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寿光的 “静山” 可算是在网络上赚足了眼球!这座号称 “全国最矮的山”,东西长 1.24 米、宽 0.7 米,最高处距地表竟然只有 0.6 米。消息一出,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很多人直呼:“这明明就是一块石头嘛!”
![]()
据当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王先生介绍,“静山” 位于孙家集街道的一块田里,早在 1983 年 9 月 17 日,就被寿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寿光市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部门还安排了专职人员日常巡查,制定了不准对静山深挖、不准在附近搞建设、防止个别人砸山取石的保护措施。
从历史记载来看,1935 年的《寿光县志》首次记载,县城西南 8 公里孙家集与马家庄之间,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静山。《寿光县志》(1992 版)更是有载:“地表以下逐渐扩展庞大,莫测其深”。清末寿山 15 个区中,还有以其命名的 “静山区”。民间也有不少关于 “静山” 的说法,上世纪 30 年代有人沿此山挖下去,三四米深都找不到山根。上世纪 60 年代初,地质队在静山东南、西北两面钻地探矿打井,探出土层深达六七百米。
![]()
不过,对于 “静山” 是山的说法,专家们却有不同的意见。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产业教授赵焘认为,因为寿光本身没有山,时间久了,当地人从感情上愿意觉得它就是山,所以它更多的是有了文化价值。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吕建树博士则从学术角度指出,仅凭借大部分山体在地下就认为是山,并不准确严谨。按照学术定义,“高山” 指主峰相对高度超过 1000 米,“中山” 相对高度在 350 米至 1000 米,“低山” 在 150 米至 350 米,主峰低于 150 米的,只能称为 “丘陵岗地”。中国地理学会的几位专家也表示,静山到底是不是 “山”,还需要实地考察探勘。
![]()
“静山”的争议不仅引发了学术讨论,更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热情。有人调侃道:“这大概是最省力的‘登山’体验了——一步跨过,登顶成功!”还有人玩起了谐音梗:“‘静山’果然名不虚传,安静得连高度都‘静止’了。”甚至有人提议,可以围绕这座“迷你山”开发文创产品,比如“静山”模型钥匙扣,或者“一秒登顶”打卡证书,让这座“全国最矮的山”成为寿光独特的旅游名片。
![]()
与此同时,当地村民对“静山”的态度却显得朴实而虔诚。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不管专家怎么说,在我们眼里,它就是山。小时候听长辈讲,这山有灵性,不能随便动它。”这种代代相传的民间信仰,让“静山”超越了地质学的范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或许,正是这种科学与情感的碰撞,才让“静山”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
![]()
这座 “静山” 究竟是山还是石,目前尚无定论。但它无疑已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山的定义以及文化与科学认知的思考。就像网友们说的,这 “静山” 真是让人充满了好奇,不知道未来经过专业的勘探,会不会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艺飞说!
#2025洞察时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