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房产证,十年血泪史,原本小王是出于好意才将新房借给姑姑,却没想到迎来长达十年的鸠占鹊巢,甚至在自己身怀六甲,最需要安稳的时候,依然被迫在外租房漂泊。
当小王拿着当初的协议去找姑姑对质时,对方竟然嚣张撕毁协议,还大声叫嚣“有本事你去告我啊!”
最开始姑姑一家因为拆迁,暂时没了住处,急需一个落脚点,看着焦急的姑姑,又考虑到年迈的祖母确实需要人照顾,小王没有太多犹豫,她觉得亲人之间互相帮衬是天经地义的事。
姑姑也承诺,这只是暂住,并且主动提出以照料祖母作为交换,为了让彼此都安心,双方还签下了一份书面协议,白纸黑字写得清楚:等到姑姑自己的安置房建成,她们一家就会搬走。
于是小王便放心地交出了钥匙,以为这只是一段短暂的插曲,却没想到,这扇门一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起初一切似乎都在按约定进行,但随着时间推移事情开始变味,祖母离世,姑姑的安置房也早已建好,可她们一家不仅没有丝毫搬离的迹象,反而把这套本不属于她们的房子当成了自己的家。
更令人不解的是,她们甚至将自己的安置房租了出去,每月稳稳地收着租金,心安理得地占据着侄女的房产。
小王从最初的等待,到后来的催促,再到最后的恳求,换来的却是姑姑日渐冰冷的态度,曾经嘘寒问暖的亲人,变得形同陌路,言语间充满了不耐烦和粗鄙。
乡邻们都看不下去,私下里议论姑姑的行径太过“蛮横”,简直像个“泼妇”,小王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她请长辈出面调解,但是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敷衍。
她甚至想过破财消灾,拿出了一笔钱作为“感谢费”,姑姑收下钱后,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转头就翻脸不认人。
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反复上演,村委会的调解也介入了,但面对这样顽固不化的一家人,同样束手无策。
最终走投无路的小王只好向媒体求助,在媒体的帮助下今年8月这件事被曝光,面对镜头她们母女毫无愧色,态度傲慢地宣称跟小王“没有亲情关系”。
为了赖掉债务,姑姑甚至当众撕毁了协议的副本,并挑衅小王:“有本事你去告我啊!”邻里们更是揭露,这对母女连祖辈的福利款项都曾想方设法侵占,其贪婪早已不是秘密。
最令人心寒的是,一次争执中,姑姑面对挺着大肚子的侄女,不仅出言不逊,甚至还想动手。
十年间,小王因为顾念那点血缘关系,一次次犹豫,一次次退让,结果却把自己逼入了绝境。
如今,腹中的新生命即将降临,她比任何时候都渴望拿回自己的房子,给孩子一个安稳的家,巨大的失望和现实的紧迫,终于让她下定决心,拿起法律武器。
有网友指出,根据《民法典》第235条明确规定,房屋所有者有权要求侵占者迁出,当初那份虽然没有公证,但双方签字画押的协议,同样具备法律约束力,是证明“借住”而非“赠与”的关键证据。
至于姑姑声称自己“赡养”了老人就该分房产的说法,在法律上更是站不住脚,因为房屋的产权人自始至终都是小王一人。
法律不仅支持小王的诉求,还规定了侵权方需要付出的代价,姑姑不仅要搬走,理论上还需要赔偿小王这十年来被迫在外租房的费用,以及她霸占房屋期间本可以产生的租金收益。
虽然这笔赔偿的追诉期只有三年,但足以让对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经济代价。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案例并不鲜见,上海的姜先生就曾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成功清退了霸占自己房产的亲戚,这给小王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希望。
这场长达十年的纠纷,对小王来说,是一场痛苦的成长,她从一个无条件信任亲情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认清人性复杂、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成年人。
她终于明白,真正的亲情,不是无底线的索取和无原则的退让,而是建立在尊重、诚信和明确边界之上的,当亲情成为一种消耗甚至伤害时,勇敢地选择切割,是一种自我救赎。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小王能带着她的孩子,堂堂正正地住进那套本就属于她的房子,那扇被强占了十年的家门,终将被法律的光芒照亮,重新为它的主人打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