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在莫在小事上较劲。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这句话,讲的是一个人最上等的德行,就如同水一般,滋养万物却从不跟外界争抢。
的确,那些把日子过得像水那样的人,能容得下生活里的“沙粒尘埃”,忍得住一切。
如此,在现实当下,一点点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活出自己的意义。
最终,这样的自己才活得自在、长久、惬意。
任何时候,都不要与人在小事上争强斗狠,因为那样除了给自己添堵,实在难寻半点益处。
斤斤计较,伤人伤己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明明是一点鸡毛蒜皮d事,就能瞬间让他拍案而起,脸红脖子粗。
三国时的庞统,才学满腹,却因一点小事吃了大亏。
在他刚被刘备任为县令不久,一次巡察中,当地一位督邮迟到了片刻。
庞统知情之后,立刻勃然大怒,当即狠狠责罚了督邮,结果事情被渲染夸大传到了刘备耳中,刘备一气之下竟罢免了庞统的官职。
卡耐基曾提醒我们: “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为人处事,最忌讳的就是处处跟人过不去,时时都在与人较劲。
即使你赢了口水仗,却可能输掉情谊与信任。
在小事上争输赢,往往最得不偿失,就像一个愚蠢的人为了争抢一粒芝麻,最终却丢掉了一个西瓜。
别斤斤计较,处处刁难人,因为那样做只会伤人伤己,把别人坑了不说,自己也捞不到半点好处。
执念成障,困锁自身
太较劲的人,一定会经常把自己困在一种无形的牢笼里。
一旦在这个牢笼里待久了,人就容易变得固执,甚至变得极端。
唐朝书法大家柳公权,早年痴迷于追求笔笔如刀似斧的刚劲。
有一日,他观摩一位老僧以沙盘练字,字体圆融流转,浑然天成。
看到此景,柳公权起初嗤之以鼻,认为缺乏骨力。
可当他回家后,自己强求“力透纸背”地书写,却越写越滞涩,如负千斤重担。
后来他猛然领悟,放下执念,轻松对待,笔锋流转间反而生出了一种刚柔相济的神韵。
尼采说:“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当你你死死盯着生活里一些琐碎的矛盾时,那些矛盾也便死死缠住了你。
如此,你越是放不下,计较到底,就越容易反被伤,被困住。
过分计较,只会让自己同负重前行,唯有放下执念,才能轻装走向远方。
容人容事,方得自在
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容、能忍、能放、能忘。
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老家与邻居吴家因宅基边界起了争执。
家人修书向京城的张英求助。岂料张英看罢一笑,提笔回诗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读后顿感惭愧,于是主动让出三尺地。邻居吴家深受触动,竟也让出三尺。
最后这两家之间,便有了那条传为美谈的“六尺巷”。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的确,你心若宽似海,则世事风波自然难扰其宁静。
我们但凡能做到足够的包容,那么现实就会给到自己更多的出路。
的确,不计较,不是退让,而是用更大的格局,化解无谓的纷争。
人生天地间,不过忽然而已。
莫让那些不值得的计较,如沙砾般磨蚀了我们珍贵的光阴。
小事如微尘,拂去即可;心宽似大海,百川自归。
当你学会轻轻拂去琐事的尘埃,生命自会呈现它原本的辽阔与安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