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了三轮还缺两千多学生,民办本科今年是真难啊!”2025 年高考招生季刚过,多地民办高校的招生数据就让人揪心 ,广东 14 所民办本科要补录,湛江科技学院三次征集志愿后,缺口还剩 2900 多人;广西、黑龙江喊着 “不受分数线限制” 招学生,云南更是补到第六轮,不少学校降分 30-40 分都没人报。以前挤破头想上的本科名额,现在咋就成了 “没人要的烫手山芋”?
![]()
多地民办本科 “招不满”:三轮补录缺口大,降分放宽也难凑数
今年广东的民办本科招生,简直是 “史上最惨”。20 多所民办本科里,14 所都得靠补录填缺,湛江科技学院更是成了 “缺口大户”。 一开始物理类计划招 4487 人,结果只投进来 425 人;历史类计划 1870 人,投档才 286 人,加起来差了 5646 人,相当于一半多的名额空着。
为了把学生招满,学校也是拼了:接连搞三次征集志愿,还放出 “专业 100% 满足”“普通专业互转不用看选科” 的福利,分数线一降再降 。 历史类从 454 分降到 428 分,物理类从 426 分降到 400 分。可就算这样,第三次补录完,还是缺 2900 多人,相当于再招一个中等规模的院系都够了。
不光广东,全国多地民办本科都在 “苦等生源”:广西 7 月 30 号启动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直接明说 “不管有没有过分数线,没被录取的都能报”;黑龙江同步开第四次补录,云南更夸张,熬到第六轮还在补。这些补录的学校里,十所里有八九所是民办本科,不少还得再降 30-40 分,才勉强能吸引几个考生报名。
广州华立学院也没好到哪去,物理类第三次征集志愿计划招 1187 人,最后只投进来 798 人;广东理工学院好几个专业组,计划数和实际投档数差了一大截。有民办本科招生办的老师私下说:“今年全国都难,不光我们民办,连个别公办学校都招不满,比前几年难太多了。”
![]()
民办本科 “遇冷” 真相:学费贵、就业差,家长学生算得门儿清
为啥以前抢着上的民办本科,现在没人愿去了?说到底,还是 “不划算”,家长和学生心里都有本账,算得明明白白。
首先是学费太贵,普通家庭扛不住。多数民办本科一年学费 2-3 万,要是中外合作专业,一年 10 万都打不住,再加上生活费,一年至少得 5 万。对工薪家庭来说,4 年下来 20 多万的开销,还不如让孩子读专科(一年学费几千),或者复读一年冲公办,毕竟 “钱花出去,得看到回头钱”。有家长直言:“花大价钱读个民办本科,毕业找工作还不如好专科的王牌专业,图啥?”
其次是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就业没保障。不少民办本科专业设置 “跟风走”,什么热门开什么,可师资、实训设备都跟不上,学生学了三年,毕业找工作才发现 “啥都不会”。社交平台上有学生吐槽:“民办本科读下来,学的东西跟市场脱节,HR 宁愿要有经验的专科生,也不要我们这种‘空有本科证’的,找工作处处碰壁。” 加上这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家长和学生选学校时更务实,“能不能找到工作” 比 “是不是本科” 重要多了,民办本科自然没了优势。
还有个客观原因是高考人数首次下降。2025 年全国高考报名 1335 万人,比 2024 年少了 7 万,这是 2018 年以来头一回减少。生源少了,民办本科又没公办学校的 “金字招牌”,自然最先受冲击。而且多数民办本科靠省内生源,一旦本省考生减少,或者更多人选择复读、读专科,招生缺口就更大了。
![]()
专家敲警钟:不改办学思路,部分民办本科要倒闭
面对 “招生难”,民办本科该咋破局?专家们说得很直接:必须彻底改办学思路,走特色化路线,不然迟早被淘汰。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现在招不满的民办本科,大多是 “没特色、就业差” 的学校,这是学生和家长 “用脚投票” 的结果。他建议民办学校别再跟公办学校 “抄作业”:“要么转成职业本科,盯着市场设专业,培养能上手的技能型人才;要么在细分领域做精,比如搞特色文科、应用型理科,形成自己的优势,别啥热门都想搞,最后啥都搞不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提到,有些民办本科已经开始调整,比如部分师范类民办本科转成高职,“这步走对了”。他还警告:“要是还抱着老思路,专业跟市场脱节,办学机制死板,未来不光民办本科,一些实力弱的公办高校也会招不满,甚至倒闭。”
不过也不是所有民办高校都 “遇冷”。今年刚招生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分数线比不少 985 还高 , 福耀科技大学最高分 683 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分数线,只比浙江大学低 2 分。这些学校火,就是因为 “投入高、规格高、有特色”,跟传统民办本科完全不一样。但储朝晖也说,这类学校花钱太多,多数民办本科学不来,只能走 “小而精” 的路线。
未来趋势:民办本科 “两极分化”,考生选校得理性
从今年的情况看,民办本科 “两极分化” 会越来越明显:有特色、就业好的民办本科(或职业本科)能站稳脚跟;没特色、学费高、就业差的,只会越来越难,甚至慢慢被淘汰。
对考生和家长来说,选民办本科时也得更理性:别光盯着 “本科” 头衔,要仔细查学费、专业就业率、实训条件,最好能去学校实地看看;要是分数刚过线,与其读一所 “没名气、没特色” 的民办本科,不如选优质专科的王牌专业,或者考虑复读,别 “花了钱还学不到东西,毕业还难找工作”
其实民办本科的 “招生寒冬”,也是一次 “洗牌”—— 逼着学校放下 “本科架子”,真正为学生着想,培养有用的人才。只有这样,民办本科才能走出困境,真正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
你觉得民办本科招生难,还能咋解决?要是分数够不上公办本科,你会选民办本科、专科还是复读?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