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光 lv jin guang
山东临沂人,博士。现为山东艺术学院、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兼任韩国世翰大学与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书协第六、七届草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学会副会长。曾为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学术学科带头人,四川省书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长期担任中书协主办的全国重大书法篆刻大展评委,全国艺术基金项目评委,全国社科基金项目评委。
左:吕金光临作 右:倪元璐《赠李秀才》
倪元璐(1593—1644)作为明末书坛变革的代表人物,与黄道周、王铎并称“明末三株树”,其行草书以“笔奇、字奇、格奇”独标风骨。其《杜牧·赠李秀才》诗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堪称这一风格的典范之作,通过欹侧的结构、沉涩的笔法、险峻的章法,将诗文的清俊意象与书家的刚烈气节熔铸为一,成为晚明书风转型的标志性作品。
临倪元璐《杜牧·赠李秀才》诗轴
《杜牧·赠李秀才》诗轴为纸本立轴,纵128.5cm,横93.1cm,书杜牧七绝《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全篇4行共35字。释文为:“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徐陵。元璐似千岩辞丈。” 题款“元璐似千岩辞丈”及钤印“倪元璐印”“鸿宝氏”,彰显其创作归属。
倪元璐《杜牧·赠李秀才》
杜牧原诗以“骨清”“麒麟”喻李秀才的卓然才情,倪元璐借书抒怀,暗合自身作为明末忠臣的孤高气节。
骨清年少
倪元璐在结字上以抑左扬右、上密下疏的险峭姿态打破平衡。如“骨”字左倾欲倒,“冰”字右捺重挫撑持;“人”字撇捺开张如剑戟,字形硕大而不失重心。这种“似奇反正”的构图,被康有为赞为“新理异态尤多”,形成“闽楚壮士,裘马剑戟”般的视觉冲击。
眼如冰,凤羽
倪元璐融王羲之圆劲、颜真卿“屋漏痕”于一体,运笔多裹毫绞转,强调顿挫与涩拙。如“少”字长撇翻折如刀劈,“差”字末笔颤掣枯擦,呈现“乱头粗服”的凌厉之势。
参差五色
墨色上浓枯对比强烈:“年少”二字渴笔飞白,似秋风扫叶;“麒麟”二字浓墨重压,若崩云聚雷,凸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节奏张力。
层。天上麒
全篇以三条纵向字组贯通,字距紧凑而行距疏阔,形成“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首行“参差”二字牵丝虚连,末行落款密集成块,与中部“天上”“人间”的留白构成虚实博弈。这种“计白当黑”的空间意识,既延续张瑞图奇崛章法,又以圆笔代方折,增添凝重浑朴之气。
麟时一下,人间
《赠李秀才》诗轴不仅是倪元璐“三奇三足”书风的缩影,更是一部由笔墨铸就的士人精神志。其结构之险绝、笔法之涩拙、章法之奇伟,皆是对古典范式的解构与重生。
不独有徐
当杜牧诗中“天上麒麟”的意象,遇见倪氏笔下“风骨峻宕”的线条,文人书法的抒情维度被推向极致。
陵。元璐似
主 编
猪大人
出 品
黔艺空间
来 源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需注明出处
通 讯
微信 : QYqianyikongjian QQ : 3100720399
支 持
雅昌艺术网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腾讯新闻 阿里文娱 360浏览器 UC浏览器 惠头条 澎湃新闻
黔艺空间由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联合创办,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艺术名家工作室、书画图文装帧设计、艺术教育、艺考动态、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文房四宝、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包括艺考动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高校艺术交流、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