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6年5月的一天,四川一个村子里的牧民总能在山上发现一种动物的尸体。
一开始他们以为是山上的豹子捕杀的,后来陆续发现了一些捕猎的陷阱,还有陌生的男人在附近转悠,村民们这才意识到是有人在偷猎!
村民们报警之后,警察来到现场,看到了令人痛心的一幕:这些动物的尸体身上布满了刀伤,不论年龄大小全都被残忍杀害,尸体共计19只。
然后警察和村民们还在山上找到了三百多个用于捕猎这些动物的钢丝套。
过了一个月,两名男子主动来到公安局自首,但他们却没有把所有的犯罪情况全部交代清楚。
警察根据线索查明还有另外两个犯罪嫌疑人,但是不知道他们逃去了哪里。
最终,警方根据线索找到了他们的老家,经过了20多天的蹲守,终于把人抓到了。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动物?为何它们被残忍杀害?
«——【·似鹿非鹿的马麝·】——»
原来这种动物就是马麝,而这些人猎杀马麝就是为了割下它们身上的香囊分泌物卖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麝香。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只有成年的雄性马麝身上才会产出麝香,而且通过安全的手法割下麝香,也可以保住马麝的性命。
所以他们不管公的母的,还是大的小的,遇上了就直接下手。
马麝是一种长得很像鹿的动物,但是又和鹿有些不一样。
它们的体型不算大,成年后体长一般在80-95厘米之间,体重一般有二三十斤。
它们的毛色主要是土黄色或者灰褐色,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身上不像鹿一样有明显的斑点或是条纹。
马麝的头很小,脸部像是马脸,耳朵又长又尖,能灵活转动,听觉很灵敏。
它们的四肢细长,后腿比前腿更长,擅长跳跃和攀爬,奔跑起来速度也很快。
马麝的性格胆小、不爱“社交”,它们喜欢独居,除了繁殖期,很少成群活动。
白天,它们在岩缝和灌木丛中休息,这些地方能遮阳、隐藏身形,还提供安全环境供它们养精蓄锐。
到了黄昏和夜间,它们才会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确认周围安全后,便从藏身处溜出来。
然后,它们踏着轻快的脚步在林间穿梭,灵敏的鼻子嗅探着空气中食物的气息,开始寻觅苔藓、嫩枝、树叶等美味,整个夜晚都在为生存而忙碌地活动、觅食。
马麝主要吃各种草本植物的叶子、嫩茎、花和果实,也会啃食一些灌木的枝叶和树皮。
春天它们喜欢吃刚发芽的嫩草和灌木芽,夏天则是以草本植物的叶子为主。
秋天吃一些果实和种子,而到了冬天,食物比较少的时候,它们就以干枯的草茎、树皮和苔藓为食。
它们觅食时会慢慢走动,闻闻找找,找到合适的食物就用嘴啃食。
虽然看起来是“慢性子”,但是马麝的警惕性很高,稍微有一点动静就会立刻警觉起来。
一旦发现危险,它们会迅速奔跑或跳跃着逃离,还会发出尖锐的叫声来警告同类。
因此虽然马麝的战斗力并不高,它们凭借极高的警觉性和迅捷的身形,也能躲过一些天敌的袭击。
在我国境内,马麝的身影主要活跃在西南和西北的广袤大地。
像是青海的三江源周边、甘肃的祁连山区、川西高原以及藏东峡谷等地,都是它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这些区域大多地处高原或群山连绵之处,独特的地理风貌为马麝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础。
马麝不喜欢潮湿的环境,更倾向于生活在干燥、地势较高的地方。
所以它们通常生活在高海拔的复杂地形中,而这对马麝来说十分重要。
这是因为裸岩区可以作为它们躲避敌人的天然屏障,遇到危险时能迅速钻进岩石缝隙。
同时茂密的植被也能为它们起到很好的隐藏作用,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更难被发现,从而提高生存的几率。
过去,马麝的身影曾广泛出现在多个区域,栖息地连成一片。
而如今,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原本连贯的栖息带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它们的分布范围也缩小了不少。
马麝的繁殖期从秋冬交替之际就开始了,在严冬的11、12月达到旺盛期。
雄性马麝会通过发出特殊的叫声来吸引雌性,还会用自己的气味标记领地,防止其他雄性进入。
经过约六七个月的孕育,雌性马麝会在第二年的5、6月份产崽,每胎一般只生1只幼崽,偶尔也会有2、3只的情况。
刚出生的马麝幼崽身上有浅色的斑点,体重在一斤左右,眼睛已经能睁开,并且很快就能站立。
马麝幼崽出生后由它的妈妈独自抚养长大,小宝宝大约3个月后就可以吃固体的食物了。
半岁左右,小马麝就能独立生活了,2岁的马麝就可以成年了。
«——【·“软黄金”麝香·】——»
成年的雄性马麝会渐渐在肚子上长出一个特殊的腺囊,也就是“香囊”,麝香就是从这个腺囊里分泌出来的物质。
它是一种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状物体,散发着浓烈且独特的气味,在空气中能扩散出很远的距离。
这种特殊的气味在马麝的生存与繁衍中扮演着多重关键角色。
平日里,雄性马麝会将麝香涂抹在领地内的岩石、树干等显眼处,以此划定自己的活动范围,向其他同类传递信号,警告它们不要随意闯入。
而到了繁殖季节,浓郁的气息能精准地向雌性传递繁殖信息,在茫茫山野中进行跨越距离的交流,保障种群的顺利延续。
在过去,麝香因为独特的香气和一些传统用途,被认为有较高的价值。
独具特色而产量稀缺的特性,让麝香的价格被不断推高,一度赢得 “软黄金” 的称号,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珍品。
而实际上,麝香价格长期高于黄金,天然野生麝香更是价高难寻,每克价格一般在400至1000元之间。
香料领域中,麝香过去常被当作定香剂使用,凭借独特的化学特性稳定香水成分,让香水的气味更持久。在传统医药领域,也有关于麝香的记载。
但这些用途导致了大量马麝被非法捕猎,因为获取麝香往往需要伤害甚至杀死它们,这也是马麝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马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针对马麝的保护制定了铁腕条款,明确将所有非法猎捕、伤害马麝的举动列为严禁行为。
并且还严格禁止麝香及其制品的非法交易,切断相关违法产业链条。
同时科研人员已研发出人工合成麝香,成分和功效接近天然品,可替代其用于相关领域,从而减少对野生马麝的依赖。
参考:
央广网-成都商报《四人为割取麝香猎杀19只马麝:麝香贵过黄金》2016-08-2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