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网友向媒体反映称其在上海乘坐地铁时遭到一名男子辱骂,引发关注。“我先坐在位置上的,他冲过来撞到我腿上的伤口。”该网友提醒后,对方竟用上海话、英语和普通话连续输出,言语辱骂包括“乡下人滚出去”“Shut the X X”等词汇。该网友称,自己开启手机录像后,对方仍未停止,直到下一站到站,对方被女伴拉走才结束冲突。
这应该是一起抢座不成导致情绪暴怒引发的冲突事件。对此,上海地铁工作人员回应称,经核查视频,该起事件应该发生在7号线车厢内,因乘客未向地铁工作人员反馈情况,当时没有工作人员上车处理此事。如果乘客有需要可以选择报警,地铁方面会配合警方,调取事发监控视频。这基本表明上述事件确实发生过,至于事件走向,取决于该网友是否选择报警处理。
仅公开报道显示,这类发生于地铁车厢里某些城里人歧视乡下人的案例就有多起。比如今年4月,在某城市地铁5号线,一男子因嫌弃旁边乘客衣服沾灰,不停辱骂邻座乘客。2017年,网络视频曝光一男子在地铁辱骂“外地人”。同样在上海地铁,去年也有某乘客抱怨“地铁农民工太多”。这类事件发生后,有的受到警方依法处理,相关“城里人”受到舆论谴责。
上述事件中,骂人男子言语中包括“乡下人滚出去”,显然以“城里人”自居。从其用上海话、英语和普通话切换辱骂其他乘客来看,至少会多种语言,应该受过一定教育。但言语粗鲁暴露了其真实素质,也给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形象抹黑。要知道,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城市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离不开所谓“乡下人”贡献。让“乡下人滚出去”背离了城市包容性。
虽不清楚该男子是否老上海人,但“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基本成为国人共识。如果该男子祖上曾为农民,今天因为抢座不成就辱骂“乡下人”,岂不荒唐可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1%提高到2024年的67%,这意味着多数国人今天已经变为城里人。即便是城市的“乡下人”,也因为长年在城市务工、旅游,不该被打上“乡下标签”。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如果城市没有包容性,没有“乡下人”贡献,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城市里的老市民,都应该以客观、包容的态度对待“乡下人”。但上述男子却让“乡下人滚出去”,且不说你无权让“乡下人”“滚”,而且你也不能代表其他上海市民。更重要的是,你不仅对其他乘客缺少起码尊重,还涉嫌违法或侵害“乡下人”权益。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该网友如果报警,或许骂人男子将受到处罚。同时,该网友还可依据《民法典》规定,要求骂人男子道歉或赔偿相关损失。也就是说,对那些随意辱骂他人的人,依法处罚是最好的教育。
当然,维护城市形象,避免个别老市民因辱骂“乡下人”而抹黑城市形象,每个老上海人也应该及时站出来旗帜鲜明说“不”。此前,一男子因嫌弃旁边乘客衣服沾灰进而不停辱骂时,一女乘客挺身而出进行制止,“我愿意和他挨着”。有这种表现的市民应该多些,地铁里的歧视才少些。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