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韩再芬是深受戏迷喜爱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两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是黄梅戏首位“二度梅”获得者。
韩再芬扮相俊美,唱腔圆润甜美,以情带声,舞台感染力极强,被誉为“黄梅戏第一美人”,出道以来,韩再芬主演了《郑小娇》《天仙配》《小辞店》《女驸马》《桃花扇》《孟丽君》《孔雀东南飞》《莫愁女》等众多优秀黄梅戏剧目。
近年来,一些戏迷经常拿韩再芬与黄梅戏名家马兰作比较,说她有10个方面比不上马兰,为此网上展开激烈论战,而韩再芬为什么不与马兰比?
韩再芬是有名孝女,父亲罹患肠癌后,她倾力拯救,让父亲多活了19年,父亲去世后,韩再芬与母亲有过哪些温暖催泪的过往?韩再芬端庄漂亮,不缺钱,不缺名,为何58岁仍未婚?
![]()
韩再芬与黄梅戏的缘分,从一开始就带着几分宿命般的戏剧色彩,关于她如何走进安庆黄梅戏剧团,一直流传着两个版本的故事,一种说法是,她十岁那年陪朋友去考试,自己在院子里尽情玩耍,意外被主考官一眼相中,几经劝说才最终入行。
而另一个更直接的说法是:母亲余用官认准了她的天赋,亲自带着她从上千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剧团。
![]()
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都无法改变韩再芬和黄梅戏的缘分,而她进入学员班的生活,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艰苦。
她的母亲放心不下她,每个周末都要带着幼子,从潜山县辗转赶来安庆,二为了节省路费,她常常带着小儿子在路边搭便车,有时甚至挤在尘土飞扬的货车车厢里,到了学校,母子三人就挤在一张单人床上。
![]()
夏夜闷热难耐时,母亲便整夜坐着,用一把蒲扇为两个孩子扇风驱热,这份沉甸甸的母爱,持续了整整六年,也为韩再芬日后的人生角色,早早写下了注脚:承担。
而这份承担,很快从情感层面渗透到经济层面,家境贫寒,使韩再芬早早学会了成熟,她刚有了工资和演出费,便省吃俭用,把大部分收入交给父母补贴家用,成年之后,这份责任变得更具体,也更沉重,弟弟韩安定是家中唯一的男孩,自然备受宠爱。
![]()
他在青春期时闯了祸,打架伤人,出面赔礼道歉、垫付医药费的是韩再芬,他要结婚,婚礼的费用也是她出的,甚至后来,弟弟不安分,辞去稳定工作要下海经商,韩再芬虽心有不甘,却还是拿出三十万给他当启动资金,但她也立下规矩:不许打着她的名义去外面办事,这份心,操得实实在在。
家庭的重担,在她父亲晚年时达到了顶点,2001年,父亲被查出肠癌,命悬一线,当时韩再芬正在台湾演出,心急如焚,更糟糕的是,她接到消息,父亲的第一次手术出现了重大失误,她顾不得卸妆,连夜搭乘最快的航班赶回安徽,动用所有人脉请来专家,为父亲实施了风险极高的二次手术。
![]()
也正是这次果断的“抢救”,让父亲的生命得以延续了十九年,直到父亲临终前,还对她说:“这十九年的命,是你给的。”
如果,家庭是韩再芬无法卸下的责任,那么舞台,则是她得以尽情闪耀的领域,还在学员班时,她就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和悟性,被同学们笑称为“小怪”,不仅如此,这份天赋在她十四岁那年,得到了惊人的展现。
![]()
那是一次外地演出,主演突然失声,剧团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韩再芬毛遂自荐,她从未排演过那个角色,却凭借平日在台侧默记下的全部唱词和身段,完美地救场演完了《莫愁女》,那一战,让她一鸣惊人。
从此,她迅速成为剧团的台柱子,主演了《女驸马》《徽州女人》等一系列经典剧目,她也是黄梅戏演员中拍摄影视剧最多的人之一,她的艺术成就,最终让她获得了中国戏剧界最高荣誉“梅花奖”,并且是黄梅戏领域第一位“二度梅”获得者。
![]()
后来2005年的时候,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濒临倒闭,人心涣散,戏团的账面上只剩下700元,几乎弹尽粮绝,危难之际,剧团以她的名字重新命名为“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于是三十七岁的韩再芬,被推上了院长的位置。
从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到管理者,这个转型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让几十号员工过个好年,她亲自给企业家朋友打电话“江湖救急”,用演出换取资金。
![]()
半年之内,她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不仅恢复了演员的基本功训练,复排经典剧目,并亲自带领剧团四处巡演,她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让剧院的账面资金从700元变成了60万元,使一个濒死的剧团重获新生。
她甚至将黄梅戏带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进行演讲,其资料被永久收藏,成为继梅兰芳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国戏曲艺术家。
随着韩再芬声名日隆,争议也随之而来,一些戏迷开始拿她与另一位黄梅戏名家马兰作比较,甚至在网上发起了“韩再芬十不如马兰”的论战,吵得沸沸扬扬,面对这种局面,韩再芬的应对,显示出一个“掌门人”应有的格局和风度。
她公开表示,马兰是值得尊重的前辈,艺术需要良性竞争而非恶意的踩踏,希望戏迷将精力更多地放在黄梅戏本身,这番得体而智慧的回应,不仅平息了风波,也为她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赞许,彰显了她作为一位艺术大家的胸襟。
![]()
在舞台上,韩再芬演绎了无数女人的爱恨情仇,从《徽州女人》里压抑一生的悲情,到《女驸马》中勇敢追爱的无畏,她自己的情感世界,却像一幅留白过多的水墨画,充满了令人揣测的谜团。
网络上关于她婚恋的传闻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一个说她有过两次婚姻,另一个则坚称她从未结过婚。
![]()
而面对这些喧嚣,韩再芬只在早年承认过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对方是她同剧团的同事,一位唱小生的演员,两人青梅竹马,可惜后来男方因身材发胖不再适合登台,转而下海经商,两人因聚少离多和事业差距,最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分道扬镳。
此后,她的感情生活便成了一个无人能踏足的禁区,2009年,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一直在等爱情”,2015年,她的父母面对镜头时也透露,女儿身边“没有一个男伢子”,他们为此催过婚,却也无可奈何。
![]()
如今,韩再芬已年过半百,婚姻状况依旧成谜,她似乎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了黄梅戏和那个庞大的家庭。
这种选择,或者说这种命运,在她那一代顶尖的黄梅戏艺术家中并非个例,马兰嫁给余秋雨,吴琼嫁给小丈夫阮巡,她们都没有生育子女,这三位曾风华绝代的黄梅戏名家,人生似乎都有着某种相似的缺憾,让戏迷们不禁感慨万千。
![]()
她曾奋力挣脱一个在暗夜里用绳子勒住她脖子的歹徒,事后却没有报警,给出的理由是“他还那么年轻,不能毁了他的一辈子”。
而这种超乎寻常的悲悯与宽容,或许也解释了她为何能承担起如此之多的重负,她拯救了父亲,扶持了弟弟,复兴了剧院,却唯独将自己的个人生活搁置一旁,这究竟是一种无私的牺牲,还是一种因过度承担而无暇他顾的必然?
![]()
她活出了万般精彩,在戏里体验了百样人生,可戏幕落下,她把真实的自己藏得太深,留给世人一个完美的背影,却也永远的谜,这是圆满,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悲剧?大概只有时间才懂。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