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悲情李和曾:被父亲踹成京剧大师,晚年病死在家,3天后才被发现

0
分享至


(李和曾与妻子李忆兰)

李和曾是名震菊坛的京剧大师,他先学“高派”,在此基础上兼修“麒派”,唱腔高亢激昂,大气磅礴,感染力极强,尤其擅演悲剧。

李和曾擅演的剧目有《逍遥津》《斩马谡》《李陵碑》《辕门斩子》《生死牌》《孙安动本》《节振国》等。他与京剧名家李宗义,并称“高派二李”。

京剧界有种说法:李和曾被父亲一脚踹成了京剧大师。这是怎么回事?

李和曾的妻子是评剧名家李忆兰,患难岁月里,这对艺术伉俪有着怎样催人泪下的家事、情事?晚年李和曾病死在家,为何3天后才被人发现?

01


(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

1921年2月11日,李和曾出生于北京,父亲是小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

李和曾的父亲是京剧名票,一有时间就召集好友来家里,他们拉二胡、吊嗓子,互相切磋。

耳濡目染下,李和曾小小年纪就迷上了京剧。7岁时,父亲将他送到私塾读书。李和曾的兴趣全在唱戏方面,读了两年私塾,文化成绩平平。

李父思想开明,认定儿子是唱京剧的好苗子。1930年,他将9岁的李和曾送到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习京剧。


年轻时的焦菊隐(1905年12月11日—1975年2月28日)

该校由焦菊隐创办,男女生合校,是一所培养戏曲人才的新式学校。由于教学环境宽松,加之李和曾玩心重,入学半年没有大的长进。

不久李和曾首次登台,父亲非常激动,还带了几个票友去给儿子捧场。

演出结束,李和曾满心欢喜回到家。父亲铁青着脸坐在椅子上,他说:你给我离近点。李和曾小心往前挪了两步,父亲猛然抬腿,一脚踹在李和曾的肚子上。

李和曾站立不稳,“噔噔噔”后退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父亲呵斥道:你今天演了个啥角色?

原来,李和曾学艺不精,老师安排他演了打大旗的,一句台词都没有。


(早年李和曾在《斩马谡》中饰演的“诸葛亮”)

李和曾气性很大,一晚上也没睡觉。急火攻心,第二天一早他脖子肿大,两腮鼓起,患上了腮腺炎。

李和曾知耻而后勇,他没有请假,带病返回学校。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勤学苦练,不让父亲失望。

李和曾与李玉茹、李玉芝、王金璐是同学,4人约定:每天比其他同学早起2个小时,一起去练功、吊嗓子。


(王金璐、李玉茹《美人鱼》剧照)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李和曾渐渐在一帮孩子中脱颖而出。

高庆奎是李和曾的任课老师,他1890年出生于北京,与马连良、言菊朋、余叔岩并称“前四大须生”,且是京剧“高派”的创始人。

李和曾的可喜变化,高庆奎一一看在眼里,他经常让李和曾后半夜去自己的宿舍,单独给爱徒“开小灶”。

02

高派艺术嗓音高亢,念白铿锵遒劲,善于表达人物的激昂悲怆,感染力极强。

高庆奎单独传授李和曾,提丹田气发声,底蕴十足,连续使用“楼上楼”的高腔。如此一来,李和曾不但调门高,行腔音域也变得高亢。


高庆奎(1890年—1942年)

高庆奎在传授“高派”代表剧目《哭秦庭》时,更是下了一番苦工,将平生所学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李和曾。李和曾悟性好,细心揣摩,在排演中学习,在演出中提高,后来终于成为京剧“高派”的代表人物,成为一代京剧大师。

熟悉李和曾的人说,父亲一脚将他踹成了京剧大师。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父亲这一脚的确让李和曾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让他努力奋进,彻底改变了人生态度。

1939年,李和曾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毕业,随后他正式拜师高庆奎,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上世纪40年代初,李和曾经常在北平、天津、上海、山东、河北搭班演出,他主演的《斩马谡》《辕门斩子》《碰碑》《斩黄袍》深受戏迷欢迎。


(李和曾《辕门斩子》剧照)

李和曾刚刚20出头,就成了台上名角。海报上只要写上“李和曾”3个字,戏票就卖得非常快,戏迷这样评价:李和曾铁嗓钢喉,听他的戏带劲!

1945年3月,李和曾随剧团到冀鲁豫根据地慰问演出,根据地面貌欣欣向荣,百姓积极乐观,拥军优属,这是他以前从未见到的。

李和曾的革命激情被点燃了,他主动参加革命,在河北省临清(今属山东)参加第一军分区宣传队。

由于长期在国统区、沦陷区生活,李和曾也像梨园行其他老艺人一样,染有抽大烟的恶习。


(李忆兰)

解放区不允许抽大烟,李和曾下定决心戒除烟瘾。当时李和曾刚刚恋爱,女友名叫李忆兰,她也是京剧演员,两人在排练演出中相识相恋。

李忆兰也是北京人,1925年出生,比李和曾小4岁。她的母亲李桂云是著名的河北梆子演员,父亲名叫付崇阳,是有名的京剧花脸演员。

李忆兰15岁登台,专工京剧青衣、花旦,小小年纪就在京津一代小有名气。

与李和曾恋爱后,李忆兰主动变身他的“生活监督员”,督促他戒掉抽大烟的恶习。

03


(青年李和曾与李忆兰对戏照片)

李忆兰曾正色对李和曾说:你要是连烟瘾都戒不掉,你我的爱情是没有前途的。

李忆兰端庄漂亮,人品艺品俱佳,李和曾深爱女友,生怕失去她。

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烟瘾来袭时,李和曾就主动去院子里跑步,要是半夜,他就穿上衣服,在宿舍里拿大顶。

李和曾凭借顽强毅力和恒心,半年后彻底戒掉了抽大烟的恶习,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


(李和曾与李忆兰结婚照)

1948年,李和曾与李忆兰在临清结婚。当天,李和曾骑着战马,妻子乘坐花轿绕城一周,他们走不了多远就会被当地百姓和战士拦住,要求新郎新娘唱一段。

李和曾与妻子从不拒绝,乐呵呵地为大家演唱《龙凤呈祥》《天河配》。别样的婚礼,别样的甜蜜,让夫妻俩铭记一生。

1949年3月,李和曾随根据地的民主平剧(京剧也称为平剧)团,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演出。


(革命圣地西柏坡)

当时七届二中全会正在这里召开,李和曾为与会领导演出多场,受到中央领导的广泛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李和曾任戏曲改进局京剧实验一团副团长。他不仅业务出众,而且思想积极进步,与妻子李忆兰主动去朝鲜前线,在炮火纷飞的坑道里慰问志愿军战士。

1955年1月,中国京剧院成立,李和曾德艺双馨,与袁世海一起担任中国京剧院三团副团长。


李和曾(右)《将相和》剧照

那些年,李和曾主演了《四郎探母》《将相和》《逍遥津》《除三害》等众多传统京剧剧目,深受戏迷追捧。

建国初期,文艺事业百废待兴,成立不久的中国评剧院急需评剧人才。1958年,李忆兰响应组织号召,放弃唱了多年的京剧,进入中国评剧院,改唱评剧。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评剧《花为媒》搬上银幕,李忆兰在片中饰演女主角大家闺秀“李月娥”。



李忆兰(左)、新凤霞《花为媒》剧照

她扮相俊美,唱腔甜美圆润,完美演绎了“李月娥”对爱情的忠贞。李忆兰与新凤霞、赵丽蓉联袂将《花为媒》打造成中国戏曲电影的经典之作。

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李和曾因在沦陷区、国统区唱过戏,多次被批斗,被逼写检查,几乎停止了一切演出业务。

李忆兰的处境也非常艰难,她在单位成了众矢之的,墙上贴满了李忆兰的大字报。面对昔日好友、同事的诬陷、检举,她欲哭无泪。

此时,李和曾与妻子李忆兰育有儿子李新、女儿李云鹃,两个孩子都尚未成年。


面对漫天风雨,李和曾与妻子约定:无论形势怎样变化,咱们都不能离婚、自杀,抛下另一方和孩子。李忆兰含泪点头。

04

上世纪70年代初,李和曾被下放到干校劳动,他与京剧名家赵燕侠等人积农家肥、插秧、修河渠,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每天收工后,李和曾浑身上下累得像散了架。即便如此,晚饭后他依然去偏远的庄稼地里练功、吊嗓子,生怕荒废平生所学。

1976年,随着特殊年代结束,李和曾夫妇工作恢复正常,再次迎来艺术上的春天。


在电影《辕门斩子》,李和曾饰演“杨延昭”

就在1976年,李和曾相继接拍了《斩马谡》《辕门斩子》《四郎探母·巡营》3部京剧电影,赢得广大戏迷赞叹。

上世纪80年代初,李和曾从中国京剧院退休了。然而他退而不休,继续活跃在京剧舞台上,还悉心授徒,传播高派艺术。

早在1980年,李和曾就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经常出现脑供血不足。每次演出,他都将氧气袋带到后台。

演出间隙,李和曾就躺在小床上吸氧,只要过门一响,他又精神百倍地出现在舞台上,唱腔依然高亢嘹亮,穿云裂帛。


(李和曾、梅葆玖《龙凤呈祥》剧照)

李和曾如此敬业,如此痴迷京剧事业,身边人和戏迷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进入80年代后,李忆兰相继主演了《喜神》《高山下的花环》等评剧剧目,她还凭借评剧《多情的河》,荣获北京市优秀表演奖。

那时李和曾与妻子谁也舍不得休息,都想将荒废的时间补回来。他们相约,70岁后唱不动了,再回归家庭,好好享受婚姻生活。

然而,命运之神没有善待这对恩爱夫妻。1992年5月30日,李忆兰吃过早饭,赶往北京市戏曲学校授课,由于积劳成疾,途中她突发脑溢血晕倒。


好心路人赶紧将她送往就近医院,院方经过急救,李忆兰依然没能保住生命,终年67岁。

李和曾的心碎了,妻子从冀鲁豫根据地到平山县西柏坡,从中国京剧院到五七干校,风风雨雨几十年一路相伴,还没有好好享受生活,她就这样走了,李和曾怎不肝肠寸断?

妻子去世后,李和曾的心空了,在家里一直悬挂妻子的戏服,表达思念之情。

05


李和曾除了授徒,很少登台演出,他的弟子主要有辛宝达、李文林、倪茂才。

75岁后,李和曾思维出现障碍,除了认识照片上的恩师高庆奎,认识几名弟子,其他人他一概不记得。

1998年,袁世海、赵燕侠等同事登门看望李和曾。他茫然地望着大家,竟然一个名字都叫不出来。

袁世海与李和曾当年同为中国京剧院三团副团长,成功合作了《将相和》《取洛阳》《除三害》等佳作,赢得海量戏迷无数掌声。


袁世海1916年出生,比李和曾大5岁,将他视为好兄弟,好搭档。走出李和曾家,袁世海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失声痛哭。

中国京剧院非常关心李和曾,领导主动给他请保姆,李和曾坚决不同意,始终坚持一个人生活。

李和曾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他独自在家煮面条,或煮速冻水饺应付一日三餐。

好心邻居做了好吃的,也会装进保温桶,上门送给他吃。


李和曾在教授辛宝达

李和曾的弟子辛宝达,知恩感恩,三天两头登门看望恩师,并陪他聊天,生怕恩师寂寞。

2001年1月22日上午,李和曾的同门师妹马永涵登门拜访,她敲门半个小时也没敲开。

往日这个时间,李和曾都是在家,马永涵慌了,连忙叫来李和曾的几个弟子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大家破门而入,才发现李和曾已经去世多时,享年79岁。


(晚年李和曾)

到场的医务人员逐一检查,认定李和曾老师病逝的时间为3天前的1月19日。

李和曾与李忆兰的儿子李新没有唱京剧,从事普通工作。2017年,李新在《中国京剧》杂志连续3期撰文《我的父亲李和曾》,追忆父亲不平凡的一生。他文笔细腻,字字句句催人泪下。

李和曾夫妇的女儿李云鹃是有名的京剧刀马旦,还是影视剧演员,在老版《西游记》中饰演过“蝎子精”“琵琶精”,在老版《三国演义》中饰演孟获的妻姐“祝融夫人”。


(李云鹃在老版《西游记》中饰演“琵琶精”)


(老年时期的李和曾、李忆兰夫妇)

李和曾与妻子李忆兰相亲相爱一辈子,他们的夫妻深情让人感动,两人的辞世都太悲情。

到2025年8月,李和曾老师已经辞世24年,但他主演的《斩马谡》《辕门斩子》《将相和》《李陵碑》仍是经典,千千万万的戏迷仍然怀念他!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界面新闻
2025-09-15 08:37:27
8岁小学生公开呛蒋万安,台网友叹:被大人当成政治工具

8岁小学生公开呛蒋万安,台网友叹:被大人当成政治工具

海峡导报社
2025-09-15 09:52:06
看着都心疼!上海网红面包店竟把当天卖不完的面包全扔了?网友:为什么不打折?

看着都心疼!上海网红面包店竟把当天卖不完的面包全扔了?网友:为什么不打折?

新民晚报
2025-09-15 15:32:36
大连一洗浴中心六人获刑!退还损失360万元

大连一洗浴中心六人获刑!退还损失360万元

半岛晨报
2025-09-15 19:33:10
上海200万女性不结婚的真相:不是不想嫁,而是两件事导致太难嫁

上海200万女性不结婚的真相:不是不想嫁,而是两件事导致太难嫁

诗词中国
2025-09-15 16:23:39
劝阻工友回家奔丧、逼肺癌同事加班:这哪是劳模,是活阎王

劝阻工友回家奔丧、逼肺癌同事加班:这哪是劳模,是活阎王

常识传播局
2025-09-15 10:33:44
固态电池超级独角兽来袭,IPO或借壳,剑指寒武纪、宁德时代!

固态电池超级独角兽来袭,IPO或借壳,剑指寒武纪、宁德时代!

月下七
2025-09-15 14:06:09
石破茂辞职,继任者出现:两人主张对华“强硬”,一人坚定反女权

石破茂辞职,继任者出现:两人主张对华“强硬”,一人坚定反女权

天气观察站
2025-09-16 01:13:18
前皇马主教练:C罗不如萨拉赫全面!梅西是最佳前锋!

前皇马主教练:C罗不如萨拉赫全面!梅西是最佳前锋!

氧气是个地铁
2025-09-15 23:06:11
黄多多在纽约地铁被偶遇了,网友夸赞她很有气质,透着股清冷感

黄多多在纽约地铁被偶遇了,网友夸赞她很有气质,透着股清冷感

乡野小珥
2025-09-16 03:38:10
美国知名歌手竟同时带四个女友购物,如此 “坦然”,前妻怒批!

美国知名歌手竟同时带四个女友购物,如此 “坦然”,前妻怒批!

橙星文娱
2025-09-12 19:52:06
施罗德:并不想和诺维茨基比谁是德国GOAT,我只是尽我所能

施罗德:并不想和诺维茨基比谁是德国GOAT,我只是尽我所能

懂球帝
2025-09-15 08:47:05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一般都有2个症状

糖尿病到最后都是咋去世的?医生叹息:去世前,一般都有2个症状

宝哥精彩赛事
2025-09-10 16:48:27
唐鹤德反击了!晒出了给张国荣庆生照片,疑辟谣向太曝哥哥的死因

唐鹤德反击了!晒出了给张国荣庆生照片,疑辟谣向太曝哥哥的死因

郑丁嘉话
2025-09-13 11:41:45
中国男排在逆转胜利后,积分榜更新,位列第三,日本队排名末位。

中国男排在逆转胜利后,积分榜更新,位列第三,日本队排名末位。

三秋体育
2025-09-15 15:11:25
18岁的全红婵也没想到,大学报到后的一个举动,轻松实现口碑暴涨

18岁的全红婵也没想到,大学报到后的一个举动,轻松实现口碑暴涨

简读视觉
2025-09-15 18:05:21
黄岩岛设保护区后, 美国务卿公然反对, 话音刚落, 中方发5词霸气回击

黄岩岛设保护区后, 美国务卿公然反对, 话音刚落, 中方发5词霸气回击

起喜电影
2025-09-16 02:14:24
论文被指大量错误,武大杨某媛回复

论文被指大量错误,武大杨某媛回复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9-15 19:56:06
美军司令警告中国:南海不能见血,菲军只要死一人,美军就会备战

美军司令警告中国:南海不能见血,菲军只要死一人,美军就会备战

星辰故事屋
2025-09-01 12:13:25
大量日系“电视棒”流入闲鱼,跟打火机一样小,预装安卓系统

大量日系“电视棒”流入闲鱼,跟打火机一样小,预装安卓系统

科技拌饭
2025-09-08 19:21:46
2025-09-16 04:28:49
细品名人 incentive-icons
细品名人
文化、艺术、体育界名人故事
3117文章数 132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手机
时尚
亲子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告别“无效刷题”!海淀这所特色校的作业设计有妙招

手机要闻

OPPO新机大揭秘:Reno15系列与Find X9 Pro,谁更吸引你?

日常穿衣其实一点都不难,看看这些气质女性,穿得大方高级

亲子要闻

我该怎么办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