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7月12日,由中企承建的马来西亚全长16.39公里的云顶隧道正式贯通。
此刻,距离2018年那场震惊国际的合同撕毁事件,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
曾经主动叫停和中国合作,转头奔向日本的马来西亚,如今为何全然变了模样?
撕毁一份数十亿合同,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足以让国家信用崩塌的“自杀”行为。马来西亚的东海岸铁路项目,就是一个这样的活教材。
2018年,92岁高龄的马哈蒂尔重返总理宝座,这位老政治强人一上任,就把目光锁定在前任政府签下的东海岸铁路项目。他的理由冠冕堂皇:造价实在太高,国家背不动这笔债。一声令下,项目随即暂停。可合同明明白白写着,马来西亚要为此支付高达361亿林吉特的违约金,但这笔“天价”,他们当时压根没打算给。
马哈蒂尔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他以为这是一石三鸟的妙计:首先,否定前任的政绩,能最快、最直接地巩固自身权力。其次,把矛头直指中方,不仅能煽动国内情绪,更能为自己树立一个为民请命的强硬形象。
最关键的一步,他将橄榄枝抛向日本。马哈蒂尔自信满满地认为,凭借日本在高铁技术上的优势,以及中日之间微妙的竞争关系,日本人肯定会乐呵呵地接过这个“烫手山芋”。可这算盘,真的打得响吗?
现实是,马哈蒂尔带着优惠政策多次出访日本,不遗余力地夸赞日本高铁技术有多么卓越。
然而,日本精明得很,从来不做傻子生意。他们清楚地看到,马来西亚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已经把项目的信用风险拉到了最高。
更何况,这个项目是中方深度参与的,半路杀进来插上一脚,不仅要承担技术上的巨大不确定性,还得冒着得罪中国的巨大风险。因此,日本方面开始打起太极拳,三菱这样的大企业更是直接表示“风险过高”,婉言谢绝。
马哈蒂尔想借日本来制衡中国,结果却发现自己被晾在了中间,进退两难。最终,这场外交斡旋以尴尬收场。
政治上的失利,只是个开端。紧接着,经济上的代价,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倒塌,账单最终由整个马来西亚来承担。
项目停摆,工地上数亿美元的盾构机和重型设备瞬间成了暴晒的废铁,每天都在产生天文数字般的维护和折旧成本。
这还只是看得见的损失。而那些看不见的损失,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铁路沿线规划的经济开发区顷刻间陷入冰封。
指望铁路运输棕榈油的企业,物流成本飙升,许多家已濒临破产边缘。成千上万的本地工人失去生计,失业率一度飙升到骇人的18%。
并且,国际评级机构可不是吃素的,一个国家可以因财政困难要求重新谈判,但单方面撕毁合同、拒绝支付违约金,这在国际资本市场绝对是犯了大忌。
很快,马来西亚的国际信用评级就应声下跌。这么一来,整个国家以后在国际上借钱,利息都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据估算,这一番折腾,让马来西亚在后续的国际融资中,平白多付了超过10%的利息成本。
国内民怨沸腾,国外融资成本大增,当初寄予厚望的“日本牌”也彻底失效,马哈蒂尔政府被逼上了绝路。僵持了九个多月后,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重回谈判桌前。
这一次的谈判,中方团队有备而来,带着详尽的地质勘探报告和成本分析方案,有理有据地回应了马方所有的质疑。最终,双方各自退了一步,达成了一份新的协议:项目总造价从最初的550亿林吉特,降到了440亿。线路也优化了40公里,巧妙地绕开了几处地质复杂的山区。
表面上看,马来西亚似乎是省了钱,但他们在合同里,也付出了新的“代价”。新协议中,赫然增加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政治风险条款”。这条款就是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以后再因为马来西亚内部的政治变动导致项目中断,所有违约责任,都将由马方一力承担。
这等于给整个项目上了道保险,也让马来西亚未来任何一届政府,都无法再像马哈蒂尔那样任性妄为。此外,马方还承诺亲自负责其中10公里路段的建设,这不仅是分担工程,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为自己之前行为“买单”的诚意。
付出了如此高昂的学费,项目才终于重回正轨。而这一次的重启,让双方都学到了更多,也走得更深。
中国交建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承建商,而是开启了“技术换市场”的深度合作模式。从轨道铺设到电气化系统,核心技术开始对马来西亚本地企业全面开放。
到2025年,已经有超过两千家马来西亚公司参与到项目中,连动车组的组装厂都设在了关丹港,实现了六成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你出钱,我干活”的简单雇佣关系。
中马双方还成立了持股对半开的联合运营公司,但令人称奇的是,未来的运营收益,竟有80%归马来西亚所有。这不仅仅是技术输入,更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真谛。
如今,随着云顶隧道的全线贯通,这条曾被宣判“死刑”的铁路,正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它将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运输时间,从12小时缩短到了4小时,让东海岸的棕榈油和稀土能够高效地运往港口。吸引了上百亿的投资,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它将向北连接泰国,成为泛亚铁路网的关键一环,让东南亚的货物能以比海运低四成的成本,直达中国的腹地。
回望这段持续数年的风波,马哈蒂尔的政治生涯在2022年大选惨败后画上了句号。他当初那场政治豪赌,最终并没有为他带来想要的筹码,反而成了他政治生涯里最沉重的负资产。
而这条铁路,在经历了停摆与重生后,其意义早已超越了钢铁和水泥。它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向世界高声宣告:在国际合作中,信任的成本永远是最高的。
信息来源
海外网《停工一年之后,马来西亚重启“东铁项目”》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0077995834495211&wfr=spider&for=pc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