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今天,如何科学、高效地储存粮食是一个核心课题。传统的化学熏蒸法虽然能杀虫,但存在化学残留、污染环境和对操作人员健康有害等问题。而制氮机技术的应用,为粮食储存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新方案,从根本上延长了粮食的储存期。
1. 粮库制氮机的工作原理
粮库制氮机,通常采用**变压吸附(PSA)**技术。这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吸附剂——碳分子筛(CMS),从空气中分离出高纯度的氮气。
- 变压吸附过程: 空气中大约78%是氮气,21%是氧气。在加压条件下,氧气分子比氮气分子小,更容易被碳分子筛吸附。
- 交替循环: 制氮机通常有两个装有碳分子筛的吸附塔,一个塔在加压吸附氧气,同时另一个塔在减压释放氧气(再生)。这两个塔交替工作,确保能够持续不断地产生高纯度氮气。
- 产出高纯度氮气: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被吸附的氮气分子被收集起来,就可以直接送入粮仓。这种方式产出的氮气纯度可以达到99%以上,足以满足粮食储存的需求。
2. 氮气如何延长粮食储存期
将高纯度氮气注入密闭的粮仓,形成一种低氧的储存环境,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粮食变质的几大难题。
- 抑制虫害: 粮食储存期最大的威胁之一是害虫。它们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当粮仓内的氧气浓度被氮气置换到3%以下时,大多数害虫会因窒息而死亡。这是一种物理杀虫方法,无需使用任何化学药剂,避免了化学残留,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
- 抑制微生物生长: 霉菌、细菌等好氧微生物是导致粮食发霉、变质的主要原因。在低氧环境下,这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会受到极大抑制,从而有效防止粮食霉变,保持其原有品质。
- 延缓粮食“衰老”: 粮食本身也是有生命的,它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粮食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并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这会加速粮食的自然衰老。氮气环境可以显著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缓营养成分的流失,有效延缓粮食品质的下降。
3. 现场制氮的优势
与传统的液氮或高压氮气钢瓶供气相比,在粮库现场使用制氮机具有显著优势:
- 经济性: 现场制氮消除了液氮生产、运输和储存的昂贵成本。
- 安全性: 无需储存大量高压气体,降低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 便捷性: 制氮机可以根据粮库需求按需制气,保障氮气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因供气不足导致的风险。
通过利用制氮机产生的纯净氮气,粮库可以在不使用化学药剂的前提下,实现对粮食的长期、绿色、高效储存。这不仅保障了粮食的品质和安全,也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