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广州起义总指挥如何牺牲?麾下三位元帅是谁,其子结局却让人痛惜

0
分享至

  1927年深冬的广州,三声沉闷炮响划破凌晨寂静,宣告了广州起义正式爆发。

  谁也未曾想到,这场由张太雷担任总指挥的起义,意外让他在战火中骤然陨落,此后多年过去,不料他的儿子也牺牲在敌人阴谋中。

  张太雷和他儿子如何牺牲的?广州起义的过程如何?当年随张太雷冲锋的,三人后来成为开国元帅,那他们在起义时做了什么事呢?

  如果您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

  

  1927年11月,上海法租界的一栋小楼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在秘密召开。

  窗外是国民党白色恐怖笼罩下的街景,窗内的会议室里,身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太雷正凝神聆听着一项重大决策:

  趁时代大势而上,利用粤桂军阀混战的空隙,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全省政权。

  这位曾见过列宁的中共早期领导人,眼神里燃烧着革命的火焰,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总指挥的重任。

  当时广州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早已暗流汹涌,张发奎的第四军主力调往肇庆前线,城内仅有教导团、警卫团等少数部队驻守。

  

  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教导团,正是由中共秘密掌控的武装力量,而且叶剑英曾兼任团长,为这支一千多人的部队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回到广州的张太雷,很快乔装为洋行职员,在沙面河上的邮船里,秘密召集工会负责人,着手组织与训练工人赤卫队。

  三千多名赤卫队员编为七个联队,再加上两个敢死队,周文雍担任总指挥,而后来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当时是第六联队联队长。

  在12月6日的紧急会议上,起义日期最终定在12月12日,叶挺出任军事总指挥,叶剑英为副总指挥,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然而就在起义前夜,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一名叛徒泄露了计划,那起义如何继续呢?

  

  张发奎下令全城戒严,查封了教导团的军械库,甚至要调回城外的主力部队,不久后敌人的搜捕队已经在街上横冲直撞。

  就在生死危急关头,张太雷在军事会议上,猛地一拍桌子,决定起义提前到11日凌晨!

  11日凌晨2时,教导团驻地的操场上,数百名官兵齐刷刷地,全摘了下军帽上的青天白日徽,狠狠掷在地上,再系上鲜红的领带。

  张太雷、叶挺、恽代英站在队伍前,誓师的声音穿透寒夜,等待一个半小时后,三声炮响如约而至。

  教导团主力在叶挺、叶剑英指挥下,迅速击溃沙河的敌军步兵团,仅用半小时就击溃一个步兵团,缴获六百多支步枪。

  

  缴获的火炮还没来得及擦拭,他们就调转炮口轰向了燕塘的炮兵团,杀得敌人落荒而逃。

  工人赤卫队手持步枪和大刀,向着公安局冲锋,枪林弹雨中有人倒下,但立刻有人接过红旗继续前进。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激战,公安局和省政府等十多个重要的据点被攻克,珠江以北的广州城区几乎全部落入起义军手中。

  12月12日上午,园广场上,挤满了欢欣鼓舞的群众,张太雷穿着黄呢子军装,走上主席台,在叶挺、恽代英等人的注视下,高声宣布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

  掌声雷动的时刻,侦察员气喘吁吁地冲上台,表示敌军渡过珠江,正向大北门进攻!

  

  张太雷当即宣布散会,腰间挎着手枪,双手还提着一支步枪,跳上敞篷汽车就往火线赶,汽车疾驰在大北直街,路边是来不及清理的战场痕迹。

  就在突然之间,一群手持枪械的假机器工会成员,其实都是国民党特务的匪徒,骤然从巷子里窜出,对着汽车疯狂扫射。

  枪声像爆豆射出,司机冼流当场中弹,汽车歪在路中央,张太雷头部中弹,血溅黄呢军装,他最后的动作,是伸手去摸腰间的勃朗宁,却只摸到一滩温热的血。

  他重重地歪靠在座位上,甚至都来不及说遗言,便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一年他二十九岁,儿子张一阳刚满四岁。

  

  鲜血从车门流淌到路面,与雨水汇成蜿蜒的红流,仿佛在为他的壮烈牺牲而哭泣。

  张太雷的遗体被抬回总指挥部,蚊帐遮住了他苍白的脸,赤卫队员轮流守灵,但没人能哭太久,因为城外张发奎的三个师已经逼近。

  叶剑英擦干眼泪继续在长堤指挥战斗,徐向前带领工人联队死守观音山阵地,聂荣臻则在后方组织群众转移。

  尽管起义军浴血奋战,但在英美各国军舰的炮火支援下,敌军三个师从三面进行反扑。

  

  在12日傍晚,总指挥部发布了撤退指令,超过一千三百名幸存者离开了广州,并在花县重组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之后参与东江的革命斗争。

  一部分人员撤退至广西,成为了百色起义的先驱,另外两百人队伍向北行进至韶关,与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会师,最终前往了井冈山。

  苏联领事馆的外交官也未能幸免,被绑着俄国共产党分子的牌子,在游大街后被枪杀。

  留在广州的起义军民遭到血腥屠杀,五千七百多人倒在血泊中,被枪杀在白云山、黄花岗、珠江边,广州起义从爆发到失败,还不到四十八小时。

  

  张太雷牺牲的消息传到常州老家时,妻子陆静华正守着瘫痪在床的婆婆,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那是八岁的张西屏、六岁的张西蕾、四岁的张一阳。

  当时党组织提出送她们去苏联,陆静华望着病榻上的老人,摇了摇头表示,太雷走了,她得替他尽孝。

  陆静华回到常州,在战火中与组织失去联系,只能白天去富人家帮佣,晚上在油灯下缝补浆洗,硬是靠一双手把孩子拉扯大。

  1938年春天,十五岁的张西蕾揣着母亲攒的几块银元,独自踏上寻找党组织的路。

  

  日军岗哨的刺刀划破了她的衣袖,三个小时的审讯没能让她屈服,辗转上海和温州后,她终于在秋天抵达了皖南新四军军部。

  第二年,周总理视察新四军时见到张西蕾,握着她的手感慨她很像张太雷,在得知陆家困境后,当即嘱咐派人接她们去延安。

  当交通员到常州时,陆静华再次以照顾老人为由婉拒,却没发现十六岁的张一阳,偷偷藏进了交通船的货舱。

  当陆静华追到运河边,船已经离岸了,她把包袱扔过去,看着儿子跪在甲板上磕头的身影,泪水模糊了双眼。

  

  张一阳辗转到了新四军,在教导总队学习半年后入党,被分到三支队当文化教员。

  1940年底,部队准备北渡长江,姐姐张西蕾劝他,跟非战斗人员先走,但张一样摇头拒绝了,说自己是张太雷的儿子,不能搞特殊。

  只是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张一阳在突围中被俘,最终被关进上饶集中营。

  监狱的霉味里,张一阳染上了烈性的回归热疾病,一度高烧至四十度,这时特务拿着特效药和悔过书走到他面前,表示只要签字,就给张一阳打针治病。

  这个瘦骨嶙峋的青年,用尽最后力气摇头,表示自己是张太雷儿子,绝不会认输求饶,这时敌人又许以高官厚禄,但得到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宁死不屈。

  

  临终之前,他咬下两片指甲,连同姐姐送的新华钢笔,一起交给狱友,遗言是找到他的二姐。

  1950年,在国庆观礼台上,毛泽东紧握陆静华双手,感慨着表示感谢陆静华,两代英烈的革命家庭!

  这声赞颂如惊雷炸响,陆静华这才知儿子已牺牲八年,她颤抖着接过革命烈士家属证书,将丈夫的眼睛、儿子的染血指甲捐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在起义纪念馆展柜里,张太雷的怀表指针,永远停在1927年12月12日午后,而在江西上饶集中营旧址,张一阳铜像依旧是不屈不挠的姿势。

  父子俩的生命,分别定格在二十九岁和十八岁,却共同托举起一个民族的新生。

  

  在与张太雷并肩作战的战友里,叶挺在皖南事变中,为救战友而被捕,多年后不幸因飞机失事而牺牲;叶剑英在长征途中,截获密电救中央红军于危难,后任国防部长。

  徐向前创建鄂豫皖根据地,指挥红四方面军屡破强敌,解放战争率部横扫山西;聂荣臻领导晋察冀抗战,创建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究基地。

  参加广州起义人员中除三位元帅外,还涌现七位开国将军,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这些将领肩章的金星上,都闪烁着1927年冬夜的烽火。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但1927年广州街头的那声枪响,始终回荡在岁月深处。

  

  2011年,张西蕾将父亲日记捐赠常州档案馆,这位在父亲牺牲后独自寻找的女子,最终官至化工部副部长,用毕生守护着两代人的理想。

  张太雷用生命践行了对革命的誓言,儿子张一阳延续了这份信仰,而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三位元帅,则带着起义的火种,在后来的革命征程中书写了更多传奇。

  这个家庭两代人的牺牲,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它告诉我们,那些在寒夜里冲锋的身影,那些用生命守护的信仰,早已化作民族的基因,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

  正如广州起义留下的启示:革命或许会遭遇挫折,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永远不会熄灭。

  看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参考资料:

  【1】中国常州网.《张太雷:愿作惊雷醒世响》2013-11-4

  【2】人民网.《张太雷及其妻子、儿女们》2020-02-16

  【3】澎湃新闻.《国博馆刊︱张太雷的大学毕业证及“太雷”的由来》2020-02-16

  【4】百科.《张太雷》

  【5】百科.《广州起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73岁的谭咏麟近照曝光惊呆网友,简直若判两人,这还是当年那个谭咏麟吗?

73岁的谭咏麟近照曝光惊呆网友,简直若判两人,这还是当年那个谭咏麟吗?

今古深日报
2025-10-31 11:02:26
热搜上炸裂的“小鱼丸子”事件:“假富家千金”翻车,坑惨多少人

热搜上炸裂的“小鱼丸子”事件:“假富家千金”翻车,坑惨多少人

小椰子专栏
2025-10-22 13:05:54
正式退出,肖战发声,做出决定,去向曝光,国乒批准

正式退出,肖战发声,做出决定,去向曝光,国乒批准

乐聊球
2025-11-02 13:29:06
加纳乔被换下后显不满,球迷批:别以为踢90分钟是理所当然

加纳乔被换下后显不满,球迷批:别以为踢90分钟是理所当然

雷速体育
2025-11-02 12:47:25
6旬富豪专好''吃阴枣'',包养4个19岁女学生,民警破门后:禽兽不如

6旬富豪专好''吃阴枣'',包养4个19岁女学生,民警破门后:禽兽不如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26:05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阿器谈史
2025-10-30 18:57:22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百态人间
2025-10-31 14:43:12
女人30后不要太节俭,常吃这3样,补充雌激素,皮肤光滑气色好!

女人30后不要太节俭,常吃这3样,补充雌激素,皮肤光滑气色好!

江江食研社
2025-11-01 14:30:03
62329人挤爆决赛,“苏超”大结局,多少人意难平?

62329人挤爆决赛,“苏超”大结局,多少人意难平?

每日人物
2025-11-02 12:10:09
张召忠终于承认了!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局座解开谜底

张召忠终于承认了!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局座解开谜底

boss外传
2025-11-01 14:55:03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都是啥样?网友:我34,老公54,一个月八九次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都是啥样?网友:我34,老公54,一个月八九次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24 00:20:03
灰调辣妹风,吊带背心加微喇牛仔,都市街头酷飒感!

灰调辣妹风,吊带背心加微喇牛仔,都市街头酷飒感!

白宸侃片
2025-11-02 15:51:40
2026年起,家里存款超100万的家庭,这5个“麻烦”可能找上门

2026年起,家里存款超100万的家庭,这5个“麻烦”可能找上门

小蜜情感说
2025-10-27 09:39:20
国补确认恢复继续!国补政策2025年最新消息:新一轮国补690亿11月发放领取中,国补截止到年底结束

国补确认恢复继续!国补政策2025年最新消息:新一轮国补690亿11月发放领取中,国补截止到年底结束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2025-11-02 15:48:57
玉石“骗局”: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把它当宝贝?

玉石“骗局”: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把它当宝贝?

白夜若梦
2025-10-29 16:59:27
国防部下通牒,点名收拾赖清德,美国也出手了,扣留千亿售台军火

国防部下通牒,点名收拾赖清德,美国也出手了,扣留千亿售台军火

Ck的蜜糖
2025-11-02 10:02:38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深度报
2025-09-11 23:05:16
他在狱中亲眼见吴石将军,受电刑不吐一字,最后那餐只说了一句!

他在狱中亲眼见吴石将军,受电刑不吐一字,最后那餐只说了一句!

云霄纪史观
2025-11-01 09:13:37
从选调生提拔为区委常委,“85后”蔡哲分享成长历程

从选调生提拔为区委常委,“85后”蔡哲分享成长历程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0:34:57
2025-11-02 17:08:49
老谢谈史 incentive-icons
老谢谈史
热爱生活、分享历史知识、一起学习
5721文章数 10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好奇少年儿童百科,有意思的百科全书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数码要闻

从单塔单扇 4 热管到双塔双扇 6 热管,乔思伯推出 5 款塔式风冷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