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初,西安发布了10个区县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其中就包括高陵,对高陵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定位为:
西安都市圈综合性新城、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渭北先进制造业走廊核心区。
近日,高陵官网发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从全域范围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对高陵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更为细致入微的擘画。
![]()
值得留意的要点有,其一为地铁线路的规划;其二是区域协同发展。
规划有4条地铁线路,包括10号线及支线、7号线、21号线、17号线及支 线,实现与西安主城区之间的快速交通。
其中,10号线支线,自军庄站引出向北沿桑军大道,在泾环北路北侧向西进入泾河新城。
不过,这并不是10号线支线的首次曝光,早在2023年5月公示的《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中,该线路就已存在,线路起点、走向与本次规划中基本一致。
而7号线和21号线则已纳入地铁四期规划中。据最新消息,地铁四期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影响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力争尽快报批。
![]()
根据规划,7号线会向高陵方向延伸,与10号线相交,向东直至高陵站。7号线一期工程起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站,止于耿镇站,未来延伸至高陵的部分应属二期项目。
21号线同样会向北延伸进高陵,与7号线在耿镇附近交汇,之后继续向北直达鹿苑街道。其一期工程北向止步港务大道,延伸至高陵部分预计为二期项目。
而地铁17号线,也就是图中的“阎机铁路”,全长约69.3km,全线共设8座车站(另预留1座),计划在2028年建成通车。
17号线即为富平(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串联起富平、阎良、高陵、泾河新城等多个北跨重要发展区域,是一条连接机场的渭北横向市域快线。
![]()
17号线支线为高陵站至渭南高新区。
由图可见,在建中的西延高铁高陵站,预留了17号线支线接轨条件,将从高陵站向东延伸至渭南高新区(即高陵至渭南市域铁路)。
进入渭南后,沿东风大街走线终点为前进路,沿线设3个地铁站点。(由图预测,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文件为准)
![]()
高陵作为西安北跨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在城市协同、产业布局上不断发力,更是借助西安都市圈的打造,积极融入大西安发展版图。
规划文件显示,高陵将立足西安“北跨”发展要求,打造渭北发展带的核心片区。
一、融入西安都市圈区域格局
以高陵-泾河新城片区建设为落脚点,西接西咸、东接渭北工业园,融入渭北空间发展主轴;南联西安中心城区,北接三原及富阎一体化板块,形成优 势互补南北联动发展新格局。
积极对接先进制造业走廊核心区, 推进高陵与泾河新城、空港新城形成融合发展战略空间。
![]()
二、建设都市圈综合性新城
落实西安“北跨”发展要求,加强与浐灞国际港的协调与连通,形成南北联动发展新格局。
打造渭北先进制造业发展带的核心片区,落实渭北汽车与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单元、兵器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单元。
推进高陵产教园区建设,打造现代职业教育聚集地。
三、加强周边区域协同,包括产业协同和交通协同。
积极融入先进制造产业带,服务支撑西安北跨, 加强西安都市圈协作力度。
推进高陵与泾河新城、空港新城形成融合发展战略空间,促进高陵-泾阳一体化协同发展、高陵-三原生态农业优先循环、高陵-未央、灞桥、临潼高度经济互通协动。
高陵-阎良、富平高科技产业互动,依托西咸北环线,形成渭北先进制造业走廊核心区、西安都市圈跨渭发展核心区,搭建全方位的产业服务平台。
交通协同,落实西延高铁高陵站,预留第二货运北环线及机场至富平铁路通道空间,推动西安至高陵轨道交通建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