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五百万,让你在深山里的洞穴住60年,你愿意吗?
四川南充,就有这么一对夫妇,以洞穴为家,在深山老林里一住就是60年,不仅供出了两个大学生,孙子如今也考上了博士。
那么现如今,这对夫妇到底怎么样了呢?”
信息来源:2016年10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老夫妇因家贫隐居山洞半世纪 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
用手造一个家
梁自付出生在一个特别贫穷的家庭,由于家里面的兄弟多,以至于
在他成年分家的时候,连间屋子都没分到。
然而当时的爱情是朴素的,在1959年,李素英嫁给了这个穷小子,由于没有钱盖房子,他们的新房则是一间茅草屋。
谁知没住两年,一场暴雨,竟将这脆弱的家冲得无影无踪。
积蓄耗尽,走投无路,梁自付想起年轻时偶然发现的一个山洞,那是他当公社干部、上山采药时,偶尔会去独处的秘密之地。
如今,它成了唯一的活路。
夫妻俩一合计,决定先进洞穴应应急。
兄弟们虽然担忧,但也无计可施,于是,带着全部家当,他们住进了洞穴。
洞穴最初的样子,根本称不上家,里面坑坑洼洼,阴暗潮湿。
一到夜里,野猪和狼的嚎叫声穿透黑暗,夫妻俩只能紧紧依偎,心惊胆战。
没有电,没有干净水源,生活仿佛一夜之间退回了原始。
不过,有时清晨醒来,洞口就会有野鸡,野兔,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食物成为了他们改善生活的一部分。
凿山为子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1963年。
伴随着第一个孩子的啼哭,初为人父的梁自付猛然醒悟:这个临时的避难所,必须变成一个安全的家。
但是考虑到害怕一些猛兽,和有毒的动物,他想起动物惧怕火焰,从那天起,洞里日夜燃着柴火。
那噼啪作响的声音,不仅驱散了野兽的阴影,也成了婴儿最好的催眠曲。
他本是石匠出身,这门手艺,如今派上了大用场。梁自付花费大量心血,一点点将凹凸不平的地面凿平。
接着,他利用山里随处可见的石材和木头,巧手扩展,将天然的洞穴分割,隔出了三间卧室、一间宽敞的客厅,还有厨房和储藏间。
一个近两百平方米、结构分明的“洞府”,就这样初具规模。
他们还养起了鸡和一条大黄狗,日子渐渐有了烟火气,更有了家的暖意。
野果园里希望
生活稳定下来后,一个又一个新生命降临。
四个孩子相继在山洞里出生、长大。梁自付心里明白,自己这辈子可能要和大山相守了,但孩子们绝不能困在这方天地里。
他坚信,读书是孩子们唯一的出路。
可四个孩子的学杂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梁自付没有退缩,他有自己的打算。
他在洞穴附近开辟了几块玉米地,功夫不负有心人,贫瘠的山地竟也长出了饱满的玉米穗。
第一年的收成,不仅补贴了家用,还奇迹般地凑齐了一个孩子的学费。
更大的希望来自果树。
梁自付发现山里有很多野果树,便萌生了嫁接改良的想法。
他文化程度不高,却硬是抱回一本关于果树嫁接的书,晚上苦读,白天反复实验。
无数次失败后,他终于成功了。
很快,周围山头的村民都跑来向他讨教。
梁自付收取少量学费,慢慢地,四个孩子的学费都有了着落。
他的果园越做越大,柿子、柑橘、李子、桃子等畅销品种被不断引入。
到2016年,单李子一项就产出上千斤。
他还自己养蜂、酿酒、做豆腐,真正实现了自给自足。靠着这股子钻研劲儿和这双手,他不仅养活了一家人,更托举起了孩子们的未来。
在那个一天工钱只有八毛钱的年代,他为孩子们硬生生凿出了一条通往山外的路。
石头屋里的童年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虽然物质匮乏,但梁自付夫妇总能想方设法,给孩子们的山居生活增添乐趣。
玉米地里常有野鸡野兔光顾,他便设下捕猎网。
抓到猎物后,他会熟练地剥皮、清洗,用树枝穿起来在火上慢慢烤,撒上几粒盐巴,分给早已垂涎三尺的孩子们。
剥下的兽皮,妻子则缝制成御寒的帽子。
梁自付每次下山置办生活用品,总不忘去书摊给孩子们带回几本连环画。在那个没有玩具的童年,这几本书就是他们最好的玩伴。
在这样充满爱意的关怀下长大,四个孩子从不曾因住在山洞而感到自卑。
相反,那段岁月成了他们日后时常怀念的美好时光。
孩子们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大儿子考上大学,成为成都的一名地质勘探工程师。
二女儿师范毕业,在家乡附近当了中学教师,时常回家探望。
另外两个儿子也各自拥有稳定的事业。
孙辈中,更是出了一位博士。
曾经,在同村人眼中,梁自付一家是“怪人”,是“住在山洞的原始人”。
如今,当年的质疑变成了敬佩,甚至有人专门上门向他请教育儿经。他没什么理论可分享,只说是孩子们自己争气。
结语
孩子们学有所成,生活宽裕,这意味梁自付老两口完全有条件离开山洞,去城里过上更舒适的现代生活,然而,他们却选择留下。
城里高楼林立,却没有他们亲手开垦的土地和种下的果树。
城里生活便捷,却没有清晨五点起床,放出鸡群,然后悠然散步唱几句山歌的惬意。
这座洞穴,早已融入了他们的骨血,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它不再是贫穷的象征,而是他们用双手战胜困境、养育后代的功勋章。
这里,每一块平整的石头,每一道凿开的门廊,都无声地见证着他们半生的奋斗与荣光。
梁自付说,自己现在一顿能吃两碗饭,守着这个家,能活到一百多岁。
如今据了解梁自付老人于前两年病逝,儿子们也把李素英接到了城市里面居住,只不过李素英老人时不时的去山洞里面坐坐,可能就是为了感受这60十多年的气息,和自己老伴的一起走过的路。
信息来源:2020年12月30日 北京晚报 夫妻岩洞生活约60年,丈夫离世妻子不愿离开,网友:现实版“杨过与小龙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