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他们曾身着军装,坚守国门前哨;如今脱下军装,军魂融入泥土与生活,用另一种方式,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继续书写为人民服务的荣光。
侯伟:“让我来”是不变的坚守
“身份在变,责任不变,赤诚永在!作为退役军人、应急民兵,‘若有战,召必回’是我的誓言。”侯伟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有没有医生,有没有医生?有人昏倒了!”2024年8月11日23时25分左右,在兰州开往成都的K4988次火车上,14号车厢的一位女士突然晕倒,列车员在过道内紧急求助。听到消息后,侯伟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起身,说道“让我来”,随列车员迅速赶赴车厢,立刻对乘客展开了专业的急救处理,并与大家一起将乘客安全转移到120救护车,使其得以及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事后,K4988次列车长肯定了侯伟专业的表现和临危不乱的态度高度,并为他手写了感谢信。
身为80后的侯伟,2007年退伍后,退伍不褪色,坚持志愿服务8年、参与红十字会志愿服务4年、义务献血23年,为辖区3所学校、135家企业及500多名居民开展应急培训,为全市各中小学、机关单位等开展爱国主义红色宣讲40余场……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他“让我来”冲锋在前的生动写照。军人干事讲执行,做社区事业也一样,2017年从事社区工作以来,他更是坚守在为人民服务第一线,全心全意对居民负责,全力解决特殊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勇担急难险重任务。他也先后获得了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成都榜样·最美基层干部”提名奖、成都好人、简阳市“新时代担当作为优秀社区干部”等荣誉。
周先江:冲在乡村振兴的“前线”
“蟠龙村,是一个与‘龙’有着不解之缘的村落,做好‘龙’文章将是村里的一个重点工作。”学习贯彻市委十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三星镇蟠龙村党总支书记周先江开始擘画着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三星镇蟠龙村
《天府雄州 幸福简阳》一书记载,1995年9月,在三星镇蟠龙村10社进行了恐龙化石的抢救性发掘清理工作,出土了数十块恐龙股骨、胫骨、脊骨等,系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的化石,距今已有14000万年左右历史。1996年2月,复制出食草恐龙模型1具、食肉恐龙模型1具(霸王龙)。这一发现,同时也刊登在《四川省志(1986—2005)》。如何让蟠龙村“恐龙传说”成为给游客一个“非来蟠龙不可”的理由,打造特色IP,周先江正结合村情积极谋划畅游“青丘原野”乡村乐趣场景。
周先江1998年退伍后外出打工,2017年回到家乡担任蟠龙村村主任,2020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
面该村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周先江直面问题,立志啃下“硬骨头”,带领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从改善基础条件做起,硬化、拓宽村组道路15余公里,维修整理水渠3公里和山坪塘7口。促进农村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关键。2021年,他聚力抓实村集体经济的培育和壮大,当年实现零的突破,收入5万元,荣获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2024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31410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全面振兴,周先江用军人品格冲锋在前,交出了一份份令人瞩目的“战绩”。
侯伟、周先江只是我市众多退役军人的一个缩影。他们脱下军装,依然奋斗在各条战线,有的在经济建设中崭露头角,有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挥洒汗水,还有的在社会服务一线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证明,无论身处何方,退役军人永远是祖国和人民最可靠的守护者。
记者 | 曹礼芹
编辑 | 郑玥岚
责编 | 胡禹
审核 | 段晓燕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喜欢就鼓励小阳一个点赞↓+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