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京东健康宣布战略投资国内知名医美连锁机构“悦美医疗”,正式攻入线下医美市场。
这标志着,互联网大厂在医美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在此之前,美团、拼多多、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巨头均已“捷足先登”,率先在医美市场落下战略重子。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医美市场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转型期。随着监管趋严和消费者认知提升,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这为具备资金和技术优势的互联网企业提供了绝佳入场时机。
巨头搅局,几家欢喜几家忧
面对互联网巨头冲击波,有人欢喜,有人忧。
“忧”的是中小医疗美容连锁机构。巨头入场,将使得行业流量与用户争夺白热化。一方面,巨头依托庞大用户基础与资金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将对中小医疗美容连锁机构生存空间造成挤压;另一方面,当下中小医美机构获客成本本就居高不下,在巨头低价引流策略下(如拼多多“百亿补贴”使热玛吉降价40%),将面临大量客户流失危机。除此之外,从资金到供应链,再到数字化运营、成本控制,中小医美机构都毫无胜算。
喜的是以敷尔佳、可复美等为代表的走“妆械融合”之路的美妆品牌。
以敷尔佳为例。作为医用敷料第一股,敷尔佳比如今的互联网巨头更早布局医美赛道,但与巨头们的打法不同,敷尔佳的“杀手锏”是械字号医用敷料,主要用于修复轻中度痤疮以及医美术后肌肤创面愈合。
换言之,敷尔佳切入的,是医美“后市场”。
此前,敷尔佳的拳头产品——医用修复贴系列(黑膜/白膜)在医院皮肤科、激光美容科及轻医美机构中,已经构建了难以撼动的专业口碑。不久前,敷尔佳推出全新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液(Ⅱ类医疗器械),进一步完善了械字号产品矩阵。
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医用敷料市场规模将达979亿元。这一数据的背后,是三大核心需求的共同推动:轻医美人群术后修复刚需、问题性皮肤治疗需求升级,以及功能性护肤理念的普及。互联网巨头的入场,有望把市场蛋糕做得更大,敷尔佳也有望分到更多“羹”。
后市场突围,敷尔佳的“医疗信任”护城河
就市场竞争力而言,敷尔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医疗器械+化妆品”双轮战略,实现“专业医疗信任”与“大众消费需求”的协同共生。
在医美端,械字号产品持续深耕术后修复场景,覆盖光子嫩肤、水光针等主流项目,通过医院、医美机构的专业渠道建立用户信任。在护肤端,妆字号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线下渠道触达日常消费者,以“功效可视化”满足抗老、美白、保湿等多元护肤需求。
敷尔佳的渠道布局,强化了这一战略的落地。线下,敷尔佳深度合作全国众多知名医美机构及美容院线,稳固专业渠道口碑,强势进驻超两万家连锁药房及数千家主流商超和化妆品集合店,将产品便捷触达广阔消费终端。线上,敷尔佳的销售网络全面覆盖包括抖音、天猫、京东、小红书等在内的主流电商及社交平台,构建了完善的社交媒体矩阵,全方位进行用户沟通与互动,无缝衔接多元购物场景。
这种生态闭环的形成,让敷尔佳既能服务医美用户的高阶需求,又能以科技力降维打击大众护肤市场。全域渗透+声量共振,更能跑出市场“加速度”。
科技筑基,研发与生产的双重壁垒
敷尔佳在科研与生产端的投入,构筑了品牌更深层次的护城河。在北方美谷生产基地,医药级生产线为新品研发和生产提供质量保障;在哈尔滨与上海的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催生的专利技术已有数十项。
国家药监局对械字号产品的监管日趋严格,而敷尔佳凭借多年深耕医疗赛道的研发积累,在合规性上已建立显著优势。这种重资产科研布局,让品牌在面对行业“成分内卷”时,始终保有技术纵深。据了解,当前敷尔佳正通过联合顶尖高校及行业伙伴,深耕原料研发,尤其在超分子技术及中国特色自然资源应用上寻求突破,并探索AI赋能研发提升效率。
当互联网巨头用流量重构行业规则,敷尔佳“稳增长”逻辑,不仅是产品力的胜利,更是对用户需求深度洞察与长期价值主义的坚守。在医美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种以专业为根基的创新模式,或将为行业提供一条可持续的增长范式。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本账号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账号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账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