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印尼(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联想到风景如画的巴厘岛。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和金砖国家正式成员,印尼和我们也有了相当密切的商业往来。但现在它们却突然对我们搞起了“经济突袭”。
上百个中资项目被强行冻结
2025年8月,印尼新总统普拉博沃突然宣布冻结127个中资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从雅万高铁二期,到镍矿加工厂,以及大大小小的能源、基建、制造业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投资规模加起来超过上千亿元人民币。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令人难免感到错愕,要知道,在7月份中印刚刚签署了高达6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合作协议,建厂地点都选好了,预计在2026年底进行投产,现在你说翻脸就翻脸。
而它们放出的理由是我们早已听烂的“国家安全审查”和“经济主权”、这么眼熟的理由,到底之前是谁一直在用呢?没错,当然是“白头鹰”啦,所以这波又是谁在搞鬼,相信聪明的网友们心里已经跟明镜似的了。
印尼的这波“经济突袭”,本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但没想到却被我们以雷霆之势迅速做出了反击,而这波反击直接打在它们的七寸上。
第一, 对进出口贸易的精准施压,打击出口依赖。
海关迅速升级对印尼输华的货物检验程序,印尼超过50%的工业中间品及30%以上的机电设备都依赖中企供应。在贸易审查收紧后,当地许多工厂因为关键零部件的缺失陷入瘫痪。
大量的热带水果,如榴莲、山竹等在港口滞留,因高温导致腐烂,农产品损失惨重。
第二, 对供应链迅速调整。
在镍矿被限制出口后,中企迅速与菲律宾、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等签订新的镍矿供应协议,没了我们的冶炼技术和销售渠道,光是原矿实在卖不出啥好价钱。
你给我加关税,反过来我也能给你加。我们对印尼出口至华的不锈钢关税最高加到了43%,印尼至少30%的钢材都销往中国,这威力不可谓不大。同时,为了抢占印尼让出的市场份额,我们对欧洲市场的钢材降价15%,直接导致印尼本土矿业集团股价暴跌。
第三, 进行国际仲裁,削弱话语权。
大量中企向国际仲裁法庭提起了诉讼,加起来的索赔金额庞大。印尼的这些政策直接引发国际资本撤离,股市波动相当剧烈。根据伦敦金属交易所公布的信息,国际镍矿价格已经暴跌了7.2%,本土主要矿业公司市值蒸发高达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1.168亿)。
这直接使其在全球资源市场的话语权被削弱。
强硬的策略只会自食其果
在我们通过多元化供应链降低对其的进口依赖的同时,由于中国采购的转移,印尼的镍矿和橡胶以及农产品都面临着大量的订单流失,一部分工厂也因为缺少关键的中国产零部件而陷入停摆。
这种强硬的政策已经导致当地供应链断裂,当地的橡胶出口和棕榈油等的出口皆受阻,在新规推行的第一周,短短七天内当地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3535亿)。
我们的反制措施精准地打在它们七寸上,这次的事件足以证明,单方面的强硬施压有害无利,只有合作共赢才能长久。
对于中方这波雷霆反击,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点赞、留言,在评论区一起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