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王清海:手脚频繁发出这4个信号?千万要警惕,血管堵塞或已超70%!高血压一定要注意!
我是看心血管病几十年的老中医,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很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血管淤堵。很多人以为高血压只是血压高一点,没什么大碍。但实际上,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受损,血液黏稠度增加,久而久之形成淤堵,严重时甚至堵塞超过70%!
![]()
这时候,身体会通过手脚发出明显的求救信号,千万别忽视!
信号1:手脚温度异常,一侧冰凉正常人的双手双脚温度应该是差不多的,但如果一侧手脚明显比另一侧凉,即使在夏天天气热也暖不起来,那就可能是血管淤堵的表现。中医讲“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血液循环不畅,热量输送不到肢体末端,就会发凉。这类患者多属于阳虚寒凝型,平时容易怕冷,舌淡苔白,需要温阳通络。
信号2:手脚麻木,尤其是单侧发作如果你经常感觉左手左脚或右手右脚同时发麻,像有蚂蚁爬或者针扎一样,甚至拿东西时容易掉落,就要高度警惕了。中医认为,“血行不畅,则肢体不荣”,意思是气血运行受阻,手脚得不到足够的血液滋养,就会出现麻木、无力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气滞血瘀型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随舌质紫暗、脉象弦涩。
信号3:指甲变厚、变脆,颜色发紫健康的手脚指甲应该是红润光滑的,但如果指甲变厚、易裂、颜色发紫或发黑,说明末梢血液循环极差。中医认为“爪为筋之余,血不荣爪则枯”,长期气血不足,指甲就会失去光泽,甚至变形。这类情况多见于血瘀型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随面色晦暗、唇色发暗。
信号4:走路腿疼,休息后缓解(间歇性跛行)如果你走路时小腿或大腿突然酸痛、发胀,必须停下来休息几分钟才能继续走,但走一会儿又疼,这就是典型的“间歇性跛行”。中医称之为“脉道不通,筋失所养”,说明下肢血管淤堵严重,运动时肌肉缺血缺氧,导致疼痛。这类患者通常属于痰瘀互结型,血脂偏高,血液黏稠,舌苔厚腻。
中医如何调理血管淤堵?血管淤堵在中医里属于“血瘀证”,治疗关键在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临床上我常用丹参、三七、川芎这类药材,它们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如果是气滞型,可以加柴胡、香附理气活血;
阳虚型则配合桂枝、附子温阳通脉;痰湿型可加半夏、陈皮化痰祛湿。最后提醒大家:?如果手脚频繁出现以上4种信号,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及时检查,早期干预,配合中药调理,才能避免更严重的心脑血管问题!
中医王清海,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与研究40余年,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症,国医大师邓铁涛弟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坐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