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网科 DLP(数据泄露防护),精准应对
台积电2纳米机密外泄:防护缺失引发的行业震荡
2025年8月5日,台积电官方证实,因 2 纳米制程商业秘密遭泄漏,目前已开除多名员工并移交司法部门。据悉,涉案人员是离职与在职员工勾结,通过手机拍摄、远程传送等方式,将 2 纳米制程关键资料外泄至日本企业东京电子(TEL),涉及上千张关键图片。正值台积电冲刺 2 纳米量产的关键时刻,此事件会冲击台积电在 2 纳米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引发全球半导体行业对技术安全的关注,还可能影响相关地区的芯片产业地位与安全。
此外,其实早在2024年就已有异常情况,但企业并没有及时关注,后期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数据防泄漏措施,最终导致此次事件的发生。
直击泄密痛点,破解防护难题
半导体行业的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台积电 2 纳米制程机密遭泄的事件,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 在技术迭代加速、远程办公普及的当下,传统安全防护早已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泄密风险。
台积电泄密事件,暴露出的防护短板:
数据定义无从下手:在职员工使用/下载机密数据不易被察觉,敏感数据无法挨个定义,点滴式泄露让企业难以防备。
远程办公漏洞丛生:居家办公时,非授权设备接入、远程工具远程办公机等操作,让内部机密随时面临外流风险。
数据传输管控乏力:研发人员通过网络传输敏感资料时,传统手段难以精准识别并拦截,加密通道更成了泄密“暗道”。
拍摄泄密防不胜防:员工用手机拍摄屏幕即可轻松带走核心图纸,传统防护对这类物理拍摄行为几乎束手无策。
治理之道:全链条防护,让泄密行为无处遁形
针对数据泄露的四大核心风险,山石网科 DLP(数据泄露防护)产品凭借其核心功能,提供精准有效的应对方案:
用户行为基线与风险预警机制
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员工正常数据操作模型,当出现在职员工异常时段大量下载、访问敏感文件等风险行为时,自动生成预警报告并推送至管理员。同时,DLP 的操作审计日志可详细记录用户对敏感数据的所有操作,同时为企业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提供数据支撑,从管理层面提升员工的安全素养。
远程应用精准防护
构建远程环境数据防护闭环。在终端侧,非合规设备无法访问 DLP 管控的敏感数据;针对 TeamViewer、ToDesk 等远程工具,DLP 可解析其传输协议监控应用,对文件上传、剪贴板共享等操作进行审计,发现敏感数据外发时即时阻断,消除远程办公的泄密隐患。
传输内容智能审计
依托全流量内容检测与智能管控引擎。无论是内部网络传输,还是通过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外发数据,亦或终端传输,DLP 都能对内容进行深度识别(支持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针对加密通道(如 HTTPS),通过 SSL 解密代理技术还原内容,结合预定义的敏感信息规则库,精准拦截违规传输行为,并可根据数据级别执行 “阻断 - 审批 - 告警” 分级管控,杜绝加密通道泄密。
屏幕水印动态记录
智能屏幕水印与行为监测技术,可对敏感文档启用动态水印功能,水印信息包含用户身份、时间等关键标识,即便被手机拍摄,也能通过水印追溯泄密源头。同时,系统能实时捕捉异常拍摄行为,当检测到连续快速截图,立即触发策略自动“黑屏”,让传统防护难以应对的物理拍摄泄密行为无所遁形。
守护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在半导体行业技术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一次泄密就可能让企业数年的研发投入付诸东流,甚至丧失市场领先地位。山石网科数据防泄漏方案,以 “事前预警 - 事中阻断 - 事后溯源”的全链条防护,为企业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从晶圆制造到芯片设计,从研发环节到生产车间,山石网科始终与半导体企业并肩,用专业的安全方案筑牢技术防线,让企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专注创新、无后顾之忧。
山石网科是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技术创新领导厂商,由一批知名网络安全技术骨干于2007年创立,并以首批网络安全企业的身份,于2019年9月登陆科创板(股票简称:山石网科,股票代码:688030)。
现阶段,山石网科掌握30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申请570多项国内外专利。山石网科于2019年起,积极布局信创领域,致力于推动国内信息技术创新,并于2021年正式启动安全芯片战略。2023年进行自研ASIC安全芯片的技术研发,旨在通过自主创新,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网络安全保障。目前,山石网科已形成了具备“全息、量化、智能、协同”四大技术特点的涉及基础设施安全、云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安全运营、工业互联网安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AI安全、安全服务、安全教育等10大类产品及服务,50余个行业和场景的完整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