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
“所有星河都与汗水有关/所有光踮起脚就能看见/相信相信的力量/所有的梦都能实现......”伴随梦幻空灵的合唱序曲,大型情景音乐诗剧《脊梁》在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活动上拉开帷幕。
从序篇仰望星空,到母亲的呼唤、无声的沉潜、不灭的心灯、永远的心跳,再到尾声中国脊梁,四个篇章层层递进。舞台上是演员的激情昂扬,舞台下是参赛青少年的炯炯目光,《脊梁》首演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大型情景音乐诗剧《脊梁》在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活动上首演。受访者供图
大型情景音乐诗剧《脊梁》在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活动上首演。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脊梁》领衔创作者、著名诗人阿古拉泰,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几度流泪,“首演成功激动,更为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感动!这部诗剧还将起其他城市上演。”这部作品展现了中国几代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各族人民对伟大科学家精神的崇仰与挚爱,诗意浓郁,真切感人,很多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学生冯瑶和海南省国兴中学学生胡理通,都被袁隆平的情景故事深深震撼。冯瑶说:“袁隆平院士在我们海南一直扎根做研究,海南几乎是他的第二个家。”胡理通说:“听到那一句让全中国吃饱饭,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震撼。”
湖北省沙市中学学生熊思铭听着南仁东的故事,回忆起自己在贵州省参观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我们绕着FAST转了一圈,脚踩钢梁,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更能体会到当时建设的不易。”
感人的剧情,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热烈的掌声,人们的心潮随着剧情起伏,学生的热泪伴着思绪流淌。
《脊梁》首演现场。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脊梁》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精心策划,著名蒙古族诗人阿古拉泰领衔创作,顾攻、崔荣、阿紫、樵夫撰稿,额尔定图作曲,董凯总导演,特邀著名朗诵艺术家胡乐民、阿木古郎、张倩,携手内蒙古朗诵表演艺术家倾情演绎。
2025年8月15日至19日,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和港澳台相关单位推荐的35个少年组代表队,全国学会推荐的22个青年组代表队以及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18个国际代表队近700名代表参加。
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面向国内15至24岁校内外青少年举办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发现和培养活动。活动创办于1982年,其前身是1979年由中国科协牵头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经过数十年发展,大赛已成为国内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重要品牌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