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地域辽阔,各省简称特色鲜明。在文旅宣传里,常能看到省份简称前加数字修饰,像湖南的 “三湘”、山西的 “三晋”、陕西的 “三秦” 。这些称谓,内涵丰富,它们从何而来呢?我们不妨从这三个省份的地理、历史中一探究竟。
湖南:三湘大地的多元解读
湖南,居长江中游,因处洞庭湖之南得名。母亲河湘江贯穿南北,故简称 “湘” 。那 “三湘” 之称从何而来?说法众多,莫衷一是。
一说 “三湘” 指漓湘、潇湘、蒸湘 。湘江源起广西兴安县阳海山,此地漓江与湘江相近,湘江上游称漓湘 。湘江北流至永州,与潇水汇合,称潇湘。潇湘北流至衡阳,与蒸水交汇,这段称蒸湘 。但此说法存争议,按现今认定,湘江源在湖南永州蓝山野狗岭,潇水才是主流,且湘江支流众多,仅因与蒸水汇合就称 “蒸湘” 为 “三湘” 之一,理由稍显不足。
还有一种说法,“三湘” 指潇湘、资湘、沅湘 。湖南水系独特,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大河流均注入洞庭湖 。澧水相对短小,难以代表湖南 。湘江有潇湘之名,资江、沅江与湘水关联紧密,便有了潇湘、资湘、沅湘 “三湘” 说法 。只是湘江与沅江并未直接交汇,此说也有瑕疵。
从历史地域角度看,秦灭楚时,湖南境内划分为楚之三郡:洞庭郡(湘中)、黔中郡(湘西)、苍梧郡(湘南) 。后世以此称湖南为 “三湘” 。另外,站在地理区域划分视角,湖南可大致分为湘东、湘西、湘南 。汉朝时,长沙郡对应湘东;黔中郡对应湘西;桂阳郡、零陵郡对应湘南 。这也为 “三湘” 称谓提供了一种解读 。不过,至今 “三湘” 含义尚无定论,每种说法都承载着湖南独特的历史文化 。
山西:三晋大地的前世今生
山西,地处我国中北部,雄踞太行山脉 。其轮廓呈平行四边形,地势起伏,河谷纵横 。东有太行山脉,西有吕梁山脉,中间是盆地平原走廊,形成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长治六大盆地 。山西简称 “晋”,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 。
晋国曾是春秋五霸之一,国力强盛 。后来,赵、魏、韩三家崛起,灭掉智氏,瓜分晋国 。公元前 403 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魏侯、赵籍为赵侯、韩虔为韩侯 。赵国建都晋阳(今太原晋源区),韩国建都平阳(今临汾尧都区),魏国建都安邑(今运城夏县)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脱胎于晋,政治中心在晋国腹地,且常结盟,被其他国家统称为 “三晋” 。如《商君书・徕民》中提到:“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太行山以东地区在政治文化上与山西逐渐分离,“三晋” 区域概念缩小至山西一带 。司马昭封邑在山西,建国号为晋;五代石敬瑭以山西为根基建立后晋 。随着时间推移,“晋” 与山西紧密相连,成为山西的专属称呼 。而 “三晋” 也演变为对山西多元地理区域的泛指,大致涵盖晋北、晋中、晋东南、晋西南 。此后,诗词中多有对 “三晋” 的描写,如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足见 “三晋” 称谓深入人心 。
陕西:三秦之地的历史渊源
陕西,位于中国中部,地形多样,南北长 878 千米 。从北往南,依次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岭、汉中盆地、大巴山脉 。陕北高原海拔 900 - 1900 米,关中平原海拔 460 - 850 米,秦岭、汉中盆地、大巴山脉海拔 1000 - 3000 米 。陕西简称 “秦”,源于秦人势力在关中地区的发展 。
“三秦” 的由来与秦末乱世分封有关 。公元前 206 年,项羽分封诸侯,将秦国核心部分一分为三 。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据有咸阳以西,包括陇西郡和上地郡,建都废丘;立秦降将司马欣为塞王,据有咸阳以东,建都栎阳;立秦降将董翳为翟王,据有上郡,建都高奴 。这三人合称 “三秦” 。不过,当时 “三秦” 并不包括今陕西省的陕南部分,也未涵盖陕北全部地域 。但约定俗成,后世常用 “三秦” 指代陕西,特别是关中地区 。
周成王时,周公旦和召公奭分陕而治,陕以西称 “陕西” 。秦人在关中发展壮大,陕西简称 “秦” 。后来刘邦消灭项羽,因其曾封汉王,以 “汉” 为国号,定都长安 。如今,“三秦” 成为陕西地域文化的代称,承载着陕西悠久的历史 。
湖南的 “三湘”、山西的 “三晋”、陕西的 “三秦”,虽称谓数字相同,但由来各有千秋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地域的发展变迁 。透过这些称谓,我们能触摸到不同地域独特的文化脉络,感受到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