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红豆退主锡商银行:国资接棒能否破解零售单腿跛行困局?

0
分享至

8月8日,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锡商银行”)发布公告称,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受让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该行5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5%)。

此次交易中,民营企业集团红豆集团退出锡商银行核心股东序列,无锡市属国企国联集团接棒。这意味着,锡商银行成为继江西裕民银行、安徽新安银行之后,第三家正式易主国资的民营银行。而作为锡商银行发起股东的红豆集团,则不再是主要股东。


公开信息显示,国联集团业务覆盖金融控股、实业投资、城市运营等领域,旗下拥有证券、信托、租赁等多张金融牌照。

红豆集团断尾求生

红豆集团是锡商银行的创始发起方与长期核心股东。《财中社》梳理发现,2020年4月,红豆集团联合7家无锡民企发起设立锡商银行,成立之初即持股25%成为第一大股东;集团实控人周海江亲任锡商银行首任董事长,该行党委组织关系也隶属于红豆集团党委,后续接任董事长奚国光亦出身红豆集团,人事与治理层面深度绑定。

红豆集团作为创始于1957年的大型跨国民营企业集团,旗下坐拥红豆股份(600400)、通用股份(601500)两家主板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的紫杉药业,业务覆盖服装、轮胎、制药三大领域。

然而,这家曾以多元化布局和国际化视野著称的老牌民企,自2024年起却深陷经营与财务双重危机,昔日的发展光环逐渐被流动性压力的阴影笼罩。

经营业绩的滑坡成为危机的首个信号。截至目前,红豆集团仍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但从已公布的前三季度数据可见颓势: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48.7亿元,同比下滑12.1%;归属母公司净亏损2.6亿元,同比骤降196.3%。核心上市平台的表现更为刺眼——红豆股份创下上市24年来首次亏损,2024年归母净亏损2.4亿元,同比暴跌893.8%,服装主业受消费疲软与行业竞争加剧影响,营收与利润双承压。

财务端的压力则呈现全面升级态势。截至8月13日,红豆集团债券余额总计43.5亿元,其中最高利率达9.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折射出市场对其信用风险的担忧;而2025年到期债务规模高达25.5亿元,最高利率7.8%,短期偿债压力陡增。为缓解资金链紧张,2025年以来,集团及周海江家族核心成员(包括周海燕、刘连红等)密集质押核心资产,涉及红豆家纺、红豆居家服饰、江苏民营投资等多家公司股权,质押动作之频繁,凸显流动性储备的枯竭。更严重的是,因连续6个月内出现3次以上票据逾期,集团已被上海票据交易所暂停商业汇票承兑服务,信用受损进一步收窄了融资渠道,形成“融资难—流动性紧—信用降”的恶性循环。

为突围困局,红豆集团选择了“变卖核心资产”的自救路径,核心资产剥离动作密集且紧迫。其中,通用股份的控股权转让堪称典型——2025年1月,集团与广州工控签署转让意向协议,拟出让通用股份24.4%股权,仅两个月后便因“客观情况变化”终止;但危机不等人,3月27日终止协议的同时,集团迅速启动新的转让计划,4月1日即与苏豪控股达成21.2亿元交易,以每股5.44元的平价转让3.9亿股(占比24.5%),交易完成后通用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江苏省国资委,红豆集团持股比例降至16.9%。这场“两度转手”的股权交易,本质是通过剥离轮胎板块核心资产紧急回笼资金。

资产处置的紧迫性,在后续的股权质押与司法纠纷中进一步凸显。6月20日,红豆股份公告显示,控股股东红豆集团持有的2.16亿股被司法标记或冻结,占其所持股份的15.96%、公司总股本的9.4%;截至当日,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冻结、标记股份合计占其持股的15.66%。更严峻的是,红豆集团对红豆股份的质押比例已达99.90%(13.51亿股),几乎将所持股份全部用于融资,且股价已跌破质押平仓线,平仓风险一触即发。

仅6天后,通用股份再曝风险——红豆集团持有的6219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司法标记,占其所持股份的23.21%,涉及债权金额及执行费用2.38亿元,冻结期至2028年6月。截至公告披露,集团持有的通用股份累计被冻结、标记41.44%,债务纠纷的蔓延已直接威胁到其对剩余资产的控制力。进入8月,流动性压力仍未缓解,8月6日,通用股份公告称,集团关联方无锡红豆国际投资通过集中竞价减持500万股(占总股本0.31%),这一动作与此前转让控股权形成延续,显示集团仍在通过“小步快走”的资产处置维系资金链。

高息差难遮增长疲态

锡商银行的诞生紧扣国家金融改革脉搏,也深度贴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2019年9月16日,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同意筹建锡商银行,使其成为全国第19家、江苏省第二家民营银行。

锡商银行由8家无锡民营企业联合发起设立,注册资本20亿元。除红豆集团外,还有澄星实业集团、恒力集团子公司江苏恒科新材料、兴达投资集团等企业参与其中。

从审批筹建到正式开业,锡商银行历时7个月。2019年9月获批后,筹建组迅速完成股东资格确认、高管团队组建等工作,2020年4月14日正式注册成立,4月16日举行开业仪式。

从2021年到2024年,锡商银行经营呈现“扩张换挡、盈利分化”的特质。

规模增长维度,该行总资产从2021年257.9亿元攀升至2024年402.8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20%,但2024年同比增幅收窄至9%,较2022年21%、2023年18.5%的高速扩张态势明显降温,规模驱动引擎开始换挡。

盈利表现呈现矛盾态势,营业收入在2023年冲高至16.2亿元后,2024年回落至11.9亿元,同比降幅达26.7%;净利润却连续四年保持增长,2024年录得4.2亿元,同比提升8.4%,在民营银行普遍面临盈利压力的背景下,该行的成本管控与收益结构优化能力尤为突出。

最引人瞩目的是净息差表现:2023年,锡商银行的净息差飙升至6.16个百分点,2024年虽回落至5.59个百分点,仍大幅领先同业——同期城商行平均不足2个百分点、民营银行3-5个百分点,锡商银行构建起显著的利差竞争壁垒。

而在风险抵御层面,即便2024年不良贷款率升至1.25%,拨备覆盖率仍维持241.83%的高位,远超120%的监管红线,风险缓冲垫厚度可观。

零售单腿跛行,中间业务吞噬利润

2024年,锡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了惊人的-84.7%。这不仅是一组刺眼的财务数字,更揭开了这家民营银行长期深陷“单腿走路”的发展困局。

这一指标意味着,该行每实现100元营业收入,非利息业务板块就要吞噬84.7元的利润空间,而这样的亏损并非短期波动——从2021年到2024年,锡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已连续四年处于负值区间,且亏损规模逐年扩大:2021年净亏损4亿元,2022年增至6.3亿元,2023年突破9.7亿元,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10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业务结构“重利息、轻中间”的固化特征愈发明显。

深究这一现象的根源,与锡商银行零售信贷业务的狂飙式扩张密切相关。该行零售贷款占比常年维持在70%以上,2024年更升至78.3%,“锡锡贷”等产品的利息收入成为支撑盈利的绝对主力。

然而,作为一家物理网点仅1家的民营银行,锡商银行区域服务覆盖能力有限,零售业务的快速扩张不得不高度依赖助贷平台合作与联合贷模式,这直接推高了业务全链条的成本压力。

在获客端,该行主要依托度小满、易借速贷等外部平台引流,需支付高额分佣;运营端,客服与催收团队的人力成本随业务规模扩张逐年增长。这些成本均计入非利息支出,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高达10.3亿元,而对应的中间业务收入仅0.4亿元,形成每1元收入对应29元支出的畸形成本结构。

与同业相比,锡商银行的结构性缺陷更为突出。网商银行依托支付宝生态,2024年非利息收入占比达25.2%,理财代销等中间业务贡献显著;微众银行凭借财富管理布局,该比例亦达20.8%。这些同业通过“零售+中间业务”的协同模式,既巩固了客户黏性,又平衡了收入结构。而锡商银行不仅未能复制这种模式,反而因中间业务能力的缺失,让零售扩张成为成本负担。

这种单一依赖利息收入的业务结构,正将锡商银行推向多重风险的交叉点。短期来看,盈利对利息收入的高度依赖使其对利率波动和消费周期极为敏感——2024年利息净收入增速放缓时,营业收入立刻明显承压。长期而言,中间业务的“成本刚性”与收入不足将持续侵蚀利润空间,而零售客群集中于次级市场的特征,在经济下行周期可能导致违约率上升,迫使银行计提更多拨备,进一步挤压盈利空间。

国联集团的入主,为锡商银行注入了国资资源的新动能。市场期待,这场股权更迭能推动银行加速对接对公业务场景,在保持净息差优势的同时,打破零售依赖的路径依赖,真正走出“单腿走路”的困局,迈向业务结构更均衡的发展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6国外援候命,高市通知全球,对华打响第二枪,解放军被逼上硬菜

军机Talk
2025-11-14 11:02:16
刘强东铁腕 “斩” 老臣!京东副总裁邵京平双 11 被开除

刘强东铁腕 “斩” 老臣!京东副总裁邵京平双 11 被开除

诗意世界
2025-11-14 15:06:16
中国持续加码施压,解放军也站出来警告,一张日语海报配了21个字

中国持续加码施压,解放军也站出来警告,一张日语海报配了21个字

时时有聊
2025-11-14 21:37:35
越秀领导,被央企告了!

越秀领导,被央企告了!

风声声
2025-11-14 16:00:55
“太子集团”申请解冻部分被新加坡冻结资金,用于发工资和支付必要开销

“太子集团”申请解冻部分被新加坡冻结资金,用于发工资和支付必要开销

红星新闻
2025-11-14 16:15:14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霹雳炮
2025-11-14 19:22:49
泪目!34岁刘诗雯6战全运金牌收官 满手肌贴导演0-2落后逆转超燃

泪目!34岁刘诗雯6战全运金牌收官 满手肌贴导演0-2落后逆转超燃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5 01:00:48
大反转!狗咬人事件凶器上只有死者DNA,重伤者疑被自己人所伤?

大反转!狗咬人事件凶器上只有死者DNA,重伤者疑被自己人所伤?

乌娱子酱
2025-11-14 16:46:28
中国没有天堂,中国人是极度极度极度危险的存在

中国没有天堂,中国人是极度极度极度危险的存在

军武数据库
2025-11-14 15:23:06
日本在准备打仗:一旦动武,日本数万部队将沉入东海?这不是预言

日本在准备打仗:一旦动武,日本数万部队将沉入东海?这不是预言

大国观察眼
2025-11-14 12:05:08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探源历史
2025-11-13 18:22:20
枸杞立大功!中科院发现护肝因子:6周改善肝损伤,助力肝脏减负

枸杞立大功!中科院发现护肝因子:6周改善肝损伤,助力肝脏减负

思思夜话
2025-11-13 17:27:27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驾驶证不再是12分?车辆将不再年检?交警:有车没车都需要了解下

李博世财经
2025-11-14 14:23:08
CCTV直播!陈梦大战王曼昱,孙颖莎对决朱雨玲 女单世界冠军爆冷出局!

CCTV直播!陈梦大战王曼昱,孙颖莎对决朱雨玲 女单世界冠军爆冷出局!

好乒乓
2025-11-14 10:36:31
金鸡奖评委名单惹争议,有张艺谋还有张译,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金鸡奖评委名单惹争议,有张艺谋还有张译,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萌神木木
2025-11-14 18:18:31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14 21:42:06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云鹏叙事
2025-11-14 10:26:55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被日本威胁驱逐出境的总领事薛剑,又发了1条消息,日本人破防了

时时有聊
2025-11-14 10:00:30
太恶劣!上海一男子竟在医院干这事!刑拘

太恶劣!上海一男子竟在医院干这事!刑拘

上海法治声音
2025-11-14 11:10:11
从想再生一胎到法庭对峙,钟嘉欣的婚姻碎得太突然

从想再生一胎到法庭对峙,钟嘉欣的婚姻碎得太突然

述家娱记
2025-11-14 20:47:46
2025-11-15 04:43:00
财中社 incentive-icons
财中社
国内领先的以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金融信息服务商
98739文章数 2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游戏
教育
公开课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旅游要闻

川西私藏的秘境!党岭葫芦海的彩林与湖泊,承包整个秋冬的治愈

迟迟没有Switch2版!这三款任天堂第一方游戏太可惜

教育要闻

那年高二,我们都以为还有时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