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绝不会让中国人在公司高层占位置!”
在商场里经常听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来比喻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经历,可真是贴切得很。
![]()
谁能想到,曾经在中国市场悠哉数钱、创始人还宣称绝不培养中国员工的行业巨头,经过三十年的市场垄断,最终竟然默默退出了舞台?
初入中国,风光无限
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中国正赶上改革开放加速前进的阶段,信息化建设才刚起步,数据库技术的需求一下子变得特别急迫。
![]()
就在这个时候,甲骨文这家在全球都很有名的数据库公司,带着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
那会儿,甲骨文的数据库确实优势明显,不光功能全,而且运行稳定,企业在存储、管理、处理数据方面的要求,它几乎都能满足。
![]()
相比之下,国内的数据库厂商还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实力,都没办法和它相提并论。
甲骨文一落地中国,就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了各大企业的首选。
从金融到电信,从国企到互联网公司,到处都能看到甲骨文数据库的身影。
![]()
可以说,那几年甲骨文几乎一家独大,把中国数据库市场吃得死死的,利润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再说电信行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早期的信息化建设里,也都大量采购甲骨文的数据库和相关服务。
![]()
为了拿到软件授权和后续技术支持,这些运营商每年都得掏出一大笔钱。可即便费用高得惊人,大家也只能认了,因为当时真没别的更好选择。
这也说明了,甲骨文当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有多稳,影响力有多大。
![]()
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
随着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根基越扎越深,它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和显露出来的贪心,也让不少人心生不满。
甲骨文凭借垄断优势,定价一直居高不下。
![]()
一套数据库软件的授权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每年的技术支持费也让企业直呼吃不消。
对不少公司来说,买甲骨文的产品就像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可偏偏因为核心业务离不开它,大家只能硬着头皮掏钱。
2006年,中国联通在系统升级时没有按照甲骨文的要求用它指定的服务团队,结果直接被开了罚单。
![]()
创始人埃里森一句话:“要么交钱,要么别用了。”
联通很清楚,如果真停掉甲骨文数据库,全国上亿用户的通信服务都会出大问题。最后也只能咬牙把钱交了。
![]()
甲骨文对中国员工的态度也让人心寒。
埃里森曾公开放话:“我绝对不会让中国人在公司高层占位置。”
在公司内部,中国员工想往上爬几乎不可能,核心技术和关键决策都被牢牢把控在美国人手里。
![]()
哪怕中国员工做出成绩,功劳也常常被外国同事拿走。
在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几百名员工里竟没有一个华人进入高管层,技术总监等关键岗位也全由美国人担任。
这种赤裸裸的不公,让中国员工既憋屈又失望。
![]()
中国企业奋起反击
甲骨文的霸道做法,可是把中国企业逼急了。
大家逐渐意识到,长期依赖它的技术,不光花钱如流水,更大的问题是风险太高。
一旦甲骨文在服务上使点绊子,或者技术支持掉链子,公司的核心业务就可能陷入瘫痪。
![]()
为了不再被牵着鼻子走,国内不少企业开始下决心,加大研发投入,要做出属于自己的数据库。
阿里巴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008年,淘宝用户突破1亿,系统压力陡增。
![]()
甲骨文不仅没帮忙解决问题,反而把服务费从800万猛涨到2000万,赤裸裸的“坐地起价”,彻底惹怒了马云。
他当场拍板:“别买了,我们自己做数据库!”
随后,阿里砸下数十亿,启动了“飞天”计划,由计算机博士王坚带队,着手研发自主数据库。
![]()
研发的过程可谓困难重重。
数据库是公认的高门槛技术,涵盖存储、管理、查询、安全等多个环节,想从零起步并不容易。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经验和资料都很有限,几乎没人可参考。
但王坚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他们拼命加班做实验、调试系统,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在2011年推出了OceanBase 1.0。
![]()
虽然这个版本还算不上完美,但它意味着阿里真正踏出了数据库自主研发的第一步。
之后OceanBase不断迭代,性能和稳定性大幅提升。
2019年天猫“双11”,OceanBase扛住了海量交易和高并发流量,支撑了350亿成交额,并且零故障运行。
![]()
这一成绩,不仅证明了OceanBase的实力,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数据库技术的成长。
除了阿里,华为、腾讯等国内科技巨头也没闲着。
华为推出了GaussDB,凭借分布式存储和高性能计算优势,在金融、政务等行业站稳脚跟。
![]()
腾讯的TencentDB,则在互联网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这些国产数据库的崛起,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铁饭碗”终于被打破。
![]()
被踢出中国改革市场
随着国产数据库企业的快速成长,甲骨文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被一点点侵蚀。
曾经它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份额高达90%。
后来,这个数字不断下滑,先是掉到60%、50%,然后更低。
![]()
到了2019年,央行更是下达命令,要求所有银行的核心系统必须国产化。
这一决定,对甲骨文来说几乎是致命打击。
失去了金融业这样的重要客户,甲骨文在中国的业务急速下滑。
![]()
眼看市场份额节节败退,甲骨文终于坐不住了。
为了压缩开支,他开始在中国大规模裁员。
2019年5月,甲骨文宣布关闭中国区研发中心,第一波就裁掉了900多人。
原本1600人的团队,一下子少了一半。
![]()
曾经人声鼎沸的办公室,瞬间冷清下来,员工们无奈地领着赔偿金离开。
这还不仅仅是中国。
全球范围内,甲骨文也启动了大规模裁员。
那个当年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甲骨文,最终还是不得不灰溜溜退出。
![]()
它的落败,就像一个时代的谢幕,同时也给其他跨国巨头提了个醒:在中国市场,想靠技术垄断和傲慢姿态来捞钱,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淘汰。
参考信源
界面新闻,2020-09-2,与TikTok合作的甲骨文为何“败走”中国市场?官方回复
![]()
雷锋网,2019-05-09,甲骨文 “败退”中国市场:传统IT企业势微的一个缩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