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最高检典型案例:00后女子团伙“仙人跳”:引诱8男发生关系后报警……

0
分享至

最近,最高检公布了一个让人关注的案例。

2021年6月到11月,王某甲、王某乙和李某某(当时还是个未成年女孩)三个人合伙干了一件特别缺德的事。

他们先让李某某通过社交软件或者去酒吧这些地方找男性,然后李某某就以各种借口,比如假装喝醉酒、没地方去,把那些男性引诱到一起发生性关系。之后,他们故意在男方身上弄些抓痕,接着就去报警,说男方强奸了李某某。等警方立案后,王某甲和王某乙就以这个为要挟,让男方拿钱来私了。

这三个人用这种手段,一共诬告了8个男人。其中有3个人被错误地抓了起来,还被拘留或者逮捕了。他们还敲诈了4个人,一共要了23.7万块钱,最后实际拿到手8.7万。

2023年1月17日,安阳市文峰区法院判了他们诬告陷害罪和敲诈勒索罪。王某甲被判了七年三个月,罚了两万块钱;王某乙被判了七年,罚了两万块钱;李某某被判了六年,罚了一万五。

这个案例其实挺让人揪心的。

这种诬告行为,不仅害了那些被冤枉的人,还严重破坏了司法的公正和公信力。想想看,那些被冤枉的人,明明没干坏事,却被当成犯罪嫌疑人,不仅失去了自由,还可能名誉扫地。而诬告的人,却因为证据难找、主观意图难证明等原因,很多时候都能轻易逃脱法律的制裁。

现在法律虽然有规定诬告陷害罪,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比如要证明对方是“故意捏造事实”,这太难了。而且,即使诬告者被抓了,那些被诬告的人受到的伤害,比如失去的自由、名誉受损,也很难得到充分的赔偿。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制度上想办法。比如,对于那些导致别人被错误羁押的诬告行为,要更严格地审查证据,明确追诉标准,让法律能更精准地打击诬告者。民事赔偿方面,也应该更有力,让被诬告的人能要求赔偿名誉损失、律师费等实际损失,让诬告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还可以建立诬告行为记录制度,把诬告者的行为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在以后的民事、行政程序中都能看到他们的污点,这样也能增加诬告的成本。

其实,严惩诬告和保护真正的受害者并不矛盾,都是司法正义的一部分。只有用更严密的制度来打击诬告行为,才能让司法保持公正,让法治的光芒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最高检这次公布这个案例,也是在提醒大家,诬告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法律一定会让诬告者付出代价,守护司法的公正和公信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央路知事 incentive-icons
中央路知事
法律人、新闻匠
1061文章数 14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