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接应位置的紧缺,终于迎来了一个有点“料的新面孔——17岁的杨舒茗,1米93的身高让她在这几年普遍偏矮的接应线上显得格外抢眼,能不能撑起龚翔宇的“接班人重任,成了这次世锦赛的一大看点。毕竟,过去这位置几乎全靠龚翔宇一人扛着,替补阵容薄弱得让人看着心慌;现在有了杨舒茗,至少给了球迷和教练一个“备胎之外的希望。问题来了,这位刚成年不久的新人,能不能在国际大赛上经受住考验,真正成为龚翔宇的完美替身,还是说会被现实的节奏和压力打回原形?
先说硬实力,杨舒茗的成长轨迹很值得关注——母亲沈弘曾是上海女排的功勋球员,甚至入选过中国女排,家底儿深厚,排球基因没得说;更重要的是,2024年她在U18亚锦赛和U17世锦赛连续拿下冠军,还两次获得MVP,带队能力和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都不容小觑。这种年轻球员能在关键比赛中顶住压力,说明她的心理素质和技术储备都在稳步走高。教练赵勇的认可也不是随便给的,毕竟他自己都因这两个冠军加分,拿下了中国女排主帅的职位——这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杨舒茗打开了国家队的大门。如果说龚翔宇是这代中国女排的中流砥柱,那么杨舒茗就是那个被寄予厚望的“接班人选。
现实并不总是那么理想。世界女排联赛期间,杨舒茗的上场时间并不多,更多是锻炼和观察性质,这其实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她的实力和经验,和龚翔宇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更何况,接应位置上的竞争不仅仅是她一个人,还有像唐欣这样的主攻临时客串接应的存在,这意味着世锦赛的接应位置不一定非得是杨舒茗的天下,谁表现更稳更好,谁就有机会。你说巧不巧,这种“多线竞争对年轻球员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成长的催化剂,但同时也增加了她出场时间不多、经验积累少的风险。
从战术层面看,接应的功能不仅仅是攻,还包括接发球和防守的多面手角色,尤其是在国际大赛节奏极快、对手针对性强的情况下,接应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直接影响整支队伍的表现。龚翔宇在这方面已经是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佼佼者,年轻的杨舒茗能否迅速补齐这块短板,短期内还很难判断。毕竟经验不是一天两天能积累的,尤其是在压力和节奏都远超青年赛事的大舞台上,心理承受力和临场调整能力同样关键。
此外,杨舒茗的身高优势确实给中国女排接应线上带来了新鲜血液,弥补了过去几年队伍在身高和火力上的不足,但这也可能带来一些适应问题,比如灵活性和速度能否跟上国际一流接应的要求?这段时间的集训表现,尤其是和龚翔宇的“师徒互动,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毕竟龚翔宇也在积极传授经验,杨舒茗愿意学习的态度和进步速度,是她能否成为“完美替身的关键变量。
说到底,这次出征世锦赛对杨舒茗来说,更多是一次宝贵的成长机会,而不是立刻成为主力的保证。她能否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展现潜力,积累经验,提升稳定性,决定了她未来在中国女排的定位。球迷们也不必一上来就给她贴上“接班人的标签,毕竟龚翔宇还在巅峰期,替补的压力并不小,摆烂和对喷完全没必要,理智看待年轻球员成长的节奏才是正道。
总结来看,杨舒茗的崛起代表了中国女排在接应位置上难得的“新希望,她的身高和技术潜力无疑增强了队伍的储备深度,这对未来世锦赛乃至奥运周期都有积极意义;但短期内,她更多是个成长中的“备胎,需要时间和比赛经验的磨砺,才能真正接过龚翔宇的火炬。此次世锦赛,她能否脱颖而出,还是个未知数——但不管怎样,我们至少看到了中国女排接应线上开始走出单一依赖的阴影,这本身就值得点赞和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