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戈壁深处,一群农民干活时竟有武警持枪24小时护卫。他们种的东西,成熟后国家统一收走,附近商户不敢碰。
这片农场叫条山,夹在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中间。
年降水不足100毫米,日照超3000小时,昼夜温差20℃以上。这样的气候,成了一种特殊作物的“天生温床”。
有人可能要问,种粮食?种水果?都不是。
答案说出来,有人怕,有人却离不开——合法医用罂粟。条山的故事,得从新中国成立前说起。
民国时,这里是最大鸦片种植基地,军阀靠它敛财扩军。新中国一成立,立刻全面取缔,荒了好些年。转折在60年代,医院缺镇痛麻醉药,吗啡、可待因咋来?
得从罂粟里提取,没它,癌症患者疼得直打滚。
国家一合计,重启条山农场,成了全国唯一合法种植点。戈壁荒滩倒成了优势,三面环沙,人少,天然隔离。
进农场先看高压电网,混凝土墙比军事基地还结实。种植区、加工区、生活区,全用墙隔开,没证进不去。武警扛着枪巡逻,无人机天上转,盯着“一粒种子不外流”。
在这干活的农民,得查三代祖宗,签终身保密协议。
种啥?咋种?亲妈问都不能说,防的是黑恶势力惦记。
播种时,每粒种子都编号,像给娃上户口似的。收的时候,按植株数回收,损耗率必须控制在0.
1%以内。多一粒少一粒?得翻地三尺找,机器都得拆了检查。
收获时更严,上厕所都得报备,专人跟着守着。
有人嘀咕,至于这么紧张?
您想,这东西要是流出去,一粒种子能长一片,祸害多少人?
2024年数据亮了,全国查获非法罂粟种植面积降了67%。
全球90%非法鸦片来自金三角、阿富汗,咱自给后,走私少多了。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年用医用鸦片制剂超200吨。
全靠进口?成本高不说,哪天卡脖子,病人咋办?条山农场,守的是14亿人的“止痛药安全线”。
有人说,罂粟是“恶魔之花”,可它结的浆能救人性命。晚清时,列强用鸦片打开国门;民国时,军阀拿它换枪。
现在,同样的花,成了医院的“救命药”。
花没变,变的是种它的人,管它的制度。全球有五个合法种植国,中国的“国营+军事管控”模式,风险最低。
有人问,农民咋想?天天被盯着,不憋屈?有老农民说:“咱种的不是毒,是药,能救病人,值!
”具体咋管的?损耗率咋算的?有些细节,农场人守口如瓶。
这留白,是为了更安全,您说对不?想知道更多农场里的故事?
点个关注,后续接着聊。文中数据来自公开资料,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