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表哥那堪称童话般的恋爱。女友既美又体贴,当他出差风尘仆仆赶回,总有她热腾腾的饭菜相迎;他在游戏世界里厮杀时,她就坐在旁边静静读着书,偶尔纤纤素手递上削好的苹果。那三年,所有亲人的眼光里都写着“天作之合”——连表哥自己都以为,这必是命运之神特别惠赠的“天使”下凡。那时谁能预料到结局?
可婚后的光景竟如舞台剧般换了幕布。当初那个温柔女孩,开始频繁地翻查丈夫手机,冷不丁甩出那句伤人话:“你刚才是不是跟你女同事眉来眼去了?”他专注游戏片刻,便成了她口中“不务正业”;若是一碗饭迟了几分钟端上桌,她脸色已如覆霜雪:“你眼里还有没有这个家?”
表哥也仿佛被施了魔法似地变了,从那个“老婆最重要”的温柔爱人逐渐成了沉默寡言的人影。昔日三天一束鲜花的情怀消失了,三月过去竟连一句好话都不曾出口。每每相看互厌,竟都觉得累。无第三者插足,无家暴惨案——就是莫名其妙无法共生,最终只能让这本证书黯然作废。
曾经花好月圆,如今歧路行远,中间究竟潜伏着什么?
其实在许多人身上也如宿命般地轮回上演。恋爱时彼此不过是“他”和“她”,拥有各自边界与想象的空间。然而婚姻之后,角色与规则忽然变更:配偶的身份带来责任的重担,牵扯了原生家庭与新经济秩序的重构,乃至嵌入整个社会的角色网罗。
心理学里提及那“角色置换”——人天然随处境切换不同社会面具。恋爱期间,人们扮演的是情人角色:强调彼此的吸引、亲密,浓情蜜意的表达;而婚姻中戴上了配偶的面具:任务变成了责任担当、现实协作与步调统一。所以当舞台灯光变了的时候,人自然也不得不跟着变脸了。
恋爱时节,他眼中所恋,是那个黑夜共数星辰、海边携手踏浪、路边啃串串的女孩;她心中所悦,是那个深夜递送奶茶、拥抱惊惧观影的她,朋友圈高调宣告爱恋的男孩。然而婚后袭来的是房贷、车贷、婆媳周旋、育儿纷争,甚至是谁刷碗此等一地鸡毛的重锤,原来那花前月下甜蜜的幻影,渐被敲击得碎裂支离。
人们不是轻易弃爱了,只是陷落于一种“爱无能”的无奈里。
莱农和彼得罗在《我的天才女友》中,一个才女遇见年轻才俊教授,她求安稳庇护,他满心期待真爱。然而随着家庭添新生命,双方开始因琐事针锋相对:一方不愿困于子女,一方坚持传嗣成家;甚至请个佣人也足以演化为激烈争吵。莱农那句控诉掷地有声:“你想要的不是妻子,而是忠实的奴仆!”——一语洞穿婚姻本质的残酷:多少人在家庭中渐渐磨灭,仿佛灵魂被橡皮擦掉了一般。
最危险的心理陷阱是拿爱情模式去丈量婚姻生活。爱情如烟花璀璨耀目,婚姻却是一场经营日常;心热一时靠的是心动,百年相守靠的却是那一点安稳心定。
可惜太多人未做角色转换准备,便仓促登车,终了愕然察觉彼此已成了对方最不喜欢的那副模样。
他已不再处处忍让;她亦不再耐心体贴。他渴望暂时离开以得喘息空间,她却解读为疏离冷淡;她默默隐忍,他又觉得是莫名无理取闹。两人终于从处理具体问题,演变为纯粹的怒气相投,愈碰愈痛。
婚姻不是一场盛大感情剧的完结闭幕,而是一本新的修行日志摊开。
无论那人多么使你魂牵梦绕,多么与你心意相投,当你把戒指戴于无名指上那一刻起,她便不再完整属于那个独立时空中的她——而你也终究不再是你。这不是消极,是提醒醒世。
在泥泞人生之路上仍选择紧紧相拥,才使婚姻终有其超越琐碎的荣光。
是的,爱情里:“你仍然是你”;婚姻中:“我们携手重组一个我们自己”。
不苛责她或他保持原样,不强迫自我一成不变——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磨损、重塑中,还愿意相携走下去。那“我们”,在岁月变迁下重新生长出的彼此,才终是婚姻画卷上最美的身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