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设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发生军事哗变,如果有外国军队踏上该国领土参与镇压,一定会被视为挑衅行为,甚至遭到正反双方的共同反击。比如漂亮国的国民警卫队发生了哗变,有任何国家的军队敢借此机会派兵前往漂亮国么?
但你是否曾想过这样的场景?某国的部分军队突然发生哗变,推翻了现有政权并推选了新的政权领导人,却引发了其它外国势力的出兵干涉。
![]()
外国势力不但派兵踏上该国土地,直接参加镇压行动,还将新的领导人抓回自己的国家囚禁,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这是“国家的屈辱”吧。
今天我想分享的历史事件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1882年,朝鲜的部分军队发生哗变,带动汉城市民攻入王宫,推翻闵妃集团的统治,推戴朝鲜国王高宗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执政。
![]()
李昰应
但这次哗变却引发了中国和日本同时出兵干涉,不但很快便被镇压,甚至连高宗生父都被抓回大清囚禁起来,这便是著名的——“壬午兵变”。
日本三艘军舰轰开朝鲜国门
闵妃集团借机打压异己
1853年黑船事件后,日本倒幕运动风起云涌。随后,日本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进行“明治维新”,使得本各方面综合国力及社会风貌有了长足进步,更是将此前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先后废除或修改,成为了亚洲工业化强国。
但随着国力提升的还有野心,朝鲜半岛在明朝时就曾遭受过日本的入侵,现在的形势则更加严峻。幕府末期就已经不断有日本人鼓吹侵略朝鲜,大书特书所谓“征韩论”,甚至有人还提出了“失之俄美,补之朝鲜”的口号
![]()
朝鲜半岛在我国明朝时期就曾遭受过日本的入侵
“征韩派”虽然占据了上风,但其内部却出现了分歧,最终在天皇的裁决下,以大久保利通为首的“缓征派”压过了以西乡隆盛为首的“急征派”,从而使朝鲜半岛暂时躲过一劫,
但没过几年,一些野心家就坐不住了,1875年9月,他们以测量测量北海和西海的水文数据为由,派出“云扬号”、“第二丁卯号”和“春日丸”三艘军舰从长崎出港,一路向西北方向驶入朝鲜江华岛海域。
![]()
江华岛之战
在侦查完江华岛附近朝鲜军队的炮台数据后,日军从永宗镇登陆,将此地变为一片火海。在战斗中,日本方面击毙朝鲜士兵35人,俘虏16人,掳获大炮36门,火绳枪130余支,而己方仅有两人伤亡。
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日本军舰连续在“釜山港”外游弋示威,釜山日本公馆内的58名日本士兵也冲出会馆,将12名朝鲜人砍成重伤。
![]()
釜山港外的日本军舰
在随后的日朝交涉中,日本人坚持要与朝鲜方面签订不平等条约,朝鲜民众则一致反对与日本方面缔约,并掀起了对日本抗议的浪潮,以崔益铉为首的大批儒生甚至在汉城王宫门前持斧上疏。
但朝鲜方面的实际掌权者“闵妃(明成皇后)”集团没有和侵略者作战的勇气,更是害怕开战后主战派的兴宣大院君趁机夺权,便不顾朝鲜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对坚持与日本签署了《江华岛条约》。
闵妃这个人的经历也确实是很传奇,他本身是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亲自为儿子高宗李熙挑选的王妃,看中的就是闵妃没有深厚的背景,便于他操控掌握高宗。
![]()
闵妃
![]()
江华岛条约
但他没想到的是,闵妃天赋异禀,在政治方面十分有天赋。再加上其勤奋好学,很快便笼络了一批政治人士,而因为他不认同兴宣大院君的“闭关锁国政策”,所以以闵妃为中心便形成了一股反对大院君独裁统治的政治势力。
1873年,23岁的闵妃便说服了朝鲜高宗李熙亲政,逼迫兴宣大院君退居二线,而高宗李熙性格非常懦弱,所以权力便落到了闵妃集团的手中。
![]()
高宗李熙
在《江华岛条约》签署后,闵妃集团开始派遣修信使团出使考察日本,设立近代机构“统理机务衙门”,并以推动近代化改革的名义巩固自己的权势,大力排斥异己。
![]()
对外开放却更加贫苦,朝鲜人民不堪重负
随着时间的推移,闵妃不断加大朝鲜的开放程度,但没有太大背景的她政治地位不是很牢靠,所以便不可能避免的走上了和兴宣大院君一样的“独裁道路”,开始对大院君李昰应残留的势力进行大清洗。
在我们的理解中,虽然闵妃独裁,但“坚持对外开放,摒弃闭关锁国”总是好事。可闵妃政治斗争是一把好手,但治理国家能力却是稀碎。根据相关文献记载,闵妃集团任人唯亲,骨干人物闵谦镐、闵台镐等人都严重的贪污腐化,地方官吏也巧立名目横征暴敛。
![]()
闵台镐
在其执政期间,朝鲜百姓的生活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贫苦,便开始纷纷怀念起兴宣大院君执政时期的景象。
与此同时,对外开放也并不是平等的交易,日本商人利用《江华岛条约》赋予的特权大肆在朝鲜廉价掠夺粮食,导致朝鲜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不断流出,本来就贫困不堪的朝鲜人民因而雪上加霜,大大加深了朝鲜的社会危机。
此外,闵妃集团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与日本方面十分暧昧,出卖了很多利益给日本,以换取日本方面的援助。而日本方面看到有如此好的机会渗透朝鲜,怎么可能放过?
![]()
朝鲜一处市场
于是,他们积极物色在朝鲜的代理人,资助开化派亲日政治人士,甚至在1881年直接帮闵妃训练组建了一支由日本人担任教官的近代化朝鲜新式军队,即——“别技军”,而这支军队的指挥官便是闵妃的侄子闵泳翊。
闵妃集团的亲日态度引发了兴宣大院君和朝鲜人民的不满,而日本公然渗透剥削朝鲜的行为也引发了朝鲜上下的愤怒。整个社会对于日本充斥着仇视的态度,甚至已经直接在明面上体现,比如在1879年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进入汉城时,竟然一路遭到民众投石袭击。
![]()
花房义质
在这种情况之下,闵妃集团却没有丝毫收敛,他们并不想为了朝鲜的未来而实行真正的改革,而是利用改革机会中饱私囊。在他们的骄奢淫逸和挥霍无度之下,朝鲜半岛的国力进一步衰减,国库已经几乎被耗尽。
1882年春季,朝鲜发生了大旱,本就深陷粮食危机的朝鲜人民雪上加霜,民怨四起。再加上朝鲜国库空虚没有任何赈灾的能力,导致人们纷纷传播宫中闹鬼的言论,并指责这是闵妃引进招致的天谴。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闵妃集团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开始大规模缩编朝鲜旧式军队的规模。超过半数的旧式军人被迫解甲,而日本人训练的“别技军”反而获得了重金投入,计划扩编。
![]()
旧式军队一名武将
![]()
别技军
如果闵妃随后能够公正地对待旧式军人,可能也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了。可事实是,本就缩编的旧式军人待遇极差,闵妃的侄子闵谦镐公开克扣军饷中饱私囊,仅剩的旧式军队“武卫营”和“壮御营”士兵已经“连续13个月”没有领到军饷。
如果朝鲜真的是国库空虚不得已为之也就罢了。可与此同时,闵妃集团的别技军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不但由日本人担任教官,装备远好于旧式军队,各项待遇也高出不少,这导致旧式军人充满着不忿的情绪,并极度仇视“别技军”。
![]()
旧式军队装备奇差,别技军重金打造
![]()
旧式军队没有军饷,别技军待遇优渥
![]()
领取军饷遭克扣,朝鲜士兵愤而哗变
书接上文,因为长期遭受不公待遇,此时的朝鲜旧式军人就像一个火药桶,而随后的“都捧所事件”则成为了引爆火药桶的导火索。
大旱过后,朝鲜民不聊生,本就13个月未领到军饷,再加上饥饿难耐,朝鲜旧军士兵的情绪已经濒临失控。此时恰逢全罗道漕米运抵汉城,于是主管俸禄的宣惠厅便决定先将一部分粮食充当军饷。
虽然这部分粮食只相当于一个月的军饷,但好歹也能稍微缓解一下士兵们的情绪了,但当仅剩的两支旧式军队“武卫营”和“壮御营”的士兵去领取粮食时,却发现这些大米中被掺入了砂糠等物以次充好,根本不堪食用。
![]()
都捧着
好好的大米进入了仓库,出来的却是劣等掺假的大米,用脚也能想出发生了什么。于是,饥饿无比的士兵们马上和都捧所管理仓库的官员理论起来,还发生了冲突,大批愤怒和饥饿的士兵殴打了官员,并冲入都捧所内的仓库夺取粮食。
随后,闵谦镐下令逮捕了金春永、柳卜万、郑义吉、姜命俊等四名带头的士兵,并决定严惩不贷,而这个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汉城的大街小巷,更是引发了武卫营和壮御营士兵的愤怒
1882年7月23日,上万名士兵及其眷属聚集在汉城郊外的东别营开始哗变,但此时的他们更多的还是想营救被捕士兵,以及向上情愿。但武卫大将李景夏畏惧闵妃的权势,不敢亲自参与此事,只写了一封“陈情书”,让士兵们直接去找闵谦镐沟通。
![]()
李景夏
如果士兵们知道此时闵谦镐正在景福宫,可能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兵变,但士兵们显然没有灵通的情报,只能前往闵谦镐家中寻找他,目的是将武卫大将李景夏的陈情书上交,使其释放四名被捕士兵。
当他们来到闵谦镐府邸门口时,恰逢担任仓库管理官员的闵谦镐家仆也在府中,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便开始了一番追打。
而在追打过程中,面黄肌瘦的士兵不断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平民百姓都快吃不上饭了,自己13个月没有领到军饷。可闵谦镐府内却极尽奢华,不仅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各种美味珍馐也是一应俱全。
![]()
影视剧照
两相对比之下,士兵们积攒多时的怨念全面爆发,他们打死了家仆,并开始了大肆破坏,将闵府内的各种奇珍异宝、山珍海味烧成灰烬,当然其中也有不少顺手牵羊的。
激情过后,哗变士兵们终于稍微冷静了一些,随后他们便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摧毁了闵妃集团要员府邸的自己竟然没有任何政治上的靠山,也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应对。
而一旦闵谦镐知道自己的府邸被毁,一定会疯狂地报复,而面对装备精良的“别技军”,早就军备废弛的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等死。不过哗变士兵中倒也有精明之辈,马上想到了被闵妃集团打压而引退的“兴宣大院君”。
![]()
兴宣大院君
面对前来寻找自己出面的哗变士兵,兴宣大院君李是应明面上拒绝了重新出山,还将士兵们赶走。但私下却派出家臣许煜前往协助哗变士兵的带头人金长孙、柳春万等人指挥。
在兴宣大院君的秘密指导下,本是一团乱麻的哗变士兵很快变得组织有序、计划严密,还发动了汉城大量的手工业者、小商人、城市贫民加入起义,使“士兵哗变”迅速转化为社会矛盾总爆发的“全城民变”。
![]()
别技军
在士兵的帮助下,汉城的市民们纷纷来到军械库抢夺武器,并与士兵们合在一起开始暴动。他们先是释放了被捕士兵和闵妃集团逮捕的政治犯,随后又高呼着“杀光闵氏”的口号捣毁了闵台镐、闵泳翊等闵氏权臣的府邸。
而为了完全扑灭闵妃集团的外援力量,起义军民们抢先袭击了别技军军营,并处死了日本籍教官。随后,他们于下午17时来到日本公使馆,但毕竟是混乱下的临时组织,成千上万的朝鲜军民竟然直到深夜才攻入公使馆,而且还让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溜走了。
![]()
起义军民攻打日本公使馆
![]()
大院君重掌政权,闵妃集团四面楚歌
闵妃集团面对哗变可谓“进退失据”,首先是对形势的误判,在哗变蔓延之时竟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但没有立即采取雷霆手段,反而先派出武卫大将李景夏去传达手谕,命令士兵解散归营,导致别技军被抢先消灭。
其次,被闵妃集团派出镇压起义军民的士兵不但没有采取镇压行动,反而在到达现场后立即倒戈,使得闵妃集团失去了最后的武装力量,不过也能看到他们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第二天清晨,起义军民决定趁热打铁,一举推翻闵妃政权,于是便冒着雨水向汉城王宫进发。由于起义士兵和汉城市民气势高涨,所以毫不费力地便攻入了王宫。
起义军民将躲在王宫的大批闵妃集团官吏打死,而克扣军饷的闵谦镐甚至连肠子都被打了出来,可见士兵们“积怨之深”。
![]()
群情激昂(剧照)
不过罪魁祸首闵妃却化装成宫女侥幸逃了出去,不得不说真是命好。而此时高宗李熙再次暴露出其懦弱的性格,他面对这种情况“毫无应对之法”,唯一想到的方法竟然是急召兴宣大院君入宫主政。
老谋深算的兴宣大院君如愿以偿,终于在多年后再次掌权。但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个烂摊子,虽然士兵和民众们比较拥护他,但成千上万的市民依然在宫中搜索闵妃,一是因为想除掉这个罪魁祸首,二是怕活下来的闵妃日后报复。
所以,即使兴宣大院君严再三下令让士兵们撤出宫中,却收效甚微,只好欺骗大家说“闵妃已死”,为此甚至还发布了国丧,并承诺赦免起义士兵和市民,这才让大家放下武器,从昌德宫撤走。
![]()
昌德宫
随后,兴宣大院君全面废除了闵妃集团所实行的“开放措施”,并进行了大批人事调换,将掌握兵权和财政的职位全部安排上自己的人,并下令把京城附近郡邑的粮米运往京城,作为士兵的军饷,这才终于暂时平息了局势。
但因为闵妃集团此前作恶多端,虽然兵变平息了下去,但是却处于稍微煽风点火一下就着的状态。果然,随着民间谣传逃亡在外的闵妃集团残余势力准备打回来,刚刚平静下来的汉城立马大乱,全城军民再次集合。
而大院君也只好宣布关闭城门并向大家发放武器装备,号称要和全城民众一起防备闵妃集团的反击,而此时的城内也开始了另外一轮对于闵妃集团残余势力的“清洗行动”,有一些人固然是之前的漏网之鱼,而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冤枉的。
![]()
随着谣言四起,起义士兵也开始怀疑起闵妃死亡的真实性了,便开始到处搜捕闵妃的踪迹。闵妃也只好再次向南逃亡到忠州长湖院避难。
![]()
中日介入,大院君被逮捕
朝鲜的排日风潮令日本舆论大为震惊,驻朝公使花房义质逃回日本后也主张进行武力报复。但明治政府鉴于自身羽翼未丰,又考虑到朝鲜作是中国属邦的地位,便决定先派花房义质率领军队接触兴宣大院君,胁迫其签订不平等条约。
随后,1500名日本士兵在花房义质、高岛鞆之助和仁礼景范带领下,气势汹汹地开赴朝鲜兴师问罪。
![]()
与此同时,洋务运动后实力有所增强的大清也开始看重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此次兵变事件正好能够成为“强化对朝宗主权”的时机。
兵变发生一周时间左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树声通过大清驻日公使黎庶昌的电报,得知了朝鲜兵变及日本要出兵朝鲜的消息。
在和朝鲜方面派驻中国的官员金允植和鱼允中沟通后,知道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为兴宣大院君后。张树声立即奏请清廷出兵朝鲜,而清廷也在随后批准了出兵朝鲜镇压乱党的计划。
但实际上,金允植便是“闵妃集团”的人,本来就和保守派一方势同水火,当然会将脏水全部泼向李是应,引导大清消灭政敌。
![]()
金允植
8月17日,约3000名大清士兵由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和统领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前赴朝鲜平乱,并于8月20日抵达与此前已经到达的道员马建忠会合,而此次随军人员中不仅有朝鲜官员金允植,还有张謇、袁世凯等后来中国的风云人物。
清军的目标是想尽快平乱,并不希望节外生枝与日本军队发生冲突,便在到达朝鲜后按兵不动,静观局势变化。
![]()
日本方面看到大清出兵朝鲜后也十分慌乱,决定立即率兵进入汉城与朝鲜谈判,试图将生米煮成熟饭。虽然兴宣大院君迫于压力让日本人进了城,还展开了谈判,但面对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却上演了拖字诀,并暗中筹划集全城之力击溃日军。
在谈判无果的前提下,可能是怕在城中遭到围攻,所以日军先行撤出了汉城,朝鲜民众也欢欣鼓舞,大喊反日口号。但兴宣大院君随后便发现,许多朝鲜人对同日本作战感到恐惧,不少士兵甚至开小差,这让他产生了浓浓的不安,便迅速向清军求援。
看到此情况,清军当机立断,派出200名士兵火速赶往汉城。两天后,马建忠也率领大军来到了汉城,兴宣大院君亲自前来迎接。
![]()
马建忠
但此时的他还不知道马建忠确实是来帮助朝鲜应对日本人,但更重要的目的是“平定叛乱”,将他这个所谓的“罪魁祸首”抓走审判。
8月23日,慈禧太后下令:“即着该督(张树声)饬令吴长庆酌度情形,稳慎进扎,务将李昰应获致,庶该国之乱自平”,这相当于正式开始批捕大院君。随后,马建忠两度与花房义质会晤,达成了推翻大院君的默契。
8月26日中午,兴宣大院君来到了清军大营,而马建忠在与其交谈没多久后,便开始指责其行为不妥,随后吴长庆表示自己握有圣旨,叫大院君去中国一趟。
![]()
吴长庆
随后,清军将李是应送上了前往天津的“登瀛洲号”军舰,并在之后受到了清政府的审问。但还好大清考虑到他朝鲜国王之父的身份,没有听从金允植的建议处死他,只是将其囚禁在直隶保定府,并在3年后的1885年释放了他。
大院君被捕后,清军迅速控制了汉城四大门和王宫内外,同时发布告示安抚民心。而在得到了金允植带来的朝鲜国王请求“镇压乱党”的手书后,吴长庆、袁世凯等人率清军攻打了哗变士兵的聚居地。
清军抓获了170多名参与兵变的士兵,金长孙、柳卜万等所谓的兵变“魁首”后续被凌迟处死,大院君一派的官员也先后被赐死或问斩。
![]()
清军
而在1882年9月12日,逃亡近两个月的闵妃一行在清兵的护送下抵达汉城,重新掌握了政权,逃亡过程中帮助她避难的人全部平步青云,闵氏家族的气焰也更胜往昔。
个人认为,从性质上来看,“壬午兵变”是一场规模浩大来势猛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群众爱国运动,而且在一天之内便推翻了封建统治集团,还获得了汉城几乎全城百姓的支持,不可谓不是一个成功的运动。
但同样,这场起义的主要带头人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起义的目的完全是出于营救战友的冲动和害怕遭到闵妃集团报复的防御性动作,后期更是拥戴另外一位独裁的封建统治者执政,可以说是——“毫无组织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
如果这场起义能够有一些深谙近代化制度改革政治人士的指导和计划,在起义成功后直接仿照西方建立“近代化的政治制度”,可能朝鲜半岛真的能够走向富强,成功避免了在1910年被日本吞并亡国的结局。所以,当时的朝鲜人民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错失了什么机会。
但历史无法改变,这场本能够改变朝鲜半岛命运的起义因为天生有缺陷,不但没有拯救朝鲜,反而给了外国势力进一步渗透朝鲜的理由,比如日本便以兵变中日本人被杀的事实,要求在日本公使馆驻军。
![]()
十九世纪末的在朝日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