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球金融史上最疯狂的魔鬼交易员,一笔交易暴赚15亿欧元,钱还没捂热,又一波亏了49亿欧元,差点一波带走法国最大的银行,也差点掀翻了整个欧洲的金融体系。
当市场风云突变,那些金融巨头精心编织的谎言,又是如何在瞬间崩塌,炸出一个个骇人听闻的交易员欺诈巨坑的?
科维尔凭借异于常人的数学天赋,大学毕业就直接进入了法星银行实习。这里让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金融博弈的魅力。虽然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核对交易记录,确认资金流向。
这在很多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科维尔却做得津津有味。2001年,科维尔转正后被调到了中台的风险管理部门。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核心的风控逻辑,交易限额如何设定,止损线如何触发,异常交易如何预警?
2005年,法星银行成立了新的股票衍生品交易团队,需要既懂风控又懂交易的人,科维尔凭借在风控部的出色表现成了最佳人选。
当他接到调令时,激动得一夜没睡,这意味着他终于可以真正地操盘了。
交易室位于法兴银行总行大楼的25层,几百个交易员坐在开放式的工位上,对着多屏显示器敲击键盘,电话铃声和喊叫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肾上腺素的味道。
他的直属上司是一个脾气火爆的塞尔维亚人,以敢打敢拼著称。上司拍着科维尔的肩膀说,在这里没人在乎你来自哪里,只看你能赚多少钱。科维尔负责的是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
刚开始,科维尔严格遵守交易规则,每次下单前都仔细计算风险。他利用自己对后台系统的了解,总能找到最优的交易时机。他发现每天早上8点到9点,因为亚洲市场刚收盘,欧洲市场还没开盘,市场流动性较低,价格波动较小。这时候建仓成本最低,凭借这一技巧,第一个月就为团队赚了50万欧元,他就像一只嗅觉敏锐的猎犬,总能在市场激烈博弈的缝隙中找到赚钱的机会,而且不知疲倦。
每天早上6点就到公司,研究全球市场的动态,晚上10点才离开,连周末都泡在办公室里,他的天赋和努力,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重用,提高了他的交易额度,从最初的500万欧元一路提升到5亿欧元。
但这个市场从来不缺天赋异禀的交易员,旁边的交易员保罗每天都在炫耀自己又赚了多少。他开始觉得5亿欧元的交易额度还是太少了。按照现在的速度,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保罗呢?
2006年底的一次团队聚餐,上司喝多了,拍着科维尔的肩膀说,我知道你有本事。别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住,记住,这里只认业绩,只要能赚钱,偶尔越线也没有人会去深究。恶魔的种子就此埋下。
2007年初,科维尔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突破交易限额,加大赌注。
他注意到,当时欧洲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了3年,很多分析师都预测还会继续走高,但他觉得市场可能很快就会反转下跌。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一次就能赚够别人几年的收入。
但要突破限额并不容易,银行的风控系统会实时监控每个交易员的仓位,一旦超过限额就会自动报警。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科维尔在后台和中台工作时积累的经验就派上了用场。如果用对冲交易的名义建仓,限额审核就会宽松很多。简单点说就是同时进行两笔方向相反的交易,买入法国指数期货的同时,买空德国指数期货。
这样无论市场整体涨跌,风险都能相互抵消,银行对这种低风险交易的限额就比较高,审核也没那么严格。但这种对冲交易能赚什么大钱呢?于是科维尔表面上是做对冲交易,而在实际操作交易的时候,把买入改成了卖空。这样一来,系统显示的是对冲交易,而实际上却是双倍的空头仓位。
第一次做假交易时,科维尔的手心全是汗,那天晚上,他失眠了。
既害怕被发现,又期待着赚钱的快感。没过多久,巴黎遭遇恐怖袭击,欧洲股市应声暴跌,他的秘密仓位大赚了500万欧元,看着账户里多出的数字。科维尔内心的恐惧很快就被兴奋取代。他发现原来绕过公司监管这么容易。
接下来的几个月,他开始变本加厉,用同样的方法建立了越来越多的秘密仓位。到了2007年6月,他的实际仓位已经达到了100亿欧元,是规定限额的20倍,赌对了就是暴赚,赌错了就是万劫不复。
而这时候的科维尔已经彻底迷上了这种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
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欧洲股市的开盘情况,如果上涨,就会兴奋地吹起口哨,如果下跌,就会一整天都坐立不安。为了掩盖仓位,每天都要花两三个小时伪造交易记录,有时候甚至要加班到凌晨。
2007年,整个金融市场一片繁荣,而科维尔敏锐地察觉到了美国房产的次贷危机,他再次选择冒险做空。
然而,市场整体还在持续攀升,科维尔做空亏损日益加剧,没多久就亏损了10亿欧元。就在他濒临绝望的时候,幸运之神又再次眷顾,次贷危机终于爆发。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股市瞬间崩盘,科维尔持有的巨量空单也终于一波扭亏为盈。由于数量太过庞大,为了不影响市场,科维尔找了几家银行帮忙消化空单。
在一顿忙活之后,科维尔足足暴赚到了15亿欧元。
此时,银行的风控系统就爆出过异常,提示科维尔的对冲交易存在问题。但由于科维尔实在是太能赚钱了,银行的管理层对他的违规操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交易部上司,甚至还让他继续保持。
这次有惊无险,让科维尔更加大胆。他乐观地认为,次贷危机已经接近尾声,打算逆势做多。
一路的顺风顺水,让他愈发膨胀,这次更要豪赌一场。不管市场抛多少,他都照单全收。正所谓别人恐慌时他贪婪,在他眼里,这些都是日后赚钱的筹码,他利用杠杆持续买入。
不管前面亏损多少,只要上涨一次,他就能一次性赚回全部的损失。他通过伪造对冲交易,不断地透支银行的资金。理论上,只要资金足够多,利用这种杠杆就一定能够赚钱。
因为再差的股市都有上涨的时候,但他没意识到,美国次贷危机就像一只蝴蝶在美国煽动翅膀,最终会在欧洲掀起一场更大的风暴。
到了11月,美国次贷危机的阴霾逐渐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量资金从欧洲股市流出,欧洲Stoxx50指数单月下跌了5%,创3年以来最大的月跌幅。
科维尔的秘密仓位第一次出现了亏损,而且一亏就是5亿欧元,一直在赢的科维尔自然不相信自己会输,他赶紧找到上司,想申请增加交易限额。上司虽然觉得奇怪,但看在科维尔之前业绩不错的份上,还是帮他把限额提高到了10亿欧元。当然,他并不知道科维尔的实际仓位已经是这个数字的50倍了。
获得更多弹药之后,科维尔变得更加疯狂。
他坚信市场只是短暂的回调,只要继续加仓,等市场反弹就能把亏损一波赚回来。于是,他用更隐蔽的手法伪造了更多的假交易,把实际仓位增加到了600亿欧元。
然而,到了2008年1月,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美国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对冲基金倒闭,次贷危机进一步升级,欧洲股市应声暴跌,法国股指一周内下跌了10%。
德国股指更是暴跌了12%,科维尔秘密仓位的亏损越滚越大,很快就突破了20亿欧元。1月14日,科维尔发现自己的账户里已经没有足够的保证金了。
按照规定,当亏损达到一定比例,银行就会强制平仓。为了不让仓位被平掉,他伪造了一份法国兴业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的合作协议,谎称摩根士丹利会为他的交易提供担保。
这份假协议做得天衣无缝,但纸终究包不住火。1月18日,银行的后台清算部门在核对与摩根士丹利的交易记录时,发现没有这份协议的备案。清算专员觉得奇怪,就打电话给摩根士丹利的对口部门核实,对方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
于是,风控部门立刻成立紧急调查小组,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科维尔的秘密仓位被层层揭开。
1月18日晚上,兴银行总行大楼灯火通明,董事会紧急召开会议,不懂首席执行官拍着桌子怒吼,为什么现在才发现你们的风控是摆什么?你要跟我说什么说。算了,不说了,李书记,你指示经过一夜的争论,董事会最终决定立刻止损。
他们成立了一个由10名资深交易员组成的灭火小组,由CEO亲自指挥在全球市场同时抛售科维尔持有的仓位。为了避免引起市场恐慌,他们制定了严格的抛售计划,每天只抛售总仓位的10%,分不同时间在不同市场进行,尽量减少价格波动。
1月21日是欧洲股市的周一,灭火小组开始行动,但事情的发展远超他们的预料。当他们在伦敦市场抛出第一批德国dax指数期货时,敏锐的机构投资者立刻察觉到了异常,这么大的抛单,背后一定有问题。当时又正值金融危机,市场上谣言满天飞,恐慌情绪像病毒一样蔓延,欧洲股市应声大跌。
法国股指当天下跌了3%,德国股指下跌了4%,灭火小组越是抛售,市场跌得越厉害。原本计划4天完成的平仓被迫延长到了一周。
1月22日,法兴银行的股价在巴黎交易所暴跌了10%,创下10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1月24日,当最后一笔仓位平仓完成时,灭火小组算了一下总账,总亏损高达49亿欧元,其中因为恐慌性抛售,多损失了15亿欧元。这个数字打破了金融史上单个交易员造成亏损的最高纪录。
1月26日,科维尔被法国警方逮捕,直到2010年12月10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科维尔因欺诈、伪造文件和滥用信任罪成立,判处三年监禁,并赔偿法兴银行49亿欧元。
当法官宣读判决时,科维尔面无表情,赔偿49万,还会心痛难过,赔偿490万还会有点绝望。但如果是49亿,那就无所谓了。
不过,科维尔也没有放弃上诉。2012年,法院维持了监禁判决,但这次法官认为,银行本身也有鼓励伪造舞弊的嫌疑,便撤销了49亿欧元的赔偿要求,只象征性地赔了一欧元。
后来,有媒体曝光了科维尔的银行账户,发现他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赚得盆满钵满。他此前明明为法兴银行赚了十几亿,但只多拿了不到10万欧元的奖金。
这让很多人感到震惊,他冒这么大的风险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2011年,瑞士联合银行的交易员阿多伯利因违规交易爆亏23亿美元。
2012年,摩根大通的交易员伊克希尔巨亏62亿美元。
这些魔鬼交易员为何都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不断爆出欺诈巨坑的呢?难道他们都是替罪的“背锅侠”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