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人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驻外之家人才网
www.zhuwaizhijia.com
很多人说去非洲工作的人没有乡愁?真的如此吗?
我看到的乡愁分明就藏在清晨煮泡面时,他们刻意避开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和家人视频通话时,他们总要找一个没有铁丝网和集装箱的背景;还有临近过年时,他们听到《春节序曲》,都会不自觉的问工资能不能准时发,好打回家买年货,如果能在过年期间回国休假,海外超市都是他们大包小包采购的身影。
很多旅行者来到非洲国家旅行,都会去找唐人街,又或者是中国人扎堆的菜市场,因为那里有中国超市,里面有老干妈,有十三香,有各种各样的中餐馆,菜单上写着汉字;
我曾经在一个远离首都的工业园待过,园区门口会有飘扬的国旗,每个月都要换一换,所以看到他的时候都是永不褪色。我们在这片陌生又遥远的非洲土地上复制了一个微缩的中国,只是为了给过路的老乡以及在这里上班的老乡复制一种心系祖国的念想。
我看着刚来非洲工作的大学生们总是喜欢发朋友圈凑满九宫格,比如壮丽的乞力马扎罗,非洲原始的草原落日,还有与非洲当地人的合影。我看着他们的文字大多数写的是"好兴奋""敬自由"“青春无悔”之类的豪言壮语。但是没有人会拍雨季来临宿舍漏水的天花板,不会记录得了疟疾打摆子的夜晚,更不会提及和亲人视频通完后半夜突然想喝酒的岁月。
我有一个同事叫老张,他是主管技术部门的,我看到他的手机里存着他家小孩从满月到小学的全部照片。每次闲谈时都会让我们看他家小孩,应该是想让我们夸他孩子长得可爱,谁要是当他面夸他小孩,找他帮忙值夜班的时候他都会爽快的答应。
大老板的办公室挂着"海纳百川"的书法,酒柜里摆着各种国酒。他嘴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非洲是掘金地,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大家好好努力赚个前程!但他却从不说这里曾经也是流放地。他女儿高考毕业的时候问他填什么志愿好,他晚上拿出好酒自掏腰包下馆子请全体办公室的中方人员吃饭让大家给他建议,这好像和谈判桌上寸土不让的商人完全不搭边!
埃及工作的Andy说,影子你相信吗,我们埃及办事处的小伙伴发明了各种对抗乡愁的术法:比如每周下一次火锅,每个月集体吃一次泡面,把撒哈拉沙漠的沙子装进瓶子做成沙漏,在日历上画满红色的大叉,他们觉得这样就能把乡愁消散一点。我问他有用吗?他支支吾吾的说不就是图一乐趣吗?大家都玩,我也跟着玩一下,毕竟不能扫大家兴不是吗?
其实在海外非洲工作,最可怕的是习惯。突然有一天你习惯了这里两点一线的生活,你开始融入当地生活开始吃当地餐当地娱乐,睡觉梦里老家的街景开始变得模糊,视频通话的次数也逐渐减少的时候,好像有一种背井离乡的感觉。老李头说:"在这里我怕的不是想家,是有一天突然不想了。"
逢年过年的时候,驻外的小伙伴经常问:影子要不要去喝酒?二三十岁的男生女生,吃遍了整个首都的各种国家的菜系,喝着韩国烧酒碰杯打趣说这泡菜的味道还没有我妈做的酸菜酸豆角好吃。酒过三巡各回各家,第二天太阳升起正常上班,我们又变回那个非洲的开拓者。
在各地的机场,我们常常会遇到拖着行李箱的老乡同胞。相视一笑问一句:飞哪儿?驻外几年了?什么时候准备回家?
这么多年的驻非,我想告诉你的是所谓的不想家的伪装,其实是成年人的体面。对父母是报喜不报忧的孝顺,对妻儿是远行人的责任担当,对故乡是游子最后的体面。就像沙漠里的骆驼刺,把最深的根系藏在地下,露出地面的部分永远倔强向阳。
曾经听到有人说:赤道的阳光能晒黑皮肤,但它晒不干眼底的潮湿。每个在非洲的中国人,都是两栖动物:上半身浮在现实的生计里,下半身永远陷在故土的淤泥中。
我们不是没有乡愁,只是把它藏进了手机相册里永远不删的天气预报定位,行李箱夹层那包受潮的家乡茶叶,计算时差时脱口而出的现在家里该吃晚饭了。我们可以发明一百种对抗乡愁的方法:把微信步数刷到两万,在KTV吼完所有能想起的老歌,给每个中国节日都赋予加班的意义。即便是我们逛超市发现这里的过期老干妈和泡面,也突然变得释怀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