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葡萄成熟的季节,在津南区双桥河镇东环果木种植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空气中浮动着清甜的果香。这座不起眼的小园子没有网红营销,也不做线上推广,却凭借口口相传的好口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回头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人情味的种植园,认识这位在快时代里种“慢葡萄”的人。
八月的阳光像蜜一样流淌在双桥河镇的村庄里,勾连起细碎的金斑洒在东环果木种植园的葡萄藤上。75岁的王洪生早早地在葡萄架下忙活开了,他动作娴熟地检查每一串葡萄的成熟度,时不时摘下一颗尝尝甜度。在种植园十多个果蔬品类中,八月中旬成熟的葡萄是绝对的明星。
“今年葡萄有2亩地,其中百分之九十种的是‘玫瑰香’。”王洪生说着摘下一颗葡萄放进嘴里,“大伙都公认这个‘玫瑰香’好吃,有葡萄味儿,口感好。”这位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有着自己的坚持,从长叶子开始算,生长期必须达到110-120天才能采摘,差一天都不行。在他看来,好葡萄是等出来的,急不得。
在王洪生的种植园里,像这样的“规矩”还有很多。不用催熟剂、不追求产量、不提前采摘,这些坚持让他的水果在熟客中赢得了好口碑。寻着记忆中的果香前来,回头客邸女士今年第三次拐进那条被葱郁林木掩映的小路时,老王正踩着露水摘下一串又一串“玫瑰香”。
“今年是我在王大爷这儿摘葡萄的第十年了。”邸女士一边挑选葡萄一边说,“这里的水果都很甜,而且特别新鲜,都是现摘现采的。”如今她不仅已成为这里的常客,还带动了不少亲朋好友前来。
像邸女士这样的回头客,在王洪生的手机通讯录里越来越多。每当水果成熟的季节,老顾客们总会准时出现,有的甚至一年要来上好几次。他们不仅是为了品尝当季最新鲜的水果,更是为了感受这份难得的人情味。
午后阳光斜照,葡萄架下传来阵阵“咔嚓”声。王洪生忙着为预订的顾客们采摘、修剪、包装,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没有网红带货,不做过度营销,这座藏在村庄深处的种植园却保持着每年多一点的业绩增长。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座不靠“流量”的种植园,用12年时间织就了一张口口相传的熟客网,以时间与耐心酝酿着一个又一个甜蜜的轮回。
来源:融媒津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