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王林)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要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指引了新征程上城市建设的战略方向,擘画了未来城市的美好蓝图。
无论哪个城市,既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也有住宅小区慢慢老去。这些“老破小”往往房龄久远,失养失修,严重着影响居住品质,不仅成为困扰着居民的心病,也是城市发展与治理中的民生难题。面对“老破小”,过去传统的政府征拆模式成本高、周期长,而房屋修缮花费高昂,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房屋问题。为此,各地转变思路,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居民自主更新改造新路径,“原拆原建”一词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词频日益增长,为旧改方向提供了新解,如浙江杭州浙工新村、衢州永安里小区,上海彭一小区等。
在此背景下,危旧房合作化改造应运而生,以“居民自主,政府支持,企业参与”模式,通过“原拆原建”方式,引入承接企业对危旧房屋原址重建,实现消除房屋隐患,提升居住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推动房地产转型发展,是探索老楼新生可复制、可推广更新路径,满足人民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好房”,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的应时之举、创新之举、温暖之举、有力之举。
一是创新工作模式,采取“非营利法人社会团体”形式,由居民成立改造联合社,确立居民主导地位,发挥联合社在改造过程中“主心骨”作用,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改造的意愿和积极性,讨论建筑设计、出资平衡方案、选定承接企业等重大事项,通过全体会员大会公开表决,保障居民知情、表达、监督、参与的权利,实现改造角色换位,破解众口难调难题,让每位居民成为自己房子的设计师,让改造方案长满民心根须。
二是深化党建引领,由街道、社区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同居民、单位代表成立服务小分队,分片包干,深入细致开展群众工作,促进居民凝聚共识、转变思想,通过宣讲座谈、入户摸底、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夯实改造工作基础,真正做到问需于民,对居民在政策解读、方案磋商、签约腾退等过程中的问题第一时间掌握和解决,以贴心服务解民忧、聚民心。同时由优秀党员干部进入联合社理事会担任职务,发挥正确引领作用,确保合作化改造不偏向、不走样。
三是凝聚工作合力,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落实规划、资金等支持政策,进一步创新方式、明确流程、简化手续,有效破解合作化改造在项目立项、规划报批、土地交易、项目报建等节点问题。承接企业主动让利,充分考虑居民诉求和“好房子”建设标准,对标“完整社区”,引入养老、教育、社区食堂等增值服务,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好房子”。通过居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的“三个一点”,形成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促进城市功能提升、拉动住房投资消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多赢局面。
近年来,武昌区奋勇争先,积极作为,积极推动危旧房合作化改造工作,区内湖北大学危旧改项目是满足居民住房改善需求、优化学校办学空间的重要改造项目,在武昌区、湖北大学、城建集团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近日,项目正在开展居民安置选房报名工作,场面十分火热,报名首日就有超300户居民填写申请表,完成意向金缴费,作为纳入武汉市首批合作化改造的试点项目,这标志着武昌区在城市可持续更新的实践探索上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城市更新,浪潮奔涌,一头连着城市建设,一头连着民生关切,从“有房住”到“住好房”,合作化改造为城市的可持续更新提供了生动样本。随着城市更新工作走深走实,武昌区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赛道上持续领跑,以“楚天首区”的昂扬姿态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贡献更大力量。(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