不以现金和债券赎回大部分战投股份,耗资高达数百亿元。这无异于一笔自伤筋骨的巨额支出,让原本高企的债务雪上加霜。夏海钧为筹措回购资金殚精竭虑,终于在最后关头勉强兑付,算是替老板履行了承诺。然而,公司资金链因此愈发紧绷。
事实上,到2018、2019年左右,业界已经开始暗暗担心恒大的债务问题。恒大总负债一路攀升至1.97万亿元(包括合同负债)巅峰,“高杠杆”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些审慎的银行和投资者悄然收紧了对恒大的授信。当监管部门在2020年推出“三道红线”新规,限制房企过度举债时,恒大首当其冲地被列入红档。夏海钧明白,这意味着恒大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通过滚动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了。此时的恒大,就像高速行驶在悬崖边的大巴,刹车片突然开始失灵。
三、危机爆发:从巅峰到深渊的坠落
2021年,对恒大而言是噩梦开始的一年。年初,公司虽勉强宣布踩线达标“三道红线”,但大量隐忧已无法掩盖:销售回款放缓、债务高企、项目遍地开花却现金流告急。6月,一张广发银行向恒大子公司申请资产保全的法院裁定书在网上流传,点燃了市场的导火索。7月,广发银行向恒大地产讨债的消息坐实,恒大债务危机正式引爆。外界恐慌情绪瞬间蔓延,供应商围堵讨款、购房者担心烂尾、金融机构绷紧神经,中国版“雷曼时刻”的论调四起。狂风骤雨中,恒大帝国表面的繁华一夕退色。
8月,恒大承认财务压力巨大,恳请政府支持。9月中旬,深圳南山区恒大总部大楼前出现震惊全国的一幕:数百名投资者聚集抗议,要求偿还恒大财富的逾期理财产品。这些投资者里,有买房的业主、散户投资人,甚至恒大自己的员工——此前公司鼓励员工购买恒大财富的产品,以支持资金周转。如今这批人血本无归,愤怒地高喊“恒大还钱”!现场维稳的安保人墙将他们挡在大楼之外,门口一度推搡混乱。恒大财富总经理杜亮被迫出面安抚,在人群中颤声承认:“我们确实拿不出400亿现金,一下子兑付不了……”甚至透露自己早在5月就提前兑付赎回了投资,理由是“家里有急事”。此言一出,更激起群情激愤。有人绝望到冲上恒大大楼天台欲跳楼,以死相逼维权,场面一度失控。
这样刺耳的抗议声,对一向高高在上的许家印和夏海钧而言,无疑是当头棒喝。风暴中,人们却惊讶地发现:恒大往日叱咤风云的总裁夏海钧,仿佛从舞台上消失了。2021年下半年,无论是恒大内部誓师保交楼的大会、还是对政府的承诺会、债权人会议,都看不到夏海钧的身影。这位昔日高调的“打工皇帝”仿佛人间蒸发,只留下一个荒诞的传闻:“夏总去香港忙着处理债务重组和资产出售。”但更多业内人士相信,他这是提前抽身保命去了。
事实上,早在风暴正式登陆前的7、8月间,夏海钧就已悄然开始行动。香港联交所的资料显示,2021年7月至8月,夏海钧分14次火速抛售了自己持有的3笔恒大美元债券,在违约爆发前套现约3.6亿元人民币。几乎同一时期,夏海钧还减持清仓了在港上市的恒大物业公司1000万股,以及恒大汽车公司300万股股票,合计套现约1.155亿港元。通过这几次减持,夏海钧总计变现资金接近12亿元人民币。这一连串精准而大量的减持,让人不得不联想:作为恒大财务情况最清楚的人,他显然已意识到巨轮即将撞山,于是在第一时间选择弃船自救。
2021年12月,恒大未能支付到期债券利息,正式宣告违约。这座债务高塔终于坍塌,中国房地产历史翻开了黑暗的一页。随之而来的是多米诺骨牌效应:恒大项目停工、楼盘交付延期、各地业主断供潮涌现,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为防系统性风险,监管当局迅速入驻恒大,牵头成立风险化解委员会,一场前所未有的善后行动就此展开。许家印在公开信中含泪承诺“保交楼,保民生”,甚至变卖家产、出售私人豪宅以筹款自救。然而恒大的窟窿之大远超想象,短短几个月已无力回天。
2022年3月,恒大财务审计过程中突然发现: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恒大物业账上有134亿元存款“不翼而飞”!经过初步查明,这笔巨款原来是在2020-2021年间被恒大物业子公司分三次拿去做了存单质押担保,换取银行贷款输血给恒大集团,结果贷款到期未还,被银行强制执行划走。简单说,就是恒大挪用了本属恒大物业的小金库来救主业,而操作过程中涉嫌严重违规甚至瞒骗。消息一出,投资者一片哗然,香港监管机构迅速介入调查。恒大方面也不得不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彻查此事。而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都想到一个名字:夏海钧。因为这笔离奇的134亿腾挪术,如果没有集团最高财务负责人拍板,是断不可能完成的。
![]()
事实正是如此。7月22日深夜,恒大披露独立调查的初步结果,确认夏海钧(时任集团行政总裁)、潘大荣(时任集团首席财务官)以及柯鹏(时任集团执行总裁)三人正是参与安排134亿存款质押担保的直接责任人。董事会当即决议,要求三人辞去集团所有职务,以示问责。公告中同时不无讽刺地强调:“许家印主席并未审阅相关文件,因为没有人特别提醒他注意。”仿佛要向公众撇清,恒大掌舵人对此事毫不知情,只是无辜“被签字”背锅。这番说辞令人为之哑然。
四、海外逃亡:难逃法律制裁的结局
夏海钧正式卸任时,外界注意到一个细节:中国恒大公告感谢了他的贡献,称其“因健康原因”辞职云云。但事实上,从2021年下半年起夏海钧就几乎没有出现在公众场合,公司高管群里也鲜少发言,俨然退出核心圈。内部人透露,在“134亿存款案”东窗事发之前,夏海钧已淡出恒大日常管理近一年。他甚至早早开始变现套现自己所持恒大资产:除了前述债券和股票,他还在辞职前后陆续抛售手中恒大股票,并出售了香港的一处豪宅。那套位于香港山顶豪宅原值近1.6亿港元,他以8200万贱价急售,只为尽快回笼现金。
恒大帝国的坍塌进入不可逆的下坠轨道:2022年底,公司债务重组久拖无果;2023年,境外债权人失去耐心,纷纷采取法律行动。许家印则在国内面临多起调查和诉讼。2023年9月,恒大地产因涉嫌违规被立案调查,公司海外重组计划宣告失败。同月,许家印本人因涉嫌犯罪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昔日叱咤风云的首富终究难逃法网。
夏海钧离开恒大高层后,选择了远走他乡,试图抽身事外。然而,他真能全身而退吗?围绕他的纷争和清算,才刚刚开始。2022年夏海钧辞职消息公布后不久,就有传闻称他“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这一度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到了2023年9月由权威媒体披露:夏海钧早在2022年年中已回到内地,接受相关部门控制调查,连同前CFO潘大荣一起协助调查134亿存款案。若此为真,则意味着夏海钧实际上并未真正在海外逍遥,而是在内地配合处理问题,以求从轻发落。
![]()
2024年3月,中国证监会对恒大集团相关违法行为作出处罚预告:经调查认定恒大地产2019、2020年财报严重造假、累计虚增利润数百亿,且在债券发行中涉嫌欺诈。证监会拟对恒大地产及许家印、夏海钧等责任人予以顶格处罚。其中,夏海钧被处以警告和1500万元罚款,并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这是监管层对其多年财务造假行为的严厉清算。深交所也在2024年5月发布公告,因夏海钧作为恒大控股股东董事期间违反规定,拟对其公开谴责并认定其终身不适合担任债券发行人董事、高管等职务。同时,这份公告指出“因无法与夏海钧取得联系”,交易所只能以公告形式送达处分决定。也就是说,此时夏海钧已被正式确认“失联”,俨然逃亡海外。
恒大债务违约后,境外债权人同样穷追不舍。在香港,高等法院于2022年底正式委任清盘人接管恒大资产清理。2023年8月,清盘人代表恒大公司向法院起诉许家印、丁玉梅(许家印前妻)、夏海钧、潘大荣等人,要求追讨他们过往非法取得的巨额股息和酬金,金额高达约470亿港元(约60亿美元)。这其中,夏海钧作为恒大前总裁名列被告,赫然在列。与此同时,香港法院开始逐步冻结他们在港的资产。2024年1月,法院下令冻结夏海钧在香港的资产,金额据报道高达600亿港元。
![]()
纸终究包不住火。2025年8月,随着香港高院颁布针对夏海钧妻子何某的临时禁制令,冻结其在美国加州尔湾的多项资产,夏海钧再次浮出水面。原来他早已在美国安好了退路,但如今这些藏匿的资产也被曝光,他能否继续在异国他乡逍遥法外,抑或将在法律的天罗地网中被绳之以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夏海钧从辉煌顶点到海外逃亡的坠落之路,是中国商业史上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他的故事警示着企业家们,在追求商业成功和财富积累的道路上,必须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任何激进和冒险的行为,都可能为企业和个人带来灭顶之灾。而法律的天平,终将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违法乱纪者,无论他逃到天涯海角,都难逃正义的审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