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每天低头码字超过十小时的社畜,我的脖子早就发出了抗议信号。最开始只是后颈偶尔发酸,后来发展到转头时会听见“咔咔”的响声,现在严重的时候整个肩膀到后脑勺都像被水泥封住,晚上睡觉翻个身都能疼醒。最离谱的是有次开会突然头晕目眩,差点从椅子上栽下去,去医院拍片才知道颈椎曲度都快变直了。
![]()
试过的偏方简直能写本《颈椎自救失败大全》。跟着网红视频做“三天改善颈椎病”的操,结果某个扭脖子的动作做得太猛,当场眼前发黑差点呕吐;花大价钱买的记忆棉枕头,睡醒反而落枕更频繁;按摩店师傅说我筋骨粘连要大力推拿,按完当晚疼得只能平躺不敢动。最绝望的是有次发作时贴了普通膏药,皮肤过敏起了一片红疹,又痒又疼简直雪上加霜。
![]()
转机出现在同事的推荐下尝试了老廖贴膏。这个膏贴贴上一会后就能感觉到温热的渗透力,像是有人用掌心持续焐着酸痛的部位。特别惊喜的是它完全不会闷汗,我这个过敏体质贴着上班一整天都没出现刺痒。坚持连续用下去后,早晨起床时脖子不再像生锈的门轴,转头看后视镜也不用整个人转过去了。
当然光靠外用品治标不治本,我逐渐摸索出一套组合疗法。首先是改良了办公环境,把笔记本电脑架到视线平行的高度,又买了能支撑腰部的工学椅。
![]()
我还每工作45分钟就强制自己做“米字操”——用下巴在空中写米字,这个动作比大幅度的摇头晃脑安全得多。晚上睡觉前会把热盐袋敷在颈窝处,配合着慢慢仰头低头,能感觉到僵硬的肌肉在慢慢化开。
有段时间症状减轻就松懈了,周末躺在沙发上刷了半天手机,第二天整个右臂都麻得像过电。这次教训让我明白颈椎养护是持久战,现在连追剧都改用投影仪投到天花板看。最近还发现游泳特别有效,特别是仰泳时水流自然牵引颈椎的感觉,比任何牵引器都舒服。
![]()
要特别提醒的是,急性发作期千万别随便找人扳脖子。我有次疼得受不了去街边按摩店,师傅一扭我脖子就听见“咯噔”声,吓得马上去医院,医生说再用力点可能会伤到椎动脉。现在疼得厉害时就贴膏药配合热敷,等急性期过了才做温和的拉伸。
饮食调理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环。中医说我是气血瘀滞型颈椎病,现在会刻意多吃些活血的食物,办公室常备的咖啡也换成了玫瑰花茶。意外收获是睡眠质量变好了,可能和颈椎压迫减轻也有关系。
![]()
最近三个月坚持下来,最明显的改善是头晕症状消失了。虽然伏案工作久了还是会酸胀,但不会像以前那样疼得影响睡眠。上周末家庭聚会时,小侄子突然从背后扑过来抱我,要放在过去这一下能让我脖子僵半天,现在居然能灵活地转身接住他。这种小小的幸福感,大概是长期对抗颈椎病的人才能体会的珍贵礼物。
说到底颈椎问题就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代价,但只要我们比伤害它的速度更快地修复它,就总能找到平衡点。我的经验是:选对适合自己的辅助产品,养成随时中断不良姿势的警觉,找到能长期坚持的舒缓运动。别指望有什么神药能一劳永逸,但也不必悲观到认为只能与疼痛共存。就像我此刻在电脑前打字,每隔四十五分钟就会停下来做组肩颈放松——这已经成为身体的新记忆,比任何膏药都长效的自我保护机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