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协比他哥哥刘辩并没有强到哪里去,顶多是差生中稍好一点的学生而已。
董卓判定刘协强于刘辩,单纯依赖两人的言辞,董卓跟刘辩对话,刘辩懦弱不能言,跟刘协对话,刘协能完整的把话说出来。以此判定二人的强弱,有点太武断了。而且,当时刘协只不过才九岁,哪里能看得出有成大器的地方。
当时刘辩已经十七岁,是非判断能力已经有了,谁好谁坏他还是能分的清的,这一点可比一个九岁的孩童要强很多。对董卓而言,很明显十七岁的刘辩更不好控制,而九岁的刘协就好控制多了。
其次,董卓想攀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的亲戚,以外戚的身份秉政,继续延续汉朝以来外戚掌权的传统。
刘协自小由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抚养,号称“董侯”,董卓跟董太后八竿子打不着,但偏偏都姓董,这就给了董卓发挥空间,董卓可以拿这个讲故事,谎称董太后是他失散多年的二爷爷家的姑姑,当时又没有基因测定,只要你编的有鼻子有眼,谁能知道真假。幸亏董卓不姓刘,要是姓刘,他敢说他是孝景皇帝玄孙。
当时刘辩的母亲何太后还活着,如果董卓继续拥戴刘辩,那他永远成为不了外戚,何家早晚还能找出几个男丁成为外戚主力。
董卓只有立刘协为帝,和董太后攀上关系,才能摇身一变成为外戚,从而延续外戚掌权的光荣传统。
再者,废帝另立,可以清洗掉围绕在旧帝身边的势力集团,重新在新帝身边建立一个势力集团。
汉少帝刘辩有众多势力的支持,外戚何家,四世三公袁家都支持刘辩。何进诛十常侍的时候,袁绍就是主谋之一。召董卓进京,也是袁绍给何进出的主意,因为袁绍认为董卓是袁家的门生,只不过董卓主动反水而已。
除了袁绍,就连曹操、丁原也支持刘辩,这些士族、地方军政长官围绕在刘辩身边,董卓很难有所作为,万一哪天刘辩和袁绍曹操等人私下勾结,在董卓入宫的路上把他给做了,他可就阴沟里翻船了。
只有把刘辩废掉,以新帝刘协的名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才能确立以董卓为核心的中枢机构。
最后,废帝另立,也是炫耀实力的必要步骤。
废帝另立这件事,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伊尹、霍光、王莽都干过这件事,这三人之中,伊尹和霍光是权臣、名臣,王莽篡位自立,是乱臣贼子。
董卓废帝另立,说明他的实力已经比肩伊霍王莽,这三位曾经干过的事情,他董卓一样能干,谁赞成?谁反对?不赞成董卓的要么被董卓杀死(丁原),要么逃离京城(袁绍、曹操、袁术)。
董卓通过废帝另立来立威,从而巩固他对朝政的掌控。至于董卓是想做伊霍还是想做王莽,这个很好猜测,他大概率想做王莽,机会成熟了就废帝自立。
只不过董卓比王莽差太多,只是个低配版的王莽,自然避免不了身死族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