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看过一部讲攒钱的电视剧《三千日元的使用方法》。
女主角的姐姐很早之前就开始存钱了。
为了存钱,她什么都尽量买最便宜的。
终于有一天,她情绪崩溃了。
用她的话说,看着满屋子的便宜货,感觉连思想都变穷了。
这一幕在我脑海里敲起了警钟。
存钱固然是好事,节俭也是一种美德。
但我不想自己因为存钱而过于压抑自己。
我也不想为了存钱,什么都妥协买最便宜的。
人性是经不住长期压抑的,时间一长,要么崩溃,要么报复性反弹。
而我能存下钱,从来都不是用最便宜的物品来敷衍自己,或者过度压抑自己的欲望。
我只是对花钱有自己的执念而已。
1)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物品尽量挑喜欢的买。
因为你会频繁使用到它,如果质量很差的话,用一次就会烦一次,这是很不值当的。
就比如说,日常擦脸擦嘴用的抽纸。
我一定要用自己喜欢的品牌,还一定要又厚又结实的,不会沾水就破容易留屑的那种。
我曾经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就算一年的纸巾都是花钱买的,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
这么点小钱,却能让一地鸡毛的生活,舒心那么一点点,在我看来是非常划算的。
当然,我也会顺手薅一些免费的纸巾羊毛,但我只薅喜欢品牌的纸巾。
不是自己喜欢的,免费赠送,也不想要。
不能为了不花钱,把自己的心情也舍出去了。
其实不仅仅是小物品,只要是经常用到的物品,我都会挑自己能力范围内喜欢的买。
因为每天都要用到,如果不好用、不喜欢,如果用起来不流畅,或者容易坏,都会很影响心情和效率。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磨损和消耗越少,我们就越能保留住心力,就越不需要动不动花点钱哄自己开心,也不会突然来个报复性消费把之前省下的又花出去了。
2)日常水电再怎么省也省不出花来,就不要为了省它们过度消耗自己了。
之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想不起来了。
讲的是一个女孩省钱买房子,下班回到家,灯都不舍得开,摸着黑啃馒头。
刷牙的水也不舍得就这么流走了,要用盆子装起来冲厕所。
我不知道现实中是否也有人这样。
我知道的是,晚上不开灯真的会很影响幸福感。
几年前我家客厅餐厅的灯都坏了,我买的灯又还没到。
就度过了一个只能用台灯照明吃饭的夜晚。
当时就觉得整个厅昏昏暗暗的,好不压抑啊。
后来灯到了,让物业师傅帮忙装上后,哇,整个世界都敞亮了,我的心情也一下子变好了。
所以,我接受不了长期不开灯抹黑省钱的乐趣。
更早之前,我看连岳的文章。
有个读者写信跟连岳说,他们家连开冰箱都要按秒计算。
开之前会先想好要拿什么,然后快速打开,快速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快速关上。
因为整个过程太着急了,经常拿了a忘了b,然后就很懊恼,又不舍得再开冰箱门了。
我看到这篇文字时都惊呆了。这能省下多少钱来?
那时我就决定,不从水电上去省钱。
省不出花来,却可能会非常影响生活的体验和质量。
顺其自然,用多少是多少,好像也真的花不了多少钱啊。
3)无关生活品质的物品,花1块钱我都嫌多。
像大部分二三十元的普通外卖,在我看来,就是无关生活品质的物品。
没办法,我真的咽不下这些油腻感严重,又咸的匪夷所思的食物。
还有那些成分不明的奶茶、果茶,我也是不敢轻易放进嘴的。
这些东西其实都不贵,甚至外卖大战的时候,很多外卖个位数就能买到,奶茶更是0元就能购得,但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几块钱也是钱,买不喜欢的物品也嫌贵。
还有超出穿着需求的衣服鞋帽,我也完全无感。
在我看来,既然是超出需求,那也是无关生活品质的。
所以,端午买过需要的衣物后,我就再也没有看过任何与衣服鞋帽相关的消费信息。
不曾进店里随便看看,更不曾在线上到处浏览。
我几乎忘了生活中还有买衣服这件事。
4)我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奢侈品,也完全无感。
先生同事花一万多买了个奢侈品包包。
我们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我有幸欣赏到了这个昂贵的包包。
但我发现,我心里风平浪静,竟然连一丝羡慕都没有。
我还发现,我也不觉得自己背着29元一个的包包丢人了。
我很坦然,坦然接受这个世界上有几千上万的包包,但我不需要。
所以背着29元的包包,我也不觉得自卑,也不曾觉得自己寒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