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原来骑自车先滑行一段再迈步上车,为啥现在大家不用这种方式了

0
分享至

大家都看过老电影没?里面的人骑自行车,都得扶着车把"哧溜"滑两步,身子一扭,片腿从后头"唰"地甩过去,跟演杂技似的,要是穿裙子,基本告别骑车。

现在呢?满大街共享单车,屁股一沾座,脚一蹬就走,利索得很。这老法子咋就淘汰了?是不是因为上车方式太土了?



二八大杠:全家指望的"铁骆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可是家里最金贵的"大件儿"。当时的人都说,一辆某久或某凰的加重二八车,能传三代,"人走车还在"真不是吹的。为啥非得买这大家伙?车轮28英寸高(约71公分),前头横梁锃亮,车座都快赶上成年人腰高了。

那时候男性普遍身高也就1米6多,坐上去脚尖都点不着地。可老百姓就认它,土路坑坑洼洼,大轮子碾过去稳当;横梁焊得结实,扛得住两百斤粮食;后座捆麻袋、前梁挂箩筐,全家吃喝拉撒全靠它驮。



这么个"铁骆驼",想骑上去可费老劲了。原地跨?腿不够长。直接蹬?死沉的车身得靠惯性带起来。所以老手们就练出一手绝活,左脚踩脚蹬子,右脚"噔噔"蹬地滑两步,借着力把身子顶起来,右腿从车尾画个弧跨过去,街坊邻居都管这叫"扫堂腿式上车"。

要是后座捆着货,还得改"前跨式",滑行中把腿抬高,从横梁上翻过去,活像骑马套鞍子。



技术锁死的身高,被时代撬开了

当年不是不想省事,是实在没招。那时候车座下头那根调节高低的快拆杆,看着简单,可要精密卡扣和好钢材。80年代那会儿的工艺,还是用螺栓拧紧的固定座更保险,要不拉货时候卡扣松了,人就得栽跟头。

再说身高这事儿,1米7的汉子踮着脚勉强能够着地,普通个头就只能"掏裆骑",小孩学车时候钻在横梁底下,半圈半圈蹬着走。



赶上下雨天更遭罪,土路变成烂泥塘,一捏闸就打滑,脚又够不着地,连人带车"出溜"就进沟里了,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帮小子骑车的狼狈样,过来的人都懂。

计划经济那会儿,百货大楼里清一色的黑漆二八车。偶尔有几辆26英寸的"坤车"(女式车),横梁改成斜杠,总算能前跨上车了,可货架软、轮子小,拉两袋米都晃悠,老百姓都嫌它"不顶用"。买辆自行车还得要工业券,普通家庭得攒好几年,谁敢为了舒服不要耐用性能?



三个变化,让"扫堂腿"翻了篇儿

工业进步,自行车"瘦身"了,90年代往后,合金钢和一体锻压技术成熟了。车架不用再焊那么粗的横梁,几根细钢管就能组出结实的三角结构,又轻巧又扛造。

快拆杆普及了,座位高低随便调,1米6的姑娘也能双脚稳稳踩地。现在的共享单车用的铝制车架,重量还不到老二八车的一半,原地一蹬就走,犯不着滑行借力。



营养好了,个头蹿了,1982年那会儿,中国男人平均身高才1米67,到了2020年已经涨到1.71厘米左右了。这变化全靠饭碗里的油水,80年代每月半斤肉都得算计着吃,90年代鸡蛋牛奶管够,00后都是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

现在1米8的小伙子骑复古二八车,脚掌轻松撑地,再也用不上扫堂腿式上车了。



自行车从"拉货骡子"变成"健身搭档",当年一辆二八车=全家公交车+运货车。孩子坐前梁,媳妇侧坐后架,老爷们儿咬牙蹬车,五公里内全搞定。

现在呢?家家都有小汽车,快递直接送上门。自行车成了健身工具,弯把公路车、减震山地车,怎么轻快怎么来。就连送外卖的电瓶车,也设计成低梁矮座,抬腿就上,以前的上车方式早用不上了。



消失的上车法,藏着温情的记忆

虽说老式上车法淘汰了,可那份人世间的烟火气让人怀念。那时候小伙子载姑娘搞对象,刚处上的坐后面,热恋期的缩在前梁,发丝蹭着他下巴。坑洼路上"咣当"一颠,两人撞个满怀,脸红到耳根。

那时候许多孩子脚后跟常留车轮卷的疤,坐后座得绷紧腿,脚伸太靠里绞进辐条,能扯掉一块皮。



要是哪个当爹的心里没数,没发现后座孩子的脚掩到车轮里了,还站起来使劲蹬,孩子准疼得哇哇直哭;侧坐的姑娘更危险,跳车时裙子挂住轴钉,摔个结结实实。

那时候赶时间的老爸,右手扶自己车把,左手推另一辆空车,"双车漂移"过闹市。孩子坐后座搂着他的腰,汗味混着烟草味,成了童年最安心的味道。这些都是我的童年回忆,相信也是你的。



从"滑行跨栏"到"抬腿就走",自行车上车的变迁,像一把尺子量出咱们过日子的进步,工业底子厚了,材料工艺掰开了卡脖子的手;饭碗里油水足了,孩子个头蹿过父辈;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再不用大轮子扛颠簸。

这些变化都沉淀在普通人蹬车起步的一瞬间,省了力气,稳了日子,也迈向了更轻快的远方,哎,好久没骑自行车了,你们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际民航组织判定俄罗斯对马航MH17被击落负责,俄正式提起上诉

国际民航组织判定俄罗斯对马航MH17被击落负责,俄正式提起上诉

山河路口
2025-09-19 11:47:04
重庆市政府原参事封毅被查,曾任市财政局局长近8年

重庆市政府原参事封毅被查,曾任市财政局局长近8年

澎湃新闻
2025-09-19 20:22:27
换了四辆车之后,我对六座SUV彻底失望了,这些家庭要买更不推荐

换了四辆车之后,我对六座SUV彻底失望了,这些家庭要买更不推荐

小李车评李建红
2025-09-19 06:51:08
西贝三方输家:贾总于总兰总,翻车原因各不同,没一个值得同情

西贝三方输家:贾总于总兰总,翻车原因各不同,没一个值得同情

奥字侃剧
2025-09-19 13:48:01
胖东来回应“酥饼生产日期比发货日期晚一天”:快递员未按标准发货流程执行

胖东来回应“酥饼生产日期比发货日期晚一天”:快递员未按标准发货流程执行

界面新闻
2025-09-19 09:13:47
宋子文去世前把日记捐给美国,要求 30 年后公开,果然有大瓜!

宋子文去世前把日记捐给美国,要求 30 年后公开,果然有大瓜!

抽象派大师
2025-09-19 15:45:07
这辈子你最闹心的经历是啥?网友:自认心灵纯洁的朋友一定要慎看

这辈子你最闹心的经历是啥?网友:自认心灵纯洁的朋友一定要慎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8 00:15:06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4段婚姻敛财3000万,再也不能用美貌骗婚了

汉史趣闻
2025-09-19 14:32:28
10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4罚3禁1扣车”,处罚明确了

10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4罚3禁1扣车”,处罚明确了

起喜电影
2025-09-19 11:05:11
国民党新主席票数领先!张亚中全岛通告,两岸关系再升级

国民党新主席票数领先!张亚中全岛通告,两岸关系再升级

平祥生活日志
2025-09-19 09:03:00
10点,杨翰森NBA首秀,格林将亲自“调教”,开拓者能击败勇士?

10点,杨翰森NBA首秀,格林将亲自“调教”,开拓者能击败勇士?

体育新角度
2025-09-19 20:39:40
意外?朝鲜计划去日本参加亚运会!日本政府原则上禁止朝鲜人入境

意外?朝鲜计划去日本参加亚运会!日本政府原则上禁止朝鲜人入境

念洲
2025-09-19 07:47:51
上海调整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上海调整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和讯网
2025-09-18 19:04:23
两地紧急通知:今天停课!

两地紧急通知:今天停课!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9 00:20:49
盘点上海团餐企业绿捷:日供60万份学生餐,8月中标20多所学校

盘点上海团餐企业绿捷:日供60万份学生餐,8月中标20多所学校

上游新闻
2025-09-18 18:12:10
福建首富中年丧子,花费10亿纪念独子,如今寸步不离带外孙玩耍

福建首富中年丧子,花费10亿纪念独子,如今寸步不离带外孙玩耍

吃瓜局
2025-09-19 15:14:51
牛学辉被注射死刑,临刑前对父亲说了五个字:爸爸,没事的

牛学辉被注射死刑,临刑前对父亲说了五个字:爸爸,没事的

纪实录
2024-06-08 20:42:59
巴官方实锤:57空战最新数据曝光!歼10C战果重新修正?

巴官方实锤:57空战最新数据曝光!歼10C战果重新修正?

霁寒飘雪
2025-09-18 21:16:16
乌无人机奔袭1300公里,再炸俄两座炼油厂,俄放弃部分炼油厂维护

乌无人机奔袭1300公里,再炸俄两座炼油厂,俄放弃部分炼油厂维护

山河路口
2025-09-18 18:59:36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前证代公开指控,公司暂未回应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前证代公开指控,公司暂未回应

深蓝财经
2025-09-19 19:27:31
2025-09-19 21:20:50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407文章数 5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将试航北方海路新路线 中方回应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房产
家居
艺术

今日热点:电影《震耳欲聋》定档1004;《惊天魔盗团3》发布新预告……

教育要闻

“初中补了3年课,高一就露馅了”,家长晒女儿分数,看清了现实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