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知青岁月:时隔四十七年见到自己的初恋,她一席话令他泪流满面

0
分享至

知青岁月:考上大学和农村姑娘分手,多年后再相见她说从没怨恨他

1968年,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文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庞清华,一个刚满16岁的少年,正处在这场浪潮的漩涡之中。他的祖父曾是资本家,这一身份在当时让他成为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图片来源网络

那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社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了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年轻的庞清华热血沸腾,第一时间就报名要到遥远的北大荒去锤炼革命意志。他满心憧憬着在那片广袤的黑土地上,挥洒汗水,重塑自我,证明自己的确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然而,政审的结果却如同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的希望。因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身份,他未能通过政审。

庞清华没有气馁,很快,他又报名去内蒙古建设兵团。在他看来,只要能离开城市,到广阔天地去锻炼,就是实现自己价值的途径。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第二次政审依旧没能通过。

不能去兵团,那就去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69年4月中旬,刚过完17岁生日的庞清华和清华附中的十几名同学,带着简单的行囊,怀揣着复杂的心情,乘坐火车离开了熟悉的北京。一路上,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可庞清华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风景上。他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是什么,只是隐隐觉得,这一去,恐怕很难再回北京生活,因为那时的口号是“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最终,他们十二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在吉林省洮南县平安大队第六生产小队插队落户。平安六队的队长叫赵庆国,是个憨厚朴实的庄稼汉。得知北京知青要来插队,赵队长和乡亲们都很高兴,早早地就在村口等候。看到知青们到来,大家纷纷上前帮忙拿行李,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那热情的场面,让初来乍到的知青们心里暖乎乎的。

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早已把队部的几间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房间里打上了地铺,队里这三间破旧的土坯房子就成了北京知青临时的家。住所虽然有些简陋,可睡在地铺上一点也不冷,挺暖和的。

一起来插队的十二名北京知青,有一半和庞清华一样,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这些年轻人心中多少都有些自卑和不安,觉得自己身份特殊,未来一片迷茫。赵队长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他把知青们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既然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那就是没有问题的子女,你们不要想太多。来到了咱平安屯,你们都是好孩子,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有啥困难,尽管吱声。”赵队长的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知青们心中黑暗的角落。

庞清华他们十二名北京知青算作一个集体户,赵队长让庞清华担任了集体户的户长,也就是知青小组的组长。庞清华有些意外,也有些惶恐,但他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队长对他的信任和鼓励。

刚开始参加生产劳动,知青们都不会干农活。面对陌生的农具和复杂的农事操作,他们手忙脚乱,笑话百出。可乡亲们并不嫌弃他们,总是耐心说教,手把手地指导。在分配农活时,赵队长还特意安排知青们干最轻松的。比如,在除草时,会让他们去相对平坦、杂草较少的地块;在收割庄稼时,会让他们负责把割好的庄稼搬运到地头,而不是让他们直接参与繁重的收割工作。对于乡亲们的关爱和照顾,知青们心里充满了温暖,都发自内心地感激和感动。

经过了一年的劳动历练,知青们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后来逐渐学会了干各种农活。春天耕地播种,他学会了犁地耙地,学会了拉楼耩地;夏天除草,他能熟练地挥动锄头,松土间苗,再也不伤及禾苗;秋天收割时,他也能和乡亲们一样收割,也能扛起沉重的粮食袋子。每一次的进步,都让他们对这片土地多了一份热爱,也多了一份自信。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1974年秋天。在平安六队插队落户的十二名知青已经有五人招工进城了,还有一人到县里当了宣传干部。庞清华因为家庭问题,迟迟不能招工进城。大队书记看他有文化,人又踏实,就安排他到平安小学当了民办教师。

在学校里,庞清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他教的不光是小学语文和算术,还有音乐和美术。面对那些天真可爱的农村孩子,他充满了耐心。他会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解课文,会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孩子们做算术题。孩子们都很喜欢他,每天围着他问这问那。在这段时间里,庞清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感受到了一份别样的满足。



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

六队有一个叫李淑英的姑娘,小学文化,是大队的赤脚医生。她性格开朗,心地善良,长得也十分清秀。有一次庞清华去公社邮电所寄信,回来的路上淋了雨,感冒高烧不退。一名同学急忙去叫李淑英。李淑英背着药箱,急匆匆地赶来。她先为庞清华测了体温,然后打了退烧针,又找来一块老姜和半碗红糖,在知青们的厨房里,为庞清华熬了姜汤水。她坐在庞清华的床边,喂他喝下了一大碗姜糖水,眼神里满是关切。第二天,她又早早来看望庞清华,还给他送来了一些好吃的。

在李淑英的关爱照顾下,庞清华的感冒很快痊愈了。就是因为那次感冒,李淑英给了庞清华无微不至的照顾,庞清华深受感动。从那以后,他开始留意这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姑娘。每次在路上遇到李淑英,他都会心跳加速,脸上不自觉地泛起红晕。而李淑英,似乎也对这个有文化、有礼貌的北京知青有了好感。两人开始有意无意地接近对方,一起聊天,一起散步,有时还一起去公社供销社。

经过了两年多的朝夕相处,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他俩的恋情也就公开了。乡亲们都为他们感到高兴,纷纷送上祝福。庞清华和李淑英也憧憬着未来,都想着能早一天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当庞清华把这个想法写信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父母认为,庞清华是北京人,将来肯定是要回北京的,和一个农村姑娘结婚,会影响他的前途。庞清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深爱的姑娘,一边是父母的期望,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1977年冬季,国家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整个平安大队都沸腾了。知青们更是激动不已,他们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庞清华也不例外,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全力备战高考。白天,他在学校上课,晚上,就在昏暗的灯光下复习功课。李淑英也默默地支持着他,鼓励他好好复习,争取考上大学。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庞清华不负众望,他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庞清华既兴奋又难过。兴奋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实现梦想,走出农村了。难过的是,他要离开深爱的李淑英,离开他喜欢的讲台,他心里很纠结也很迷茫。

离开平安大队时,庞清华眼含泪水,紧紧握住李淑英的手说:“等着我,不管我父母同意不同意,毕业后我就回来和你结婚,我说话算数……”李淑英强忍着泪水,微笑着点头。

回到北京三个月后,庞清华接到了李淑英的来信。信中,李淑英说让庞清华忘了她,她已经和大队书记家的儿子订婚了,年根就结婚。庞清华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以为李淑英是骗他的。他马上给李淑英回信,可信件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他心急如焚,就让在县里工作的同学专门去了一趟平安屯。同学回来后告诉他,李淑英确实没说谎,她真的跟大队书记家的老儿子张继承定下了婚事。

得到这个确切消息,庞清华的心碎成了无数片,他不明白,为什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切都变了。他的情绪低落消沉了好久,一年多才慢慢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

大学毕业后,庞清华成了一所高中的老师。工作不久,在父母的催促下,他和他的大学同学结婚了。他的妻子是个温柔善良的人,和他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话题。婚后,他们的生活平淡而幸福,还育有一儿一女。然而,在庞清华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角落,藏着李淑英的影子。

之后的日子里,庞清华经常会想起李淑英,每当想起她,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尽管不是自己背叛了李淑英,可他心里总觉得对不起她。他时常想,要是自己不上大学,两个人也许就结婚了,自己心里也就不会愧疚和难受了。

2025年夏末,庞清华和几名当年一起到洮南插队落户的同学重返第二故乡看望乡亲们,当他们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时,心中感慨万千。村子的变化很大,当年的土坯房大多已经变成了砖瓦房,泥泞的小路也变成了水泥路和柏油路,他们当年集体户的房屋都不见了,那里成了一个供乡亲们健身娱乐的小广场。

来到村子里,庞清华四处打听李淑英的消息,终于在村子的一处小院里,见到了令他日思夜想的李淑英。

时隔四十七年再相见,李淑英的容颜虽然苍老了,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痕迹,可她还是年轻时的模样,还是那样开朗大方。猛然看到庞清华,她也很激动,眼中闪烁着泪光,紧紧握住庞清华的手说:“清华哥,你还是这么年轻,模样一点都没变,还是我记忆中样子……”

通过交谈,庞清华知道了李淑英的情况。她结婚不久就上调到乡卫生院工作,当了近三十年的产科医生,五十五岁才退休。她家两个女儿都在县城生活,她丈夫虽然是个农民,也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养猪养鸡也没少挣钱,一家人都很好。

说起当年回京上大学的事情,庞清华心里还是觉得对不起李淑英,李淑英笑着说:“清华哥,我从来都没怨恨过你,老话说人往高处走,你考上大学是好事,我替你高兴,我不能扯你的后腿,我不能让你为难,真的……”

听了李淑英的话,庞清华心中的愧疚感更加强烈,他泪流满面,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以为李淑英是因为怨恨他才嫁给别人,却没想到,她是为了他的前途,独自承受了这一切。他哭,是为了自己曾经的幼稚和不懂事,是为了那段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岁月,也是为了这份纯真而又无奈的爱情。



图片来源网络

相聚的时间总是太短,离开平安村时,庞清华和李淑英握手告别,互道珍重。他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他们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往事只能回味。但这段知青岁月,这份真挚的感情,将永远留在他的心中,成为他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庞老师提供素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向往的生活8》官宣,张艺兴半缺席,黄磊何炅催泪,嘉宾惹争议

《向往的生活8》官宣,张艺兴半缺席,黄磊何炅催泪,嘉宾惹争议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9-19 19:35:44
曼城突然学会“作弊”了?

曼城突然学会“作弊”了?

白国华
2025-09-19 18:11:24
行拘7天!网红“嘎子哥”走到退网边缘

行拘7天!网红“嘎子哥”走到退网边缘

李东阳朋友圈
2025-09-18 14:06:13
跟吃瘦!中山医院定制一周减脂食谱,1200/1500卡两个版本,直接抄!

跟吃瘦!中山医院定制一周减脂食谱,1200/1500卡两个版本,直接抄!

上观新闻
2025-09-18 16:12:09
小黑妮回门日!把养母扔雨中被骂假孝顺,男方回礼寒酸5箱小面包

小黑妮回门日!把养母扔雨中被骂假孝顺,男方回礼寒酸5箱小面包

嫹笔牂牂
2025-09-20 07:59:18
真挚的祝福!祝男篮首位归化球员李凯尔32岁生日快乐!

真挚的祝福!祝男篮首位归化球员李凯尔32岁生日快乐!

直播吧
2025-09-20 08:53:04
喊上门按摩,发现是女同学妈妈,结束后她问我:还要别的服务吗?

喊上门按摩,发现是女同学妈妈,结束后她问我:还要别的服务吗?

凯裕说故事
2025-09-03 16:59:48
山东1市委组织部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山东1市委组织部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鲁中晨报
2025-09-19 21:41:02
包养情人无数,娶初中同学女儿为妻,玩老婆闺蜜,嗜色如命的富豪

包养情人无数,娶初中同学女儿为妻,玩老婆闺蜜,嗜色如命的富豪

负面黑洞
2025-09-11 16:19:05
印度刚说再买114架“阵风”,巴基斯坦总统猛竖大拇指晒合影!

印度刚说再买114架“阵风”,巴基斯坦总统猛竖大拇指晒合影!

新民周刊
2025-09-16 09:06:47
火爆德比!利物浦vs埃弗顿总共出现25张红牌,英超最多

火爆德比!利物浦vs埃弗顿总共出现25张红牌,英超最多

懂球帝
2025-09-20 03:26:05
世锦赛争议一幕:美国选手犯规被取消成绩,申诉后重获金牌

世锦赛争议一幕:美国选手犯规被取消成绩,申诉后重获金牌

全景体育V
2025-09-19 21:44:59
紫牛热点|浙江一女教师在3人微信群“聊八卦”被行拘,起诉公安局要求撤销处罚

紫牛热点|浙江一女教师在3人微信群“聊八卦”被行拘,起诉公安局要求撤销处罚

扬子晚报
2025-09-20 08:15:02
“必须警惕西方将地方性价值冒充为普世价值”

“必须警惕西方将地方性价值冒充为普世价值”

观察者网
2025-09-18 08:41:19
委内瑞拉要求联合国调查发生在本国沿海公海的美军击沉船只事件!

委内瑞拉要求联合国调查发生在本国沿海公海的美军击沉船只事件!

AI商业论
2025-09-20 09:06:42
华为突然官宣:9月18日,全面降价!

华为突然官宣:9月18日,全面降价!

科技堡垒
2025-09-18 12:20:20
罗永浩被跨省?

罗永浩被跨省?

梳子姐
2025-09-17 14:52:03
原来她早已离世!自己订墓园和寿衣,3200万遗产全给姐姐

原来她早已离世!自己订墓园和寿衣,3200万遗产全给姐姐

标体
2025-09-18 18:31:44
马筱梅直播呕吐传怀孕,玥儿改口叫小梅妈妈?S妈深夜点赞又秒删

马筱梅直播呕吐传怀孕,玥儿改口叫小梅妈妈?S妈深夜点赞又秒删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09-19 07:59:22
为啥打败仗叫“败北”,请人吃饭叫“做东”,死叫“归西”?

为啥打败仗叫“败北”,请人吃饭叫“做东”,死叫“归西”?

蜉蝣说
2025-09-19 14:15:13
2025-09-20 09:47:00
草根情感故事茶社 incentive-icons
草根情感故事茶社
传递正能量,用心讲述人世间的感人故事
1624文章数 21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开始一项"史无前例"行动:派多架战斗机前往欧洲

头条要闻

日本开始一项"史无前例"行动:派多架战斗机前往欧洲

体育要闻

亚洲天王效应 孙兴慜球衣售150万件破梅西纪录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最重要的一个电话,信息量果然很大

科技要闻

字节跳动凌晨发布公告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时尚
房产
亲子
游戏
公开课

推广|| 被低估的百元级国货!推荐你们趁好价试试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亲子要闻

45岁高圆圆公园带娃!6岁女儿Rhea四肢修长,小麦肤色活泼可爱

《消光:困兽》在线峰值近10万!Steam特别好评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